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痨穴

经外奇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寸处,左右计二穴。
出处
名称
概念
类别
参考文献
1.《实用针炙辞典》编委会编 .《实用针灸辞典》:知识出版社,1980年
2.胡兴立,林霖,郑选.《百病中医奇穴疗法》:学苑出版社,2004年6月
3.池澄清.《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年9月
2.胡兴立,林霖,郑选.《百病中医奇穴疗法》:学苑出版社,2004年6月
3.池澄清.《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年9月
应用领域
1、主治病证
咳嗽、胸背痛、肺结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虚弱羸瘦、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头晕、心慌气短、心悸。
2、刺灸法
针刺0.3~0.8寸。局部有酸胀感,留针30分钟。灸3~7壮。或温灸5-15分钟。
咳嗽、胸背痛、肺结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虚弱羸瘦、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头晕、心慌气短、心悸。
2、刺灸法
针刺0.3~0.8寸。局部有酸胀感,留针30分钟。灸3~7壮。或温灸5-15分钟。
解读
见于《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以绳自足中趾尖沿足心向后上量至委中穴处截断,将此绳之一端置鼻尖上沿头正中线引至背脊,在绳端尽处作一假点;另以绳量患者口吻(合口时)横径,取其两倍之长度,对折,将其中点置于假点上,向左右平伸拉直,绳两端尽处是穴。”其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寸处,左右计二穴。主要用于治疗肺结核、神经衰弱、虚弱羸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