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绝经

绝经(menopause)指卵巢功能衰竭所致的月经永久停止,连续停经12个月方可判定为绝经。绝经可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两种。自然绝经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发生的,人工绝经是由手术、某些疾病、接受放疗或化疗等原因而导致。绝经自然开始时,多先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后可出现潮热、出汗、情绪波动、阴道干涩和疼痛等症状。本病经治疗后症状多可得到控制,一般预后较好。

主要病因

激素水平的自然下降、双侧卵巢切除术、接受化疗和放疗、发生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等因素均可能导致绝经的发生

发病部位

其他

就诊科室

妇科

常见症状

月经周期不规则、潮热、易怒、焦虑、多疑、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排尿困难、尿痛、心悸、心律不齐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检查项目

激素测定、阴道细胞学涂片、超声检查、骨密度测定

英文名称

menopause

遗传性

不会遗传

重要提醒

绝经后患者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应注意补充钙剂或进行相应治疗,同时应注意活动安全,避免剧烈碰撞。

临床分类

1、自然绝经

指卵巢内卵泡生理性耗竭(即用尽),或剩余的卵泡对促性腺激素失去了反应,卵泡不再发育和分泌雌激素,导致绝经。

2、人工绝经

指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或放射线照射和化疗等损伤卵巢功能所致的绝经。

3、围绝经期

绝经前几年至绝经后一年的一段过渡时期称为围绝经期,包括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后期。

(1)绝经前期: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但没有停止。大多数女性在 47 岁左右进入此阶段,此时期可能会怀孕。

(2)绝经期:这是最后一次来月经的时间。直到一年都没有来月经,才能确定是绝经。此阶段的常见症状包括潮热、阴道干涩、睡眠问题等。

(3)绝经后期:在最后一次月经一年后,绝经后期开始。该阶段开始后,余生都可称为绝经后期。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月经停止或月经不规律;

2、经常感到潮热、多汗;

3、感到自己暴躁、易怒、记忆力减退;

4、外阴及阴道干燥或瘙痒、性交困难或疼痛、性欲低下;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患者首先考虑到妇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需要做盆腔的超声检查,可提前憋尿。

3、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在早晨空腹进行就诊最好。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最后一次来月经的时间?

3、您月经周期、行经时间,平时月经是否规律?

4、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5、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6、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7、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8、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9、既往是否有切除子宫或卵巢的手术史?

10、以前有没有心血管疾病史、肿瘤史?

11、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12、您吸烟吗?吸多久了?平均每天吸多少?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日常

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定期锻炼、均衡饮食、戒烟限酒、保持精神愉快等可缓解临床症状,有助于病情的恢复。用药过程中需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现异常者需及时就医。

心理护理

精神愉快是健康的核心,可增强机体抵抗力。患者应保持乐观豁达的情绪,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新观念,保持年轻的心态。可适当增加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如学习绘画、书法、下棋等,陶冶情操。

用药护理

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需留心是否有阴道出血、乳房胀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生异常时需及时复诊,以便于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

生活管理

1、长期适宜的体育活动,如步行、慢跑、太极拳等,能增强肺功能、改善脂类代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同时可防止骨质疏松,提高免疫力。

2、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摄入咖啡因类的饮料。

3、学习练习放松技巧,如通过深呼吸、按摩和渐进式肌肉放松等有助于缓解症状。

4、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

复诊须知

在用药1个月、3个月和半年的时候,应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于医生评估治疗效果。用药1年及以后每年至少1次复诊,如果骨密度在治疗之前是正常的,则2~3年检查1次。

检查

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月经不规律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相关体格检查,还需要进行激素测定、骨密度测定、超声检查等。

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和妇科专科检查,包括乳房检查、盆腔检查和测量血压等。有助于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评估。

实验室检查

1、卵泡刺激素(FSH)检测

FSH>40U/L,提示卵巢功能衰竭。

2、抑制素B测定

血清抑制素B≤45ng/L 是卵巢功能减退的最早标志,比FSH更敏感。

3、抗米勒管激素(AMH)测定

抗米勒管激素低至1.1ng/ml 预示卵巢储备功能(指卵巢内存留卵泡的数量和质量)下降;如果低于0.2ng/ml 提示即将绝经;绝经后AMH一般测不出。

4、雌二醇(E2)测定

绝经后妇女雌二醇低于150pmol/L,但绝经过渡期妇女E2可呈波动水平。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观察子宫和卵巢的相关情况。绝经可出现卵巢的卵泡数减少,卵巢体积缩小,子宫内膜变薄,一般不超过5mm。超声还可协助排除妇科的器质性病变。

其他检查

通过骨密度测定可以确定有无骨质疏松。

治疗

治疗原则

绝经期妇女由于精神状态、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其出现症状的轻重差异很大,有些妇女不需治疗,有的妇女则需要医疗干预才能控制症状,以药物治疗为主。治疗目标是缓解近期症状,早期发现、预防骨质疏松、动脉硬化等老年性疾病。

一般治疗

为了预防骨质疏松应坚持体育锻炼,增加日晒时间,摄入足量蛋白质和含钙食物。

药物治疗

1、激素补充治疗(HRT)

激素补充是针对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相关健康问题的必要医疗措施。出现潮热、多汗、烦躁等绝经相关症状并存在其他疾病时,可用激素治疗。

(1)常用药物

主要药物为雌激素,辅以孕激素。单用雌激素治疗仅适用于子宫已切除者,单用孕激素适用于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常用雌激素有戊酸雌二醇、结合雌激素、17β-雌二醇经皮贴膜、尼尔雌醇;孕激素常用醋酸甲羟孕酮(MPA),近年来倾向于选用天然孕激素制剂,如微粒化孕酮。还可选择性使用组织选择性雌激素活性调节剂,如替勃龙。

(2)禁忌症

①已知或可疑妊娠、原因不明的阴道流血。

②已知或可疑患有乳腺癌、已知或可疑患有性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

③最近6个月内患有活动性静脉或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严重肝及肾功能障碍、血卟啉症、耳硬化症、脑膜瘤(禁用孕激素)等。

(3)慎用情况

包括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增生史、尚未控制的糖尿病及严重的高血压、血栓形成倾向、胆囊疾病、癫痫、偏头痛、哮喘、高催乳素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乳腺良性疾病、乳腺腺癌家族史,以及已经完全缓解的部分性激素依赖性妇科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卵巢上皮性癌等。如存在这些情况,用药应在医生严密监测下使用。

(4)副作用及危险性

①子宫出血:用药期间的异常出血,应了解有无服药错误,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必要时刮除子宫内膜病变。

②雌激素副作用:雌激素剂量过大时可引起乳房胀痛、白带多、头痛、水肿、色素沉着等,减量可减少其副作用;或改变雌激素种类可能减少其副作用。

③孕激素的副作用:抑郁、易怒、乳房胀痛和水肿,极少数病人甚至不耐受孕激素。

④雄激素:有发生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栓塞性疾病危险,大量应用可出现体重增加、多毛及痤疮,口服时会影响肝功能。

2、镇静药

如有睡眠障碍,影响生活质量,可选用睡前服用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等。

3、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如文拉法辛、盐酸帕罗西汀,可有效改善血管舒缩症状及精神神经症状。

4、钙剂

氨基酸鳌合钙胶囊每日口服,可减缓骨质丢失。

5、维生素D

适用于缺少户外活动的妇女,与钙剂合用有利于钙的吸收完全。

相关药品

戊酸雌二醇、结合雌激素、17β-雌二醇经皮贴膜、尼尔雌醇、醋酸甲羟孕酮、替勃龙、艾司唑仑、阿普唑仑、文拉法辛、盐酸帕罗西汀、氨基酸鳌合钙、维生素D

手术治疗

一般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心理治疗

自然绝经是自然的生理过程,患者应以积极的心态适应这一变化,心理治疗是绝经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好发人群

多数国家调查表明,妇女自然绝经的平均年龄为50岁左右。

病因

总述

对于育龄期女性,卵巢的卵泡生长、排卵和黄体形成及雌、孕激素分泌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这种周期性变化称为月经周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的功能会逐渐降低直至衰竭,月经周期停止,从而形成所谓的“绝经”。另外,双侧卵巢切除、化疗和放疗等非自然因素也可损伤卵巢功能,从而引发绝经。当绝经年龄小于 40 岁时,被认为是过早绝经,女性绝经年龄受到遗传、营养、吸烟、胖瘦、族群等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基本病因

1、激素水平的自然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酮开始减少,月经周期逐渐缩短,月经量逐渐减少,直到50岁左右卵巢功能耗竭,卵泡用尽,月经停止。

2、双侧卵巢切除术

双侧卵巢切除术者不会再释放卵子,也不会产生雌激素和孕酮,从而导致绝经。月经会立即停止,可能会出现潮热和其他更年期症状。

3、化疗和放疗

治疗癌症的化疗和放射线,在治疗过程中会造成卵巢功能的损伤,严重者可导致月经停止。但是化疗后月经的停止并不总是永久性的。

4、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大约1%的女性在 40 岁之前会提前绝经。可能是由于基因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即卵巢不能产生正常水平的激素。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往往找不到具体的原因。

5、影响绝经年龄的因素

(1)遗传:有早绝经家族史的女性早于平均年龄绝经的风险更高。

(2)营养:营养差可能使绝经提前,营养差的地区其平均绝经年龄提前。

(3)吸烟:吸烟可能使绝经提前 1.5 年左右。

(4)族群:种族和族群也可能影响绝经年龄,有研究发现,与白人女性相比,西班牙语裔女性自然绝经较早,而日裔美国女性较晚。

(5)其他:身材瘦、居住地区海拔高、切除子宫、食用半乳糖、1 型糖尿病病史、宫内己烯雌酚暴露史以及经常加班熬夜等可能使绝经年龄提前。

症状

总述

围绝经期出现最早的临床症状是月经改变。绝经前后多数妇女早期主要是血管舒缩症状、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和躯体症状,绝经数年后逐渐出现泌尿生殖道萎缩性变化、代谢改变和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退行性变或疾病。

典型症状

1、近期症状

(1)月经改变:可能是围绝经期最早出现的症状。可表现为月经周期逐渐缩短,经量减少,最后绝经;月经周期不规则,周期和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甚至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然后逐渐减少而停止;有些妇女月经一直很规律,但是会突然停止,较少见。

(2)血管舒缩症状:主要表现为潮热,是雌激素降低的特征性表现。其特点是面部、颈部及胸部皮肤阵阵发红,多反复出现,伴有出汗,一般持续 1~3 分钟。症状轻者每日发作数次,严重者可发作十多次甚至更多,尤其是在夜间或应激状态下更容易出现。该症状可持续 1~2 年,有时长达 5 年或更长,潮热严重时可影响妇女的工作、日常生活和睡眠。

(3)精神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激动易怒、焦虑、多疑、情绪低落、自信心降低、情绪失控等症状;部分患者也可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及睡眠障碍等表现。

2、远期症状

(1)生殖系统:阴道黏膜变薄,干涩,弹性下降(这种情况被称为阴道萎缩)。这些变化会导致性交疼痛。其他生殖器官(如小阴唇、阴蒂、子宫和卵巢)也会有萎缩。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性欲也会随之下降。大多数女性仍然有性高潮,但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达到性高潮。

(2)泌尿系统:患者容易发生尿道感染,发生感染时可表现为排尿时烧灼感,也可有排尿困难、尿痛和排尿急迫感。尿失禁(无意识排尿)更加常见,且随着年龄增长则会愈发严重。

(3)代谢异常和心血管疾病:一些绝经后妇女出现血压升高或血压波动;可有心悸、心律不齐、头晕、乏力等表现,患者体重明显增加。

(4)骨骼异常:绝经患者雌激素缺乏会使骨质吸收增加,导致骨量快速丢失,而出现骨质疏松。骨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可导致腰背、四肢疼痛,关节痛等症状。

(5)皮肤改变:随着分泌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胶原蛋白(一种使皮肤坚韧的蛋白)的总量和弹性蛋白(使皮肤富有弹性的一种蛋白)也减少。因此,皮肤变薄,干燥,弹性下降,变得更加脆弱。

并发症

1、骨折

绝经后导致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

2、阿尔兹海默症

即通常所说的“老年痴呆症”,研究表明,阿尔兹海默症与雌激素缺乏有一定关系。

诊断

诊断原则

40岁以上女性、末次月经后12个月仍未出现月经,排除妊娠后则可临床诊断为绝经。在诊断中应注意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高血压病或嗜铬细胞瘤等疾病进行鉴别。

鉴别诊断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年龄大者发病时,症状常不典型,比如甲状腺不肿大、食欲不亢进、心率不快、不呈兴奋状态而表现为抑郁、淡漠、多疑、焦虑等。通过测定甲状腺功能指标可鉴别,如TSH低于正常、T4升高、T3在正常高限甚至正常时,即应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

当患者以心悸、心律不齐及胸闷症状为主时,首先考虑CHD。医生会仔细地进行体格检查及心电图检查来进行鉴别,鉴别困难时,可用雌激素试验治疗或请心内科会诊。

3、高血压病或嗜铬细胞瘤

当头痛、血压波动幅度大或持续高血压时应考虑。鉴别方法是反复测量血压并进行嗜铬细胞瘤的有关检查,如腹部有无包块,挤压包块时血压是否升高,有无头痛、心慌、出汗等症状,血儿茶酚胺测定。与绝经有联系的血压变化常常是轻度的。

预后

一般预后

本病一般预后较好,经治疗后多可控制症状。

危害性

如症状得不到控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可造成不良影响;还可因骨质疏松而易发生骨折。

治愈性

经积极有效治疗,多可使症状得到控制。

治愈率

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防

预防措施

目前没有有效的措施来延迟自然绝经的来临,但可以通过加强自我保健,或寻求医生的帮助,来缓解或减轻相关症状。

饮食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多吃富含钙和维生素、低盐及适量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

2、保证食物多样、以全谷类为主、少油、粗细搭配、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清淡少盐饮食、饥饱适当,三餐合理。

饮食禁忌

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