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

过敏(allergy)是指人体接触某些物质后发生的过度免疫反应。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变应原(俗称过敏原),人体接触过敏原的方式通常有皮肤接触、食用、吸入等。患者发生过敏后可表现为皮肤丘疹、眼红、流涕、打喷嚏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本病一般预后较好。过敏是可以预防的,主要的预防措施是避免再次接触已经明确的过敏原。
主要病因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是否医保
检查项目
英文名称
遗传性
重要提醒
就医指南
哮喘急性发作时,即突然发生喘息、气急、咳嗽、胸闷等症状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时,可作以下处理。
1、保持安静,放轻松,因为紧张可以使病情加重。
2、如随身携带有糖皮质激素喷剂,可遵医嘱使用。
1、出现呼吸困难、喉咙紧绷或窒息感。
2、伴有声音嘶哑或说话困难。
3、出现严重的嘴唇、舌头或喉咙肿胀。
4、出现失去意识。
出现以上表现者,要立即到急诊就医或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1、出现皮肤瘙痒、刺痛或肿胀。
2、出现恶心、腹痛或呕吐。
3、伴有心动过速或脉搏快。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出现以上表现者,须尽早就医咨询。
1、呼吸道症状明显者就诊呼吸内科。
2、以鼻部症状为著还可选择耳鼻喉科。
3、皮肤症状显著则就诊皮肤科。
4、想要测试过敏原的患者可到反映变态科就诊。
5、出现上述紧急过敏情况需到急诊科就诊。
1、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非急诊指征提前预约挂号。
2、哮喘患者可能需行肺功能检查,注意身着宽松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吸入药物以缓解症状,记录药名或携带药盒供医生参考。
5、呼吸道症状明显者最好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以前出现过这种情况吗?
4、出现这种情况前吃过什么食物或者接触过什么吗?
5、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1、我的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有没有生命危险?会影响以后的生活吗?
3、需要做什么检查?我该如何配合?
4、都需要怎么治疗?需要住院吗?
5、平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日常
过敏可能会给患者的生活造成许多不利影响,所以心理护理对于患者很重要,家属一定要多关心患者的心理活动。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遵医嘱用药,有利于控制病情。
过敏性哮喘患者需学习正确使用吸入装置。为避免药物浪费在空气中或在口中就沉积了下来、对口腔黏膜造成损伤,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时注意吸入器正确的操作方法。在把吸入器放进嘴里之前,进行一两次的深呼气将肺部的空气完全排空。当戴上吸入器之后,一边按下吸入器顶端的按钮一边进行深吸,这样药物能完全进入肺部。然后屏住呼吸5~10秒钟让药物被肺部充分吸收,最后再吐气。
1、一旦发现对某种食物过敏,应终身禁用这种食物,同时也不可使用与这种食物接触过的炊具和餐具。
2、无论是否花粉过敏,过敏者最好远离鲜花,因为花粉吸入可加重病情,家中的花草也要搬离;外出时也要避免接触,最好戴上口罩。
对于过敏性鼻炎,一旦开始治疗,1~2周内需进行一次随访(鼻内吸入激素治疗疗程最短是2周),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如果在药物治疗下,病情控制良好,对于初次发作而未行确诊试验的患者来说,此时可以进行特异性IgE点刺试验。该实验结果还有助于指导选择恰当的措施改变环境。
检查
患者出现突发且剧烈的流清涕,或出现喘息、气急等症状,或用药、进食后出现皮疹等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判断患者的一般情况;之后为了明确诊断可能会进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检测、血清特异性IgE(sIgE)检测、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斑贴试验、皮内试验等检查。
1、视诊
医生会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急促,皮肤是否有皮损发生。皮肤过敏的患者,可见到有荨麻疹。
2、听诊
医生会使用听诊患者的心音、呼吸音是否正常,哮喘患者发作时,会在双肺部闻及散在或弥漫性的哮鸣音。
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检测
外周血、局部体液(鼻分泌物、皮疱液、支气管肺泡液等)或胃肠黏膜中的EOS增高可辅助诊断过敏性疾病。
2、血清特异性IgE(sIgE)检测
血清sIgE水平越高,患者对相应过敏原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性越大,但并不能反映症状的严重程度。血清sIgE检测阳性,仅代表致敏状态而不一定出现过敏的临床表现。
哮喘严重发作者应常规行胸部X线检查,检查有无肺部感染、肺不张、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的存在。影像学还可协助发现支气管扩张和肺气肿等。
1、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
检查时医生会将少量高度纯化的致敏原液体滴于患者前臂,再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则会于十五分钟内在点刺部位出现类似蚊虫叮咬的红肿块,出现痒的反应,或者颜色上有改变。
2、斑贴试验
医生一般将抗原稀释液浸过的药膜贴在患者皮肤上,观察是否出现红斑、丘疹等,若出现相应的皮损,则说明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
3、皮内试验
将含有某种物质的液体注入皮下,如果皮肤出现肿胀则患者可能对该物质过敏。临床上常用此试验来检查患者是否对某些药物过敏。
4、激发试验
口服激发试验阳性是确诊食物过敏的依据;乙酰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判断可疑哮喘患儿是否存在支气管高反应性及其程度。
5、其他
根据患者过敏发生的系统不同,还可根据情况进行肺功能检查、周围血管反应检查、鼻镜检查等。
治疗
患者发生过敏后应立刻停止与过敏原的接触,对于发生喉头水肿等严重情况的过敏,应立刻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过敏发生的情况不同,其治疗差异较大,应根据导致的不同系统的过敏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曾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者随身携带肾上腺素笔和医疗救助卡片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作为一种“对因治疗”,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其是唯一可以阻断或逆转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疗法,并可防止变应性鼻炎发展为哮喘。其是指在明确导致过敏性疾病主要变应原的基础上,让患者反复接触逐渐增加剂量的变应原提取物(标准化变应原制剂),使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此类变应原的耐受性,从而控制或减轻过敏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国内最常用的为针对尘螨过敏的免疫治疗。
对于过敏性休克的患者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救助。
1、立即脱离或停止进入可疑的过敏物质。
2、补充血容量,过敏性休克中的低血压常是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液体渗漏所致。除使用肾上腺素等缩血管药物外,必需补充血容量以维持组织灌注。宜选用平衡盐液。
3、使患者取平卧位,松解领裤等扣带。如患者有呼吸困难,上半身可适当抬高,如意识丧失,应将头部置于侧位,拾起下颌,以防舌根后坠堵塞气道;清除口、鼻、咽、气管分泌物,畅通气道,面罩或鼻导管吸氧。
4、对神志、血压、呼吸、心率和经皮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
1、肾上腺素
对于严重过敏反应,肾上腺素为重要的治疗药物。
2、抗组胺药
口服抗组胺药可明显缓解过敏性鼻炎所致的鼻痒、流涕、打喷嚏症状。
3、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为儿童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治疗的重要用药。
4、糖皮质激素
(1)对于严重过敏者,如严重喘息发作、喉头水肿、血管性水肿及全身过敏反应可短期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
(2)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哮喘长期控制治疗的优选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鼻炎的所有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作用,但起效时间较缓慢;对于哮喘伴过敏性鼻炎患儿可同时局部吸入和鼻用糖皮质激素。
(3)常用药物有二丙酸倍氯米松、丙酸氟替卡松和布地奈德气雾剂等。
5、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对缓解喷嚏、鼻痒、流涕等症状有一定效果,但对鼻塞的改善不明显。也可在致敏花粉播散前2周开始作为预防用药,以缓解发作时症状。
6、其他
还可根据具体情况根据医嘱选择抗IgE抗体、甲磺司特、色甘酸钠等药物。
抗IgE抗体、肾上腺素、二丙酸倍氯米松、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气雾剂、甲磺司特、色甘酸钠
气管切开:严重喉头水肿有时需行气管切开术;严重而又未能缓解的气管痉挛,有时需气管插管和辅助呼吸。对进行性声音嘶哑、舌水肿、喘鸣、口咽肿胀的患者推荐早期选择性插管。
盐水鼻喷雾或洗鼻壶冲洗:适用于过敏性鼻炎患者。生理盐水或更高浓度的盐水都可以,作用是保持鼻黏膜湿润、清洗鼻黏膜。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流行病学
无传染性。
1、过敏性鼻炎在普通人群的患病率为10%~25%。
2、2010年进行0~14岁城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其患病率为3.02%。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程度的进展,本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儿童哮喘亦有显著增高的趋势。
过敏性紫癜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病因
过敏主要由于患者接触过敏原所致。机体首次通过皮肤接触、食入、吸入等方式接触过敏原后,可使机体发生反应性变化,不会立即导致过敏;当已经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后,机体会发生强烈的反应性变化,从而导致过敏的发生。能够导致机体过敏的物质有很多,而机体对某种物质过敏的原因也跟很多因素有关。
1、致敏物质
(1)吸入物:包括屋内尘埃、花粉、霉菌、蜗、羽毛、动物脱屑或毛、棉絮、化妆品等。
(2)食品:如食物中的坚果类(花生)、蛋类、奶类、鱼类、贝类、甲壳类(虾、蟹)、小麦等。
(3)药物:前5位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是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中药和非甾体抗炎药,以及疫苗等血清制品。
(4)接触物:外用药物、油漆、植物、化妆品、创口贴胶黏面、心电图电极贴片等。
2、致敏原因
过敏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部分过敏性疾病为多基因遗传并与环境交互;部分单基因与特应质直接相关,如DOCK8基因缺陷患儿多发生哮喘、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
症状
过敏可发生于多个组织系统中,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等,发生于不同的系统其临床表现有所不同;部分患者还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可能会危及生命。
1、呼吸道过敏
(1)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表现为眼睛发红、发痒、流泪,鼻痒、涕多、鼻腔不通气等表现。
(2)过敏性哮喘:患者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2、消化道过敏
患者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3、皮肤过敏
皮肤过敏最常见的荨麻疹,患者常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红斑、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仅有水肿性红斑。
4、过敏性休克
部分患者过敏较为严重,可导致休克的发生。患者可出现心悸、大汗、四肢湿冷等循环衰竭症状,以及刺激性咳嗽、喉头水肿、喘息和呼吸窘迫等呼吸道症状,烦躁不安、头晕、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
5、其他
过敏性紫癜是毛细血管过敏引起的一种血管炎,患者可表现为对称性皮肤紫癜、关节痛、腹痛、便血,以及水肿、血尿等肾损害表现。
过敏性哮喘的患者可能会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气胸、纵隔气肿、支气管扩张和肺气肿等并发症。
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以及相应的辅助检查,一般可对本病做出诊断。患者的接触史、过敏史尤为重要,在过敏食用了某些食物,吸入了某些物质或使用了某些药物,以前是否发生过相应的情况等病史是医生诊断的重要依据。
预后
本病预后一般良好,但对于未及时治疗的哮喘严重发作、过敏性休克、发生支气管痉挛和水肿的患者,有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
1、如过敏反复发作,可能会造成患者心理上的损伤。
2、过敏性鼻炎若不积极治疗,可引起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注意力、学习能力都有影响,还可能使成人更容易抑郁、焦虑和酒精滥用。
3、过敏情况严重的患者有发生死亡的可能。
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患者过敏的情况多可以得到控制。
过敏性疾病具有复发性。除药物、食品引起的过敏外,大多难以完全避免接触到过敏原,因此有复发的风险。
预防
避免再次接触已经明确的过敏原是预防本病发生的主要措施。
饮食
过敏者应禁食各种致敏食物,过敏发作期间应清淡饮食,避免加重病情。
1、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三文鱼、牛奶、橙汁等。维生素D能帮助减少哮喘发作。
2、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改善肺功能。如胡萝卜、哈密瓜、菜花等,有助于改善肺功能。
3、多吃高维生素C食物,维生素C能减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有助于康复。
4、多吃富含镁的食物,如菠菜、南瓜子、黑巧克力等。可提高肺活量和肺容量。
5、除上述水果外还可多吃香蕉,橡胶的抗氧化性和含钾较多,两者均有益于肺功能。
6、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多饮水。
1、对坚果、海鲜等食物过敏者禁止食用该类食物。
2、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少吃对鼻黏膜产生刺激的食物,如麻辣火锅等。
3、哮喘患者尽量少贪凉,如雪糕、冰镇饮料等。
4、过敏性哮喘应避免食用含亚硫酸盐的食物,如果脯、腌制食物、罐头、葡萄酒等,可能会加重哮喘。
5、不要吃反季节水果、少见的水果和长期储存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