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下瘀血汤

下瘀血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主治产妇腹痛,腹中有干血着脐下,经水不利。

主治

产妇腹痛,腹中有干血着脐下,经水不利

出处

《金匮》

别名

瘀血汤(《《脉症正宗》卷一》)

功用

逐血下瘀

名称

下瘀血汤

趣味记忆

黄䗪蜜桃酒

主治

产妇腹痛,腹中有干血着脐下,经水不利。

功用

逐血下瘀。

方义

方中大黄破血泻热,桃仁、䗪虫攻逐瘀血。用蜜为丸意在缓和诸药;以酒煎药,旨在引入血分,直达病所,更好发挥药效。原书方后去服后“血下如豚肝”,是瘀血得下的明证,提示药已奏效。

歌诀

下瘀血汤䗪桃黄,产后腹痛逐瘀良。

用法用量

上为末,炼蜜和为四丸。煎一丸,取八合,顿服之。新血下如豚肝。

组成

大黄二两,桃仁、虫(庶虫,熬,去足)各二十枚。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1.《金匮玉函经二注》:“血之干燥凝着者,非润燥荡涤不能去也。芍药、枳实不能治,须用大黄荡逐之。桃仁润燥,缓中破结;(庶虫)虫下血;用蜜补不足,止血,和药,缓大黄之急,尤为润也。”

2.《金匮要略心典》:“大黄、桃仁、虫(庶虫)下血之力颇猛,用蜜丸者,缓其性不使骤发,恐伤上二焦也。酒煎顿服者,补下治下制以急,且去疾惟恐不尽也。”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