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四穴

腹四穴,经外奇穴名。出自《新医疗法手册》。又名脐四边,腹四种。位于腹中部,肚脐上、下、左、右各一寸处,计4穴,其中脐上、下二穴分别与任脉的水分穴和阴交穴同位。上、下穴布有第七、八、九肋间神经前支内侧皮支,左、右两旁穴为第十肋间神经分布处。主治急、慢性痢疾、肠炎、消化不良、食物中毒等。直刺0.5-1寸。
主治
位置
出处
别名
功能
名称
操作
隶属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痢疾、肠炎、消化不良、食物中毒等。
功能作用
和胃通腑,利湿解毒
定位
位于腹中部,肚脐上、下、左、右各一寸处,计4穴,其中脐上、下二穴分别与任脉的水分穴和阴交穴同位。仰卧位,用手指同身指量法。取病人中指第二指节骨长径为同身寸,以病人肚脐为中心,折量上、下、左、右各1寸处是穴。
相关论述
《新医疗法手册》:“腹四穴,以脐为中心,上、下、左、右各一同身寸为穴。”
解剖
上、下穴在腹白线上,有腹壁动、静脉,布有第七、八、九肋间神经前支内侧皮支,内部为小肠。左、右两旁穴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下动、静脉肌支,为第十肋间神经分布处。
详细主治
急、慢性痢疾、肠炎、消化不良、食物中毒等。
详细操作
直刺0.5-1寸1-2寸,针感为下腹部酸麻胀热,或三棱针点刺0.3-2分,随之拔火罐一个,五至七分钟5-7分钟后起罐,若发现某穴不出血,应重新点刺,再拔火罐一次,要使腹四穴皆见出血,依罐口大小,可适当缩短腹四穴距离。灸3-7壮,或温灸5-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