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首页
疾病
症状
医院
医生
中药材
更多
保健品
化妆品
方剂
药膳食疗
针灸穴位
术语
典籍
古代医家
医疗美容
肺俞穴
- 穴位
肺俞,经穴名。出自《灵枢·背腧》。别名肩中外俞、肺念。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3、4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3、4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第3、4胸神经后支的肌支。主治咳嗽、气喘、咯血、骨蒸潮热、盗汗、瘙痒、隐疹。斜刺0.5-0.8寸。热证宜点刺放血。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百会穴
- 穴位
百会,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三阳五会、顶上、巅上、维会、泥丸宫、五会、天满、三阳、白会。属督脉。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在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及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及额神经分支。主治痴呆、中风、失语、瘛疭、失眠、健忘、癫狂痫证、癔症、头痛、眩晕、耳鸣、脱肛、阴挺、胃下垂、肾下垂等。平刺0.5-0.8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颞三针
- 穴位
颞三针,组合穴名。由颞部的三个点组合而成。位于偏瘫对侧颞部,耳尖直上2寸处为第一针,然后以第一针为中点、同一水平前后各旁开1寸分别为第二针,第三针。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顶支,布有耳颞神经和枕大神经会合支。主治中风后遗症偏瘫、智力低下儿童运动功能障碍、帕金森综合病征、小儿多动综合征、扭体痉挛综合征。于偏瘫对侧颞部耳尖直上2寸处,呈30°角朝下刺入,针刺深度1-1.2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天枢穴
- 穴位
天枢,经穴名。出自《灵枢·骨度》。别名长溪、长谷、补元。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10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10肋间神经分支,深部为小肠。主治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月经不调、痛经。直刺1-1.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脐下六一穴
- 穴位
脐下六一,经外奇穴名。出自《神应经》。又名脐下六,脐下六十。位于耻骨部正中线,脐下6寸,前正中线旁开1寸处(一说位于曲骨穴下1寸,左右旁开1.6寸处),左右计2穴。浅层布有第12胸神经前支和第1腰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及前皮支,深层有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生殖支。主治膀胱气攻两胁、脐下肾阴入腹、冷气冲心、疝气、胸痛、睾丸炎、膀胱炎等。一般只灸不针,灸3-7壮。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悬钟穴
- 穴位
悬钟,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绝骨、阳维、髓孔、髓会。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在腓骨短肌与趾长伸肌分歧处。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主治痴呆、中风、颈项强痛、胸胁满痛、下肢痿痹。直刺0.5-0.8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中脘穴
- 穴位
中脘,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胃管、太仓、胃募、上纪。属任脉。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在腹白线上,有腹壁上动、静脉,布有第7、8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深部为胃幽门部。主治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吞酸、呃逆、小儿疳积、黄疸、癫狂、脏躁。直刺1-1.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通天穴
- 穴位
通天,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天臼、天伯、天目、天白、天日、天归、天旧。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有帽状腱膜,有颞浅动、静脉和枕动、静脉的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的分支。主治头痛、眩晕、鼻塞、鼻衄、鼻渊、癫痫。平刺0.3-0.5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风池穴
- 穴位
风池,经穴名。出自《灵枢·热病》。属足少阳胆经。位于项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中,深部为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小神经分支。主治中风、癫痫、头痛、眩晕、耳鸣、耳聋、感冒、鼻塞、鼽衄、目赤肿痛、口眼歪斜、颈项强痛等。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四花穴
- 穴位
四花穴,经外奇穴名。出自《骨蒸病灸方》。别名四华、崔氏四花、经门四花、大椎四花。位于第7、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亦即膈俞、胆俞2穴(一说以大椎经喉结至鸠尾尖之长为度,由喉结经大椎向下量至脊背正中,其端点上、下、左、右旁开各0.5口寸处;另说是由心俞、肝俞组成),共4穴。浅层布有第7及10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有第7及10胸神经后支的肌支。主治虚弱羸痩、肺结核、肺气肿、支气管炎、喘息等。针刺0.3-0.6寸。
临床运用 -
功能作用 -
名词释义 -
定位 -
相关论述 -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前往
页
确定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