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

脂肪瘤(lipoma)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为正常脂肪样组织的瘤状物,好发于四肢、躯干。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和脂肪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为体积较小的无痛性肿块,而且境界清楚、质感柔软、有弹性。经过手术治疗,预后一般良好。
主要病因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是否医保
检查项目
英文名称
遗传性
重要提醒
临床分类
1、根据数量不同,可将脂肪瘤分为单发脂肪瘤及多发脂肪瘤。
2、根据生长部位不同,脂肪瘤可大体分为浅表脂肪瘤及深部脂肪瘤。
3、根据具体生长的部位,脂肪瘤可分为皮下脂肪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心脏脂肪瘤等。
就医指南
1、在颈部、肩部、背部、腹部、手臂和大腿等部位出现肿块,长时间不消除。
2、伴局部出现疼痛。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一般首诊科室为普通外科或皮肤科。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您什么时候发现肿块的?是否导致疼痛或不适?
3、您身上的肿块是否有增大?变化速度是快还是慢?
4、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5、您是否有进行治疗?进行过哪些治疗?治疗效果如何?
6、您的家里人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吗?家里人是否有患脂肪瘤?
7、近来您的生活是否规律?
8、您平时有不良饮食习惯吗?喜欢吃油腻的食物吗?
1、是恶性肿瘤吗?能治好吗?
2、肿块会一直存在吗?会变大吗?
3、我为什么会得病?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需要手术切除吗?
6、手术有什么风险吗?
7、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8、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日常
日常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对疾病的康复十分重要。
患者可能因不了解疾病,而感到害怕、担忧,不利于疾病的恢复。患者需要向医生了解相关疾病知识,缓解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学会放松自我,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不能因为脂肪瘤是良性病变而掉以轻心,忽视病情变化。患者需要注意观察脂肪瘤的生长情况,并遵医嘱定期复查。
1、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2、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作息规律。
3、加强运动,控制体重,特别是肥胖的患者。
检查
患者出现肿块,应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作出初步判断,然后进行超声、CT、磁共振、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为了明确是否存在肿块,然后医生会对肿块进行触诊,检查肿块的大小、位置、质地、活动度、和周围组织有无粘连,并了解有无红肿、破溃、渗液等。
1、超声
B型超声可以明确肿块的位置、大小、质地,彩色超声可以了解肿块的血液供应情况,有助于区分良、恶性。
2、CT
适用于肿块在身体深层部位、体积较大、特征不明显的患者,排查是否有感染、血肿、恶性肿瘤等情况。
3、磁共振
可初步了解身体深层部位肿块的性质。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肿块的性质,是诊断脂肪瘤的金标准。可显示瘤体主要由成熟的脂肪细胞构成,呈淡黄色,表面有一层结缔组织薄膜包裹。瘤体内部可被纤维条索分隔成多个小叶,小叶间不均匀地走行毛细血管。瘤体内有时可见钙化、坏死、液化等改变。
治疗
脂肪瘤属于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如果肿块局限于皮下浅层部位,而且没有不适症状,通常不需要治疗,注意观察其变化并遵医嘱复查即可。如果脂肪瘤过大出现不适症状或影响美观,可进行手术治疗;深层部位的脂肪瘤可恶变,也应及时实施手术切除。
本病暂无特效药。
暂无。
浅表脂肪瘤手术操作简单,容易彻底切除,深部脂肪瘤有时较难完全切除。通常手术过程很快就能完成,绝大多数患者在术后即可回家,术后1周左右恢复。手术后可能后留下瘢痕。
治疗周期一般为2~4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流行病学
无传染性。
多见于40~60岁的中年人。
病因
脂肪瘤的病因暂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和脂肪代谢异常有关。在患者身体细胞内,存在一种脂肪瘤致瘤因子,正常情况下处于一种无活性状态,不会发病,但在诱发因素的刺激下,这种脂肪瘤致瘤因子变为活跃状态,使正常脂肪细胞发生异常增生,从而形成脂肪瘤。
1、患者一般有家族史,所以遗传因素可能对脂肪瘤的发生起作用。
2、过度饮酒、进食过多高胆固醇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无鳞鱼、蛋黄等)会导致新生脂肪组织过多,体内过多的脂肪细胞积聚,容易引起脂肪瘤。
3、平时工作压力过大,心情烦躁、抑郁,可造成正常的脂肪组织和淤血交织在一起,时间长了可导致结缔组织包裹脂肪细胞,形成脂肪瘤。
4、不良生活习惯(如经常熬夜等)会使人体对脂肪的分解能力下降,原有的脂肪组织和新生的脂肪不能正常排列,形成异常的脂肪组织,导致脂肪瘤的产生。
症状
脂肪瘤好发于四肢、躯干,常出现在颈部、肩部、背部、腹部、手臂和大腿,通常为体积较小的无痛性肿块,可局限于皮下,部分也可发生在腹膜后、内脏等人体的深层部位。
1、通常体积较小,直径小于5厘米,多生长缓慢,但也可达巨大体积。
2、境界清楚,呈分叶状,质感柔软,有弹性,手指轻推可有轻微移动。
3、一般不感觉疼痛,少数脂肪瘤在生长过程中压迫了附近的神经,可引起局部疼痛。
4、多发者瘤体常较小,多呈对称性,可伴有疼痛。
5、如果脂肪瘤体积较大,而且位于肠道、心脏等器官附近,则可能出现腹痛、呼吸困难、心悸(心慌感)等相关表现。
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诊断
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和家族史,根据典型症状和体格检查可作出初步诊断,对于体积较大、特征不明显、处于深层部位的脂肪瘤,还会进行CT、磁共振检查,最终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确诊。诊断过程中,还应与脂肪肉瘤等进行鉴别。
1、脂肪肉瘤
脂肪肉瘤和脂肪瘤都会出现无痛性肿块,很容易混淆。但是脂肪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通常体积比较大,位置较深,多发生于下肢(如胭窝、大腿内侧)、腹膜后、肩部等处,可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鉴别。
2、表皮样囊肿
表皮样囊肿和脂肪瘤都可出现境界清楚、有弹性的无痛性肿块,但是表皮样囊肿多发生于面部和躯干上部,表现为圆顶形隆起的皮肤色肿物,质地较硬,皮肤表面可见一个中央孔,挤压时可从孔内流出气味难闻的内容物,继发感染可出现发红、肿胀和触痛。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皮损充满层化角质的囊腔和含颗粒层的复层鳞状上皮囊壁,可进行鉴别。
3、皮肤猪囊尾蚴病
皮肤猪囊尾蚴病和脂肪瘤都可有无痛性肿块,但是皮肤猪囊尾蚴病表现为可游动的肿块,还会出现肌肉肿胀、瘙痒等症状,患者多有饮食不洁史。可根据病史及典型表现鉴别。
预后
脂肪瘤属于良性肿瘤,极少会发生恶变,一般不影响正常生活。经过手术治疗,预后一般良好。
1、如果脂肪瘤体积较大,而且位于肠道、心脏等器官附近,则可能出现腹痛、呼吸困难、心悸(心慌感)等不适表现。
2、当脂肪瘤压迫神经时,可出现疼痛。
3、脂肪瘤体积过大可影响美观。
4、深层部位的脂肪瘤可能会发生恶变。
经过手术治疗,多可痊愈,部分深部脂肪瘤可能较难完整切除。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浅表脂肪瘤手术后一般不会复发,深部脂肪瘤可能会局部复发。
预防
因病因尚不明确,目前暂无有效预防方法。保持乐观的心态、健康的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脂肪瘤的预防可能有积极影响。
饮食
本病对饮食一般无特殊要求,健康合理的饮食有利于脂肪代谢平衡,对身体的恢复至关重要。
1、保持饮食规律,注意营养均衡。
2、以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为主,如香菇、木耳、芹菜等。
3、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多饮水。
4、平时使用煮、蒸、炖的烹调方法。
1、减少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奶油等。
2、少用油煎、炸、烤、熏的烹调方法。
3、少喝酒和含酒精类的饮料。
4、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