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中耳穴

耳中耳穴,耳穴名。别名膈、迷走神经点、支点、零点。位于耳轮脚处,即耳轮1区。主治呃逆、膈肌痉挛、呕吐、胃神经官能症、胃痛、黄疸、水肿、荨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小儿遗尿、咯血、出血性疾病、耳鸣、耳聋、眩晕、头痛等。可用毫针法等。
主治
位置
别名
功能
名称
操作
隶属
功能作用
解痉降逆,止呃止呕,理血祛风。
定位
位于耳轮脚处,即耳轮1区。
相关论述
《备急千金要方》:“耳中穴,在耳门孔上横梁是。针灸之,治马黄疸、寒暑疫毒等病。”
详细主治
呃逆、膈肌痉挛、呕吐、胃神经官能症、胃痛、黄疸、水肿、荨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小儿遗尿、咯血、出血性疾病、耳鸣、耳聋、眩晕、头痛等。
详细操作
可用毫针法等。
毫针法:直刺0.1-0.2寸,局部有剧痛感,留针10分钟。
附注
1、本穴与膀胱穴都属平性穴,都与膀胱的经气有关,具有清热利水和行气的功能,可用于治疗水肿等症,但本穴偏重梳理气机,有升有降,升清以治疗头晕、耳鸣,降浊以消肿、止呃;而膀胱穴偏重气化开阖。能开能阖,开启以治疗尿闭、尿少,关闭以治疗遗尿、尿崩。两穴同中有异,异大同小,临证不可不知。
2、穴名,指听宫,又名窗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