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首页
疾病
症状
医院
医生
中药材
更多
保健品
化妆品
方剂
药膳食疗
针灸穴位
术语
典籍
古代医家
医疗美容
浮白穴
- 穴位
浮白,经穴名。出自《素问·气穴论》。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至完骨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耳郭弧度相应)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有耳后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分支。主治头痛、耳鸣、耳聋、齿痛、瘿气。平刺0.5-0.8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长强穴
- 穴位
长强,经穴名。出自《灵枢·经脉》。别名穷骨、气之阴郄、尾骨、龟尾、骶上。属督脉。位于会阴区,尾骨下方,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在肛尾韧带中,有肛门动、静脉分支,棘突间静脉丛的延续部布有尾神经后支及肛门神经。主治腹泻、痢疾、便血、便秘、痔疮、脱肛、癫狂痫、腰脊和尾骶部疼痛。斜刺0.8-1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水沟穴
- 穴位
水沟,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人中、鬼客厅、鬼官、鬼市、鬼厅。属督脉。位于面部,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在口轮匝肌中,有上唇动、静脉,布有眶下神经的分支及面神经颊支。主治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呼吸衰竭、癔症、癫狂痫、急慢惊风。向上斜刺0.3-0.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孔最穴
- 穴位
孔最,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阴肺经。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寸,尺泽与太渊连线上。有肱桡肌及旋前圆肌,在桡侧腕长、短伸肌、肱桡肌内缘,有头静脉,桡动、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主治鼻衄、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肘臂挛痛。直刺0.5-1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睛明穴
- 穴位
睛明,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泪孔、命名。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面部,目内眦内上方眶内侧壁凹陷中。在眶内缘睑内侧韧带中,深部为眼内直肌,有内眦动、静脉和滑车上下动、静脉,深层上方有眼动、静脉本干,布有滑车上、下神经,深层为眼神经,上方为鼻睫神经。主治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干眼症、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心悸、怔忡。为眼科常用要穴。紧靠眶缘直刺0.5-1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神庭穴
- 穴位
神庭,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发际。属督脉。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当左右额肌交界处,有额动、静脉分支,布有额神经分支。主治癫狂痫、失眠、惊悸、头痛、目眩、目赤、目翳、鼻渊、鼻衄。平刺0.5-0.8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少商穴
- 穴位
少商,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鬼信。属手太阴肺经。位于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及正中神经的掌侧固有神经的末梢神经网。主治咽喉肿痛、鼻衄、高热、昏迷、癫狂等。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光明穴
- 穴位
光明,经穴名,出自《灵枢·经脉》。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在趾长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主治目痛、夜盲、近视、目花、胸乳胀痛、乳少、下肢痿痹。直刺1-1.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璇玑穴
- 穴位
璇玑,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 。别名旋机、琁玑、旋玑。属任脉。位于胸部,胸骨上窝下1寸,前正中线上。在胸骨柄上,有胸廓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胸锁上神经前支及第1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积食。平刺0.3-0.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通里穴
- 穴位
通里,经穴名。出自《灵枢·经脉》。别名通理。属手少阴心经。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在尺侧腕屈肌腱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主治心悸、怔忡、舌强不语、暴喑、腕臂痛。直刺0.3-0.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前往
页
确定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