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首页
疾病
症状
医院
医生
中药材
更多
保健品
化妆品
方剂
药膳食疗
针灸穴位
术语
典籍
古代医家
医疗美容
上膈
- 术语
①《灵枢经》篇名。本篇首气为上膈之证,故名。内容从气为上膈,虫为下膈两方面作为讨论的纲领,着重阐述膈证中属于虫痛的病因、症状和疗法。②病证名。指食入即出的病证。与下膈相对而言。出《灵枢·上膈》。
清暑利湿
- 术语
治法。是治疗夏季暑湿病的基本方法。暑多夹湿,故清暑常须利湿。症见发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者,用六一散、薏苡竹叶散。
五治
- 术语
五治在《内经》中指春、夏、长夏、秋、冬等季节的正常气候,五治与人的生理病理有密切关系;五治在《此事难知》中指五种治病的方法,即和、取、从、折、属,适用于时病的治疗。
天虚
- 术语
运气学说术语。天数不及而虚。《素问遗篇·本病论》:“人之五脏,一脏不足,又会天虚,感邪之至也。人忧愁思虑即伤心,又或遇少阴司天,天数不及,太阴作接间至,即谓天虚也。”
广化
- 术语
运气术语。土运太过的年份化气广泛普遍,称为“广化”。
上为阳
- 术语
指阴阳学说中用于说明空间位置的阴阳属性,就上下而言,上方属阳。
下合穴
- 术语
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是指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腧穴。是六腑之气输注出入的地方。《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云:“胃合入于三里,大肠合人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人于阳陵泉。”即胃、大肠、小肠、胆、膀胱和三焦的下合穴分别为足三里穴、上巨虚穴、下巨虚穴、阳陵泉穴、委中穴和委阳穴。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与本经五输穴中的合穴同名同位;大肠、小肠的下合穴都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
气功按摩
- 术语
气功按摩是气功和按摩相结合的一种中医疗法,与普通按摩疗法相比,气功按摩疗效更好,适应症更广泛,对施术者要求更高。
手足心热
- 术语
手足心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属内伤发热范畴。手足心热不仅是自觉症状,而且也是具有客观指标的他觉症状。手足心热多见于阴虚内热,但也可见于患者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明显高的其它内伤发热,即不仅见于虚热,也可见于实热。
毛脉
- 术语
毛脉在内经中有两处代指,一是指脉象,即现代所说的浮脉,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浮脉见于夏秋之阳气升浮之际;第二处代指出现在《素问·经脉别论》“毛脉合精”中,关于这句话的含义,历代医家看法略有不同,现在大部分学者认为此处的毛脉为皮毛与血脉的代指,毛脉合精是气血相合之意。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前往
页
确定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