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虫窝穴

百虫窝,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大成》。别名血郗、百虫窠。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3寸,当脾经血海上1寸处取之,左右计2穴。浅层有股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布有股神经和股动脉。主治虫积、风湿痒疹、下部生疮。为穴位诊断胆道蛔虫症的定性穴位之一。直刺1.5-2寸。
主治
主要配伍
位置
出处
别名
功能
名称
操作
隶属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荨麻疹、疳积等。是穴位诊断胆道蛔虫症的定性穴位之一。
功能作用
驱虫止痒,活血祛风。
名词释义
百,基数词,众多之意:虫窝,致病之虫类寄居之处。此穴有驱虫止痒之功,故名。
定位
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3寸,当脾经血海上1寸处取之,左右计2穴。
相关论述
1、《针灸集成》:“血郗,主肾脏风疮。针入二寸半。灸七壮止。”
2、《针灸大成》:“在膝内廉上三寸。”
解剖
在股内侧肌中。穴区浅层有股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股神经肌支和股动脉分布。
详细主治
虫积、风湿痒疹、下部生疮。
详细操作
直刺1.5-2寸。可灸。
配伍
1、配曲池穴、血海穴治荨麻疹。
2、配曲池穴、合谷穴、间使穴、大陵穴、足三里穴、委中穴、行间穴治疥疮、癣疮。
3、配四缝穴、三焦俞穴、胃俞穴、中脘穴治疳积。
附注
亦是经穴别名,即脾经血海穴的别名。出《针灸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