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邪穴

八邪,经外奇穴名。出《医经小学》。别名八关、八关大刺。位于手背,第1~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手背支、尺神经手背支、尺神经肌支和手背动、静脉。主治局部病症、手背肿痛、手指麻木、手指关节疾患、头项五官病症、头痛、项痛、咽痛、目痛、牙痛、烦热、疟疾、毒蛇咬伤等。斜刺0.5-0.8寸。
主治
主要配伍
位置
出处
别名
功能
名称
操作
隶属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手指关节疾患、头痛、项痛、齿痛等。
功能作用
清热解毒,通络止痛。
名词释义
八,基数词。邪,泛指引起疾病的因素。一名八穴,能治疗因受邪气所致的病症,故名。
定位
在手背,第1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
相关论述
1、《景岳全书》:“八关大刺,治眼痛欲出不可忍者,须刺十指缝中出血愈。”
2、《医经小学》:“八邪八穴,手十指指缝中是。”
解剖
在拇收肌和骨间肌中。穴区浅层有桡神经浅支的手背支、尺神经手背支和手背静脉网分布。深层有尺神经肌支和掌背动脉分布。
详细主治
1、局部病症、手背肿痛、手指麻木、手指关节疾患。
2、头项五官病症、头痛、项痛、咽痛、目痛,牙痛等。
3、烦热、疟疾、毒蛇咬伤等。
详细操作
斜刺,针尖向上,进针0.5-0.8寸,或点刺出血,针感局部胀痛,有时有麻电感向指端扩散。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配伍
1、配后溪穴、三间穴治手指麻痛。
2、配承浆穴、合谷穴、外关穴、四关穴治手足拘挛。
3、配内关穴治手指疼痛。
附注
《奇效良方》将八邪穴从大至次指间四穴成为大都,上都,中都,小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