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首页
疾病
症状
医院
医生
中药材
更多
保健品
化妆品
方剂
药膳食疗
针灸穴位
术语
典籍
古代医家
医疗美容
金津玉液穴
- 穴位
金津玉液,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大成》。别名廉泉、舌下穴。位于舌下两侧,夹舌两边,正位于舌侧缘,左为金津,右为玉液,计2穴。布有面神经鼓索、三叉神经第三分支、舌神经舌下神经分支。主治舌尖糜烂、口腔溃疡、口疮、重舌、舌肿、泄泻、失语、扁桃腺炎、口眼歪斜、流涎症、口干、喉痹、消渴、漏经等。点刺出血。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跗阳穴
- 穴位
跗阳,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外阳、阳蹻。属足太阳膀胱经。阳蹻之郄穴。位于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3寸。在腓骨的后部,跟腱外前缘,深层为踇长屈肌,有小隐静脉,深层为腓动脉末支,布有腓肠神经。主治腰骶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等腰及下肢病证等。直刺0.8-1.2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利尿穴
- 穴位
利尿,经外奇穴名。出自《中医杂志》(1964年第6期)。别名止血、血清、关元上。位于下腹部,腹正中线上,脐下2.5寸处,当神阙穴与曲骨穴连线的中点处,共1穴。布有第12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皮支。主治癃闭、淋沥、血尿、遗尿、肾炎、腹痛、泄泻、痢疾、肠炎、胃下垂、子宫脱垂等。直刺0.5-1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高血压点耳穴
- 穴位
高血压点耳穴,耳穴名。位于耳屏外侧面的下缘,耳屏游离缘下部的小隆起,与屏间切迹的前下方连线的中点处,即在肾上腺与目1两穴的中点偏前方,在饥点的下方。主治高血压病、头晕、头痛、冠心病等。本穴为诊断高血压的参考穴。按耳针常规针法操作。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肘髎穴
- 穴位
肘髎,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 。别名肘尖、肘聊。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肘区,肱骨外上髁上缘,髁上嵴的前缘。在肱骨外上髁上缘肱桡肌起始部,肱三头肌外缘,有桡侧副动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主治肘臂部疼痛、麻木、挛急等。直刺0.5-1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天府穴
- 穴位
天府,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属手太阴肺经。位于臂前区,腋前纹头下3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处。肱二头肌外侧沟中,有头静脉及肱动、静脉分支,分布有臂外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主治咳嗽、气喘、鼻衄、瘿气、上臂痛。直刺0.5-1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阳白穴
- 穴位
阳白,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头部,眉上1寸,瞳孔直上。在额肌中,有额动、静脉,布有额神经外侧支。主治前头痛、眼睑下垂、口眼歪斜、目赤肿痛、视物模糊、眼睑瞤动等。平刺0.5-0.8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秩边穴
- 穴位
秩边,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区,横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有臀大肌,在梨状肌下缘,正当臀下动、静脉,布有臀下神经及股后皮神经,外侧为坐骨神经。主治骶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癃闭、便秘、痔疾、阴痛。直刺1.5-2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伏兔穴
- 穴位
伏兔,经穴名。出自《灵枢·经脉》。别名外沟、外丘。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在股前区,髌底上6寸,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在股直肌的肌腹中,有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主治下肢痿痹、膝关节屈伸不利、疝气、脚气。直刺1-2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枕耳穴
- 穴位
枕耳穴,耳穴名。别名晕点。位于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即对耳屏3区。主治感冒、头痛、水痘、气管炎、哮喘、恶心、呕吐、癔病、精神分裂症、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颈项强直、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膀胱炎、手术后炎症、皮肤病、晕车、晕船、腰部麻醉后疼痛、外科术后疼痛、老花眼等。针0.1-0.2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前往
页
确定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