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扇门穴

二扇门,经外奇穴名。出自《幼科推拿秘书》。位于手背第四掌骨小头与第五掌骨小头之间,无名指与小指指蹼缘稍后取穴。浅层布有尺神经的指背神经。主治热病汗不出、疥疮目疾、壮热、急惊风、口眼㖞斜等。直刺或斜刺0.1-0.3寸。
主治
主要配伍
位置
出处
功能
名称
操作
隶属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发烧、感冒、身热无汗等。
功能作用
散风清热,解毒镇痉。
名词释义
穴列中指本节两侧如门,分称一扇门和二扇门,合成两扇门。
定位
于手背第四掌骨小头与第五掌骨小头之间,无名指与小指指蹼缘稍后取穴。
相关论述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二扇门,奇穴。手背无名指与小指后夹缝中,精灵穴前三寸。灸三至七壮。主治疥疮、目疾。”
解剖
穴下皮肤→皮下组织→第4、5指近节指骨基底部之间→第4骨间背侧肌和第4蚓状肌,浅层布有尺神经的指背神经,手背静脉网,深层有指背动、静脉。
详细主治
热病汗不出、疥疮目疾、壮热、急惊风、口眼㖞斜等。
详细操作
直刺或斜刺0.1-0.3寸。艾炷灸3-7壮,或温灸5-15分钟。
配伍
1、配一扇门穴、合谷穴、大椎穴、曲池穴治疗热病壮热。
2、配一扇门穴、太冲穴、合谷穴治疗惊风、口眼㖞斜。
3、配一扇门穴、太阳穴、睛明穴治疗目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