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首页
疾病
症状
医院
医生
中药材
更多
保健品
化妆品
方剂
药膳食疗
针灸穴位
术语
典籍
古代医家
医疗美容
一区
- 术语
一区在中医学上通常是指腕踝针疗法的一种分区,具体部位因划分区域不同而有所差异。
三焦经穴位
- 术语
针灸学名词。即手少阳三焦经的23个穴位。
内啡肽
- 术语
内啡肽是一类人体分泌的肽类物质,包括β-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等多种内源性阿片样肽。内啡肽能作用于阿片受体,产生镇痛和欣快作用。
一夫法
- 术语
一夫法,针灸取穴比量法之一。又称横指同身寸法。即以患者第2
五脏俞穴
- 术语
五脏俞穴为五脏在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五个背俞穴,即肺俞、心俞、肝俞、脾俞和肾俞。《灵枢·背腧》篇中主要介绍了背部五脏俞穴的性质、作用和刺灸法,五脏俞穴即为五脏在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五个背俞穴,即肺俞、心俞、肝俞、脾俞和肾俞五穴。因这些穴位与五脏之气相通,故名。临床上具有诊察和治疗本脏病证的作用。
口噤
- 术语
病症名。指牙关紧闭,口不能开的症状。
气不化津
- 术语
气不化津是中医对津液疾病中病机的描述,指脏腑气化功能失常,就会导致津液代谢异常而生疾病,常见因气不化津而导致的津液疾病证型有津液亏损证、水饮内停证、水湿泛滥证等。
五时
- 术语
五时即春、夏、长夏、秋、冬,是中医五行学说的组成部分,按五行学说理论,五脏应五时,春主肝,夏主心,长夏主脾,秋主肺,冬主肾。
续筋接骨
- 术语
通过推拿等手法或其他方法,使损伤断裂的筋骨得以整复的治疗方法。适用于筋骨损伤的病症。属中医骨伤科的中期辨证治法。
小儿针挑疗法
- 术语
疗法名称。又称“挑四缝法”、“挑疳积法”,是用三棱针(或其他钢针)选准特定部位或穴位,挑破皮层取出皮下脂肪,用以治疗小儿疳积(包括虫积)的一种外治方法。
上一页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前往
页
确定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