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首页
疾病
症状
医院
医生
中药材
更多
保健品
化妆品
方剂
药膳食疗
针灸穴位
术语
典籍
古代医家
医疗美容
阴廉穴
- 穴位
阴廉,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厥阴肝经。位于股前区,气冲直下2寸。有长收肌和短收肌,有旋股内侧动、静脉浅支,布有股神经的内侧皮支,深层为闭孔神经浅、深支。主治月经不调、带下、少腹痛。直刺0.8-1.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三焦俞穴
- 穴位
三焦俞,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脊柱区,第1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1腰动、静脉的分支,布有第1、2腰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1、2腰神经后支的肌支。主治肠鸣、腹胀、呕吐、腹泻、痢疾、小便不利、水肿、腰背强痛。直刺0.5-1寸,针尖不宜向外侧深刺,以免损伤肾脏及其动、静脉和输尿管等。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耳垂穴
- 穴位
耳垂穴,经外奇穴名。出自《刺疔捷法》。别名耳环穴。位于耳垂前面中点,相当于妇女带耳环孔处是穴,左右计2穴。主治锁口疔、急性结膜炎、麦粒肿、近视。直刺0.1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颌耳穴
- 穴位
颌耳穴,耳穴名。别名上颌、下颌。位于耳垂正面后上部,即耳垂3区。主治牙痛、口腔炎、口腔溃疡、下颌关节功能紊乱、颌下淋巴结炎等。按耳针常规针法操作。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肾顶穴
- 穴位
肾顶穴,推拿穴位名。位于小指顶端。在小指第三节掌面的末端,神经分布为尺神经的指掌侧面神经。主治自汗、盗汗、解颅等。一般用揉法等。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髋骨穴
- 穴位
髋骨,经外奇穴名。出自《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别名髓膏、髋市、髓骨、体骨。位于大腿前外侧,髋骨中线上3寸,股直肌外缘左右各旁开1.5寸处,当梁丘穴两旁各1.5寸处,每侧2穴,共计4穴。外侧穴布有股神经前皮支和股外侧皮神经。内侧穴有股神经前皮支分布。主治膝关节红肿疼痛、历节风痛、鹤膝风、下肢痿软无力、瘫痪、脚气等。直刺0.5-1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大杼穴
- 穴位
大杼,经穴名。出自《灵枢·刺节真邪》。别名背俞、本神、风府、大俞、百旁、百劳。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最深层为最长肌,有第1肋间动、静脉的分支,浅层布有第1、2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第1、2胸神经后支的肌支。主治咳嗽、发热、项强、肩背痛。斜刺0.5-0.8寸。本经背部诸穴,不宜深刺,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甲根穴
- 穴位
甲根,经外奇穴名。出自《千金翼方》。位于足大趾背侧,趾甲弧影中点处取之,左右计2穴。分布有来自腓浅、深神经的趾背神经。主治卒中、七疝偏坠、常年胸痛、额窦炎、上颌窦炎、前头痛、牙痛、扁桃腺炎、睾丸炎、足大趾痛等。直刺0.1-0.2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内耳耳穴
- 穴位
内耳耳穴,耳穴名。位于耳垂正面后中部,即耳垂6区的中央。主治内耳性眩晕症、耳鸣、耳聋、听力减退、头昏头晕、耳源性眩晕症、梅尼埃综合征、中耳炎、外耳道疖肿、失眠、晕车等。针0.1-0.2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上都穴
- 穴位
上都穴,经外奇穴名。出自《奇效良方》。位于手背侧,第2、3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计2穴。浅层布有正中神经的指背神经,手背静脉网,深层有指背动、静脉。主治手臂红肿、热病头痛、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等。斜刺或直刺0.1-0.3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2
43
下一页
前往
页
确定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