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

油茶,中药名。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C. oleosa (Lour.)Rehd.]的种子、叶、花、根。油茶子:润燥,滑肠,杀虫。主治大便秘结,蛔虫,钩虫,疥癣。油茶叶:收敛止血,解毒。主治鼻衄,皮肤溃烂瘙痒,疮疽。油茶花:凉血止血。主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子宫出血,烫伤。油茶根:清热解毒,理气止痛,活血消肿。主治咽喉肿痛,胃痛,牙痛,跌打伤痛,水火烫伤。
中文名称
别名
性味归经
毒性
药材分类
临床应用
油茶子:
1、治食滞腹泻:茶子心9g,浓煎服。(《陆川本草》)
2、治大便秘结:油茶子10g,火麻仁12g。共捣烂,水煎兑蜂蜜服。
3、驱钩虫:油茶子10-15g。研末,吞服。(2、3方出自《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
4、治皮肤瘙痒,汤火伤:茶子心10-15g。煎汤内服,或研末调敷。(《常见抗癌中草药》)
5、治小儿阳具红肿:茶籽、鸡屎藤、辣蓼,煎水洗患处。(《岭南草药志》)
油茶叶:
1、治鼻衄:油茶叶、冰糖各30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2、治嘴角疽:油茶叶、桃树叶、黄糖,捣烂敷患处。(《岭南草药志》)
油茶根:
1、治白喉,急性咽喉炎:油茶根、盐霜柏根各30g,铁线草15g。水煎,含服。(《广东省惠阳地区中草药》)
2、治胃痛:(油茶)干根45g。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3、治跌打肿痛:油茶根15-30g。水煎冲酒服。(《广东省惠阳地区中草药》)
4、治烫伤:油茶根适量。烧灰,研末,用茶油调匀,敷患处。(《福建药物志》)
功效作用
油茶子:润燥,滑肠,杀虫。
油茶叶:收敛止血,解毒。
油茶花:凉血止血。
油茶根:清热解毒,理气止痛,活血消肿。
油茶子:大便秘结,蛔虫,钩虫,疥癣。
油茶叶:鼻衄,皮肤溃烂瘙痒,疮疽。
油茶花: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子宫出血,烫伤。
油茶根:咽喉肿痛,胃痛,牙痛,跌打伤痛,水火烫伤。
油茶子:内服时,煎汤,6-10g;或入丸、散。外用时,煎水洗或研末调涂。
油茶叶:内服时,煎汤,15-30g。外用时,煎汤洗,或鲜品捣敷。
油茶花:内服时,煎汤,3-10g。外用时,研末,麻油调敷。
油茶根:内服时,煎汤,15-30g。外用时,研末或烧灰研末,调敷。
油茶子:种子含三萜皂苷,油茶皂苷,由山茶皂苷元A,茶皂醇A及B,D-葡萄糖醛酸,D-葡萄糖,D-半乳糖,D-木糖组成。又含当归酸,巴豆酸,γ-甲基丁酸。
油茶子:
1、降血脂和溶血作用:种子中所含油茶粗皂苷0.025mg/kg肌注或0.5mg/kg灌胃,能使豚鼠血清胆固醇显著降低,而对血细胞无明显影响。但1mg/kg肌注或4mg/kg灌胃均可使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降低,表明有溶血作用。
2、抑制精子作用:由种子中提取的油茶籽粗皂苷,在体外20s抑制大鼠和人精子活动的最低有效浓度分别为0.0313mg/ml和0.0675mg/ml,而阴道用茶精子药烷苯醇醚分别为0.25mg/ml和0.5mg/ml,此外本品有效浓度对动物阴道无刺激性,对乳酸杆菌也无抑制作用。
油茶子:
《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润燥,滑肠,杀虫。用于大便秘结,蛔虫,钩虫,疥癣。”
油茶叶:
1、《福建药物志》:“收敛止血。”
2、《广西民族药简编》:“水煎洗患处,治皮肤溃烂瘙痒,经久不愈。”
油茶根:
1、《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止痛。主治急性咽喉炎,胃痛,扭挫伤。”
2、《福建药物志》:“调胃理气。治胃痛,水肿,牙痛,烫伤。”
3、《广西民族药简编》:“与猪骨煲服,治腰痛。”
加工炮制
油茶子:9-10月果实成熟时采收。
油茶叶: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油茶花:11-12月采收。
油茶根: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
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油茶。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4m,树皮淡黄褐色,平滑不裂;小枝微被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有毛;叶片厚革质,卵状椭圆形或卵形,先端钝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亮绿色,无毛或中脉有硬毛,下面中脉基部有毛或无毛,侧脉不明显。花两性,1-3朵生于枝顶或叶腋,无梗;萼片通常5,近圆形,外被绢毛;花瓣白色,分离,倒卵形至披针形,先端常有凹缺,外面有毛;雄蕊多数,外轮花丝仅基部连合;子房上位,密被白色丝状绒毛,花柱先端三浅裂。果近球形,果皮厚,木质,室背2-3裂。种子背圆腹扁。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10月。
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广泛栽培,为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
药材鉴别
油茶叶: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9cm,宽1.5-4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表面绿色,主脉明显,侧脉不明显。叶革质,稍厚。气清香,味微苦涩。
油茶花:花蕾倒卵形,花朵不规则形,萼片5,类圆形,稍厚,外被灰白色绢毛;花瓣5-7片,时有散落,淡黄色或黄棕色,倒卵形,先端凹入,外表面被疏毛;雄蕊多数,排成2轮,花丝基部成束;雌蕊花柱分离。气微香,味微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