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ic arthritis)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发病与A组链球菌密切相关。典型的表现是游走性多关节炎,常对称累及膝、踝、肩、腕、肘、髋等大关节,关节局部呈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本病以药物治疗为主。
主要病因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是否医保
检查项目
疾病分类
相关中医疾病
英文名称
遗传性
重要提醒
就医指南
1、关节游走性疼痛、肿胀;
2、关节活动受限;
3、有环形红斑、皮下结节等;
4、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经历。
出现以上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通常选择风湿免疫科就诊即可。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的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2、病情有哪些变化?病变位置是否有变化?
3、您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发生吗?
4、您原来是否有过类似的症状出现?
5、您的关节既往有过哪些损伤情况吗?
6、您的症状出现后是否进行过治疗?
1、我的疾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我的疾病严重吗?
3、我的疾病都有哪些治疗方法?您推荐进行哪些治疗?
4、是否需要手术?
5、我的疾病会导致残疾吗?
6、我的疾病恢复发吗?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日常
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关节,做好防护、保暖措施,注意休息。本病有复发的可能,患者要遵医嘱按时复查。
遵医嘱用药,不要擅自更改药物剂量。不要听信民间的偏方,使用成分不明的药物。
1、注意充分休息关节,不要进行过度的活动。
2、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外出时尤其要注意。
3、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4、保持心情愉快,及时排解不良情绪。
遵医嘱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疾病是否复发。如果关节疼痛等症状再次出现,应及时就医。
检查
如果患者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经历,并出现关节游走性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基本情况。然后通过血常规、血清溶血性链球菌抗体测定、血清成分检查、咽拭子培养、尿常规等检查了解患者病情,再通过X线、超声、心电图等检查了解局部病变,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医生首先会初步了解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然后针对有症状的关节进行检查,检查关节皮肤的红肿表现,观察外形是否异常,检查有无明显的活动受限,初步了解病情。
1、血常规
患者可出现白细胞计数不同程度的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部分患者还可能有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2、血清溶血性链球菌抗体测定
血清中抗体的增加可提示患者近期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常用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进行检测。
3、血清成分检查
患者可出现血沉的增高、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白蛋白降低等。
4、咽拭子培养
咽拭子培养可反应病原感染情况。
5、尿常规
患者尿中可出现少量蛋白、白细胞和红细胞。
1、X线
部分患者受累关节有骨质疏松等表现,部分患者可能无异常表现。
2、超声
可帮助医生了解患者心脏有无结构、功能的异常。
医生可能建议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可以简单、快速的了解患者有无心脏的异常表现。
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保持关节、脏器的功能,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患者在发病初期有发热和明显的关节肿痛,应注意休息,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病变关节过度活动。
1、抗感染药物
清除链球菌感染,可使用青霉素进行治疗。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也可改用红霉素、螺旋霉素。
2、非甾体抗炎药
具有抗炎镇痛作用,能缓解患者症状。可选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药物。
3、糖皮质激素
为强抗炎、抗过敏药物。如果患者出现心脏受累表现,应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
青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布洛芬、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
本病通常无需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关节功能障碍,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各种矫形手术、人工关节置换。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流行病学
不会传染。
1、80%患者的发病年龄在20~45岁,青壮年多见。
2、女性多于男性。
多发生于冬、春季节。
病因
本病的发生于A组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链球菌感染后,链球菌的某些成分与人体组织有交叉抗原性。当链球菌感染时,人体内对这些细菌成分所产生的抗体,交叉作用于自身结缔组织及心肌的有关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炎症反应。导致本病发生。
风湿性关节炎可由寒冷、潮湿的天气诱发,也可导致原有症状加重。
症状
多数患者发病前1~5周先有咽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然后出现典型或不典型的关节炎相关症状,比如局部红、肿、热、痛等。部分患者可能还伴有风湿热的其他表现。
1、前驱症状
多数患者发病前1~5周先有咽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经历。起病时发热伴咽痛、颌下淋巴结肿大、咳嗽,周身疲乏,食欲减退,烦躁等症状。
2、典型关节炎表现
典型的表现是游走性多关节炎,常对称累及膝、踝、肩、腕、肘、髋等大关节;局部呈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部分患者数个关节同时发病,手、足小关节或脊柱关节等也可累及。通常在链球菌感染后1个月内发作。典型者近年少见。
3、不典型表现
部分患者数个关节同时发病或仅单个关节发病。波及手足小关节或脊柱关节等不常见的关节。
患者可伴有风湿热的其他表现如心肌炎,环形红斑、皮下结节等。
通常患者的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可在数周内消退,但如果患者的风湿热病情反复发作,可能导致心脏瓣膜病的出现,包括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反流等多种症状。导致房颤、右心衰、血栓栓塞、肺部感染等。
诊断
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疼痛位置的转移以及病情的变化情况,了解患者近期有无上呼吸道的感染经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血清溶血性链球菌抗体测定、血清成分检查、咽拭子培养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做出诊断。
1、类风湿性关节炎
多表现为对称性掌指等小关节炎。后期指间关节多呈梭形肿大、畸形,很少并发心脏损害。X线显示关节面破坏,关节间隙变窄,邻近骨组织疏松,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通过临床表现以及血清学检查进行鉴别。
2、结核性变态反应关节炎
多有明显的结核病史,伴有反复发作的关节炎表现,但多无心脏损害,抗结核治疗有效。可通过病史、病原学检查进行鉴别。
3、反应性关节炎
常发生于某些细菌感染后如耶森小肠结肠炎,志贺菌属感染等。关节内分离不出病原体。发病时有多发性关节炎并伴有腹泻、皮肤红斑、结膜炎或尿道炎等。可通过病史、病原学检查进行鉴别。
4、系统性红斑狼疮
本病有关节痛、发热、心肌炎和肾脏病变等,但对称性面部蝶形红斑、白细胞计数减少,血液或骨髓涂片可找到狼疮细胞,血清中有标志性抗体。可通过临床表现以及血清学检查进行鉴别。
5、脓毒血症引起的迁徙性关节炎
常有原发感染的征候,血液及骨髓培养呈阳性,且关节内渗出液有化脓趋势并可找到病原菌。可通过病史以及病原学检查进行鉴别。
预后
本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通常可在数周内恢复正常。通常患者关节功能可完全康复,不遗留关节强直或畸形。但本病可反复发作。
1、本病可导致患者关节游走性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2、患者还可能出现各种风湿热导致的疾病,比如二尖瓣狭窄等,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危及生命。
本病经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通常可得到缓解。关节功能可基本恢复正常。
本病有复发风险。
预防
本病尚无有效疫苗,预防链球菌感染是有效的方式。
1、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注意居住卫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水平。
2、对猩红热、急性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和淋巴结炎等急性链球菌感染性疾病,应早期予以积极彻底的抗生素治疗,以青霉索为首选,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
3、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者(每年发作2次以上)应择期摘除扁桃体。手术前1天至手术后3天用青霉素预防感染。扁桃体摘除后,仍可发生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应及时治疗。
4、在封闭的集体人群中(军营、学校、幼儿园等)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链球菌感染,建立必要的保健制度,消除链球菌感染流行。
5、避免受寒、受潮湿、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失眠、外伤等情况。
6、注意劳逸结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活动与休息要适度。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饮食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1、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等食物,为身体提供维生素等营养。
2、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可以选择鸡胸肉、三文鱼等含脂肪较少的食物。
3、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奶制品等含钙丰富的食物。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吃饭。
1、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2、少吃油炸、腌制、熏烤的食物。
3、避免暴饮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