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门穴

阑门,经外奇穴名。出自《脏腑图点穴法》。别名水上、吉新。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1.5寸处,当任脉水分与下脘穴之间点,计1穴。浅层主要布有第9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深层有第9胸神经前支的分支。主治通上下之气、消化不良、腹满胀气、大便不通、胃痛等。直刺0.5-1寸。
主治
位置
出处
别名
功能
名称
操作
隶属
功能作用
理气通腑,消食和胃
定位
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1.5寸处,当任脉水分与下脘穴之间点,计1穴。
相关论述
《脏腑图点穴法》:“阑门,脐上一寸五分。通上下之气。”《类经图翼》:“阑门穴,在阴茎根旁,各开三寸。”
解剖
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壁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9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及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有第9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详细主治
通上下之气、消化不良、腹满胀气、大便不通、胃痛等。
详细操作
直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艾炷灸5-10壮。
附注
1、同名奇穴,别名阁门,位于腹骨下缘阴茎根中点旁开3寸处,主治疝气,奔豚,阴部肿痛。直刺0.5-1寸,灸3-5壮,或温灸5-10分钟。
2、同名奇穴,位于大腿内侧正中线,腘横纹上3寸。主治膀胱七疝,奔豚,少腹积寒。直刺0.6-0.9寸,可灸。
3、经穴别名,即足阳明胃经关门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