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内迎香穴

内迎香,经外奇穴名。出自《肘后方》。位于鼻孔内上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的粘膜处,左右计2穴。布有鼻睫神经分支,筛前神经和上颌神经的鼻内支分布。主治中恶、猝死、喉闭、中暑、急惊风、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痒、不闻香臭、咽喉肿痛等。点刺出血。

主治

中恶、猝死、喉闭、中暑、急惊风、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痒、不闻香臭、咽喉肿痛等

位置

鼻孔内上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的粘膜处,左右计2穴

出处

《肘后方》

功能

开窍醒神,清热泻火。

名称

内迎香穴

操作

点刺出血

隶属

经外奇穴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扁桃体炎、咽炎、中暑等。

功能作用

开窍醒神,清热泻火。

名词释义

内,内外之内;迎,迎接,迎来;香,香味,泛指气味。穴在鼻腔内,与迎香穴隔鼻翼相对,故名内迎香。

定位

位于鼻孔内上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的粘膜处,左右计2穴。

相关论述

1、《肘后方》:“救卒死……取葱黄心,刺其鼻。”

2、《针灸大成》:“内迎香二穴,在鼻孔中,治目热暴痛。用芦管子搐出血最效。”

解剖

在软骨膜及大翼软骨上。有鼻外侧动、静脉,鼻背动、静脉,眶下动、静脉的分支。布有鼻睫神经分支,筛前神经和上颌神经的鼻内支分布。

详细主治

中恶、猝死、喉闭、中暑、急惊风、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痒、不闻香臭、咽喉肿痛等。

详细操作

三棱针点刺出血,有出血倾向或高血压病患者忌用。禁灸。

配伍

1、配太阳治目赤肿痛。

2、配印堂、合谷治鼻部疾患。

3、配太阳、大小骨空治一切目疾。

4、配攒竹、太阳、前顶、上星治暴盲不见物。

5、配太阳、两睥、上星治鹘眼凝睛症。

6、配照海、上廉泉治喉痹。

附注

部位首见于晋代《肘后备急方》,元代《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始命此穴名。部位另说位于鼻孔内上部,与上迎香相对处的鼻粘膜上。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