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首页
疾病
症状
医院
医生
中药材
更多
保健品
化妆品
方剂
药膳食疗
针灸穴位
术语
典籍
古代医家
医疗美容
张仲景
- 古代医家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汉族,东汉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州穰东镇)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临床应用 -
主要经历 -
人物简介 -
人物评价 -
后世影响 -
宇陀宁玛·元丹贡布
- 古代医家
宇妥宁玛·元丹贡布(gYu-thogrNying-maYon-tanmGon-po),古代医家名。公元708年出生于拉萨西郊堆龙·吉纳的医学世家。他的曾祖父洛哲希宁是藏王松赞干布的御医,祖父斋杰加戓巴扎是藏王贡日贡赞和芒松芒赞的御医。
临床应用 -
主要经历 -
人物简介 -
人物评价 -
后世影响 -
皇甫谧
- 古代医家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人。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卒于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大体和傅玄同时。他虽然一生多病,但学习和钻研非常刻苦,“所著诗、赋、诔、颂、论、难甚多”,计有《晋征士皇甫谧集》二卷、《高士传》六卷、《逸士传》一卷、《列女传》六卷、《玄晏春秋》三卷、《帝王世纪》十卷、《年历》六卷、《针灸甲乙经》十二卷。是魏晋之际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与医学家。
临床应用 -
主要经历 -
人物简介 -
人物评价 -
后世影响 -
张从正
- 古代医家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1156—1228),睢(suī)州考城人,是金代的著名医家,兴定年间(1217—1222)曾被召为太医,但不久就辞退了。他在民间行医多年,是当时的名医,他与刘完素是同时代的人,但年龄较小。他便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攻下派”的创始人。
临床应用 -
主要经历 -
人物简介 -
人物评价 -
后世影响 -
孙思邈
- 古代医家
孙思邈,世称孙真人,后世尊之为药王,成为汉族民间信仰之一。孙思邈是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孙家塬人,约生于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卒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享年101岁。也有人根据《旧唐书》、《新唐书》等分析,认为孙思邈大约生于公元542年,卒于公元682年,终年140岁左右(我们以为后者更为正确,故以之为准)。因各地民俗的不同,故信奉的药王还不止一个,其中著名的还有神农,春秋时期的扁鹊,三国时的华佗,韦慈藏、韦善俊、韦古道(韦老师)、河北安国邳彤等。
临床应用 -
主要经历 -
人物简介 -
人物评价 -
后世影响 -
扁鹊
- 古代医家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郑(今河北沧州市任丘市)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秦太医李醯术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杀之。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
临床应用 -
主要经历 -
人物简介 -
人物评价 -
后世影响 -
李杲
- 古代医家
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生于1180年,卒于1251年。他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据《元史》记载“杲幼岁好医药,时易人张元素以医名燕赵间,杲捐千金从之学”。
临床应用 -
主要经历 -
人物简介 -
人物评价 -
后世影响 -
杨济时
- 古代医家
杨济时,字继洲,浙江三褐县(今衡县)南乡六都杨村人。约生于明嘉靖元年(1522年)卒于泰昌元年(1620年),享年约98岁。杨氏幼年学习儒学。后改习歧黄。杨济时精于针灸,曾任太医院御医。主要著作为《针灸大成》10卷。此书资料丰富,编排较为合理,故而流传较广,对我国针灸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书中提出了“十二字次第手法”与“下手八法”的针刺手法,至今仍为针灸医家所习用。
临床应用 -
主要经历 -
人物简介 -
人物评价 -
后世影响 -
王冰
- 古代医家
王冰,号启玄子,又作启元子。约生于唐景云元年(710年),卒于贞元二十年(805年),里居籍贯不详,唐宝应中(762~763年)为太仆令,故称为王太仆。王冰年轻时笃好养生之术,留心医学,潜心研究《素问》达12年之久。他著成《补注黄帝内经素问》24卷,81篇,为整理保存古医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后人的《素问》研究多是在王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
临床应用 -
主要经历 -
人物简介 -
人物评价 -
后世影响 -
李梴
- 古代医家
李梴,字建斋(一作楗斋)。生活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16世纪)。江西南丰人。明代著名儒医。与陈自明、崔嘉彦、严用和、危亦林、龚廷贤、龚居中、喻昌、黄宫绣、谢星焕并列为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其兄李桥,为明代名进士,历任要职。
临床应用 -
主要经历 -
人物简介 -
人物评价 -
后世影响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前往
页
确定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