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首页
疾病
症状
医院
医生
中药材
更多
保健品
化妆品
方剂
药膳食疗
针灸穴位
术语
典籍
古代医家
医疗美容
脾,其华在唇四白
- 术语
是指口唇的色泽可以反映脾气功能的盛衰。如《素问·五藏生成》说:“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灵枢·五阅五使》说:“口唇者,脾之官也。”脾气健旺,气血充足,则口唇红润光泽;脾失健运,则气血衰少,口唇淡白不泽。
太医院
- 术语
古代医疗机构名称,太医院名称始于金代,承袭于唐宋的太医署、太医局,以后历代均立有太医院机构,功能与唐朝太医署、宋朝太医局相差较远,且金代,元、明、清各代太医院职能、官位名称、品阶等也略有不同。
大便
- 术语
粪便是指食物在体内被消化吸收营养成分后剩余的产物。成人每天一般排便1次,约100-300g,为成形软便,呈黄褐色,有少量黏液,有类臭。婴幼儿粪便可为黄色或金黄色糊状。
心
- 术语
心在中医学上通常指五脏之一,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络卫护,形圆而下尖。心在五行中属火,为阳中之太阳,被称为阳脏或火脏。因心具有主宰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作用,故又被称为君主之官、生之本和五脏六腑之大主。
卫气慓疾滑利
- 术语
指卫气刚悍,活动力强,流动迅速。
气针
- 术语
气针在古代医籍中为毫针的别称,是与火针相对而言;在现代,气针为现代治疗方法之一,指将消毒过的空气或氧气注入穴位的方法,主要适用于急、慢性软组织扭伤及落枕。
八髎
- 术语
八髎是指经穴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的合称。具体部位相当于骶骨上的四对骶后孔,左右共八穴。在中医中,八髎被视为支配盆腔内脏器官的神经血管会聚之处,是调节人体气血的重要部位。
气有余便是火
- 术语
气有余便是火指阳气偏盛,呈现病理性的机能亢进,导致各种火症。如由于阴液不足,阳气偏盛引起的目赤、咽痛、牙龈肿痛等虚火上炎证候;五志、七情过极,出现阳亢或气郁化火的肝火、胆火、胃火、心火等证候。
手指比量法
- 术语
手指比量法是在分布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它部位有一定的比例,故临床上医者须用自己的手指比量外,还要参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况适当增减比例。一般包括以下几种: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直指同身寸和横指同身寸。
太乙神针
- 术语
太乙神针是通过运用燃烧的含药艾条隔布按压于腧穴或特定部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创伤性小、临床适应证广泛等优点。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前往
页
确定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