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疣

寻常疣(verruca vulgaris)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皮肤黏膜所引起的良性增生性疾病。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常好发于手指、手背、足缘等处。其病程与机体免疫有重要关系,免疫缺陷者发病率高。约65%的寻常疣可在2年内自然消退。但患者往往因为身体不舒服或是美观而要求治疗,目前其治疗方法很多,包括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外科手术切除等。
主要病因
其它名称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是否医保
检查项目
疾病分类
相关中医疾病
英文名称
遗传性
重要提醒
临床分类
1、根据发病部位和临床表现分类:
(1)跖疣:发生在足底。
(2)甲周疣:发生在指(趾)甲边缘。
(2)甲下疣:发生在指(趾)甲下面。
(3)丝状疣:多发生在颈部、额头和眼睑。
(4)指状疣:主要发生在头皮、脚趾间。
2、根据感染状态及有无临床表现分类:
(1)临床型:可用肉眼观察到增生物。
(2)亚临床型:肉眼不能发现增生物。
(3)潜伏感染:皮肤外观正常,但可检测到HPV或HPV DNA。
就医指南
1、皮肤表面出现新生物,长久不消退。
2、既往皮肤表面有赘生物,近期有增多的倾向。
3、皮损的颜色、大小、分布范围出现变化。
4、出现破溃、瘙痒、疼痛等不适感。
5、出现其他异常情况。
以上建议及时就医咨询。
一般来说当皮肤出现异常的新生物时,可首先在皮肤科就医咨询。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仔细检查皮肤的情况,建议患者着宽松的衣物,方便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1、您身体哪些部位有新生物?
2、有扩散的现象吗?
3、家属、朋友有相似的症状吗?
4、发现新生物多久了?
5、有接受过什么什么治疗吗?
6、有疼痛、瘙痒等其他不适症状吗?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我这是寻常疣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会癌变吗?
4、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5、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6、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7、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日常
良好的日常护理可促进疾病的恢复,且能避免寻常疣扩散到自身其他健康皮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剧烈搔抓,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饮食、卫生习惯。
1、心理特点
部分患者由于疣长在比较显眼的位置影响到了个人容貌会产生自卑心理;有的患者由于担心疣会发生恶变而出现恐惧、害怕等负面情绪;还有的患者觉得疣是能够自己消退的,因此日常生活中没有做好护理,导致其被磨损而出现破溃等现象。
2、护理措施
首先患者要正视疾病的发生,可向专业的医师学习疣的相关知识,了解到其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减轻心理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患者要重视自己的病情,遵医嘱做好相应的护理,促进疾病的恢复。最后,家属在日常生活中要与患者多交流,避免过度的谈论患者显眼处的疣,要鼓励和支持患者接受治疗。
患者遵医嘱规律、足疗程、足量的使用相应的外用治疗药物,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外,市面上也会有一些非处方的液氮产品,患者如果想要使用的话,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生,以免自行操作而损害健康皮肤。
经手术切除,以及激光、冷冻等治疗的患者,术后注意做好皮肤护理,保持创口卫生清洁干燥,以免继发感染。
1、避免搔抓、摩擦疣体,以免因自身接种而使其播散,加重病情。
2、注意局部皮肤的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3、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4、男性患者面部尤其是胡须部位有皮损时,不要用剃须刀刮脸,可小心地用剪刀剪除胡须。
1、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有无疼痛、水肿、化脓、过敏反应、色素沉着等治疗后并发症的出现,如果症状严重或没有消退的倾向建议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外用药物治疗一般可在家自行遵医嘱用药,患者应密切监测疣的情况,包括其大小、颜色、硬度、范围等,如逐渐增大、出现外观和颜色的变化、由一个变为一大片等,及时到医院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遵医嘱复诊,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咨询。
检查
对于前来就诊的患者,医生首先会仔细的观察患者的皮肤,初步判断皮损的一般情况。还会建议进行醋酸白试验、HPV-DNA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来进一步评估病情。
医生用肉眼观察皮肤新生物的颜色、大小、形状、分布范围、数量等,还会用手触摸以判断其软硬、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HPV-DNA检测:对于诊断较为困难的患者,医生会切取部分新生物组织进行实验室分析检查,帮助明确是否感染HPV病毒。
一般来说无需进行特殊的影像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医生在切取适量的疣体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以帮助明确疣的类型。一般可发现皮损表皮乳头瘤样增生伴角化过度,增厚的角质层内间有角化不全,常位于乳头体的正上方,排列成叠瓦状。
醋酸白试验:醋酸能使HPV感染区域组织变白,利用这种特性可以检测HPV感染。尤其是亚临床感染,是一种简单适用且较准确的方法。医生用棉拭子蘸3%~5%的冰醋酸,涂于可疑的受损皮肤及其周围,一般数分钟后可以观察到局部疣体或皮肤组织变白。
治疗
寻常疣的疗法有多种,医生会根据疣的部位、数目、大小,有无继发感染及以往治疗等情况选用药物、物理、手术切除等方法来进行治疗。寻常疣是表皮的良性赘生物,患者不应自行过度搔抓而引起显著瘢痕等不良后果。
1、水杨酸
常被应用的有40%水杨酸硬膏等。较简单的方法是按疣的大小将氧化锌橡皮膏剪孔贴在患处,疣损害露出于孔外,撒敷水杨酸后盖上一片橡皮膏,数日后即可揭除覆盖物,疣损害便易刮除。
2、维A酸
维A酸注射于疣体损害的根基,一般一周后即可将疣刮除,但注射后会有局部疼痛的感觉。
3、平阳霉素
对于难治性的寻常疣,医生可将平阳霉素用普鲁卡因稀释后在疣体根部注射,以此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4、维生素D3
对于多发性疣的患者,采取皮损内注射维生素D3可具有一定治疗效果。
5、免疫调节剂
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抗HPV治疗药物。部分患者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试用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左旋咪唑等来治疗。
6、其他
可外用咪喹莫特霜、5-氟尿嘧啶软膏、肽丁胺霜等。
水杨酸、维A酸、平阳霉素、维生素D3、干扰素、左旋咪唑、咪喹莫特霜、5-氟尿嘧啶软膏、肽丁胺霜
寻常疣的患者可选择进行手术,医生在对皮损局部进行仔细的消毒后,注入局部麻醉药物,然后用手术刀片切除疣。有时还可以用特殊的刮匙刮除疣体。
1、冷冻疗法
用棉签蘸液氮或用液氮冷冻器的冷头抵压,损害疣体。冷冻时间及所施压力按损害的大小及深度而定,一般为5~30秒,如果一次治疗不成功,可在2~3周后再冷冻一次。
2、激光、电干燥术及电灼术
一般都能立即销毁损害疣体。医生在治疗的过程中会注意烧灼的深度,特别会注意手指关节等处正常组织不可过分毁坏,以免以后发生严重瘢痕而妨碍手指活动。特别是甲周寻常疣时,容易损伤甲母而引起甲畸形。指状疣及丝状疣的基部较细而成蒂状,容易在根蒂处将疣剪掉或切除,然后用苯酚或电灼术凝固剪切面,可以防止复发。
寻常疣的实际治疗周期要根据患者疣的分布范围、采取的治疗手段、日常的护理等综合而定,不可一概而论,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一般来说,采取手术、物理治疗等措施的患者,创口需要一周以上的恢复时间。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流行病学
寻常疣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寻常疣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1、用手搔抓局部皮损,导致破溃,可引起其他健康皮肤感染而出现疣体。
2、由患者皮损直接接触可能会被传染。
3、接触被患者污染的衣物、毛巾、浴巾等有可能会感染。
寻常疣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病,确切的发病率无具体数据参考。
人群普遍易感,多发生在5~20岁之间,免疫功能低下及外伤者更加易患。
病因
寻常疣的病原体是人乳头瘤病毒,多由HPV-Ⅱ所致。完整的HPV病毒呈球形,无包膜,直径约45~55nm,HPV有100余种,其中近80种与人类疾病相关。
HPV通过皮肤黏膜微小破损进入上皮细胞内(特别是基底层细胞)并复制、增殖,导致上皮细胞异常分化和增生,引起上皮良性增生物形成。
皮肤外伤破损、免疫力低下、温热潮湿等有可能增加发病的风险。
症状
寻常疣初发皮疹表现为针帽大小灰白色扁平丘疹,表面粗糙。逐渐增大至黄豆、蚕豆大小,明显的隆起,表面干燥且粗糙不平。外观可呈菜花状、乳头瘤状,灰白色或浅褐色,触之坚硬。皮疹数目不定,可单发或多发,也可相互融合成斑块状。
1、起初损害是针头大小的扁平角质丘疹,逐渐变大,数周或数月以后,往往成为豆粒大小的圆形隆起物,表面有角质而粗糙不平,呈灰褐色或苍白色,或是正常皮色。
2、数目不定,往往先是一个“母疣”,以后增多,可散布于手背、手指或任何其它部位,甚至于出现于鼻孔内、舌表面、耳道内及唇内侧。
3、有的发生于甲游离缘处指尖,逐渐扩展,并易发生裂口而引起疼痛及继发感染,有时向甲床发展而引起剧痛。
4、丝状疣是寻常疣的特型,细长小疣的顶端有角质像一个长度1cm的小钉倒立在皮肤上,最常见于面部尤其是眼皮上,也常见于颈部,往往仅有一个。
5、指状疣是寻常疣的另一个特型,常出现于头皮或面部等处,数目不定,通常只有1个或2~3个。损害的大小和豆粒差不多,由几个指状突起聚集而成,虽较柔软,但顶端有角质物,基部较细而呈蒂状。指状突起往往互相合拢而像含苞待放的花蕾,或是互相散开而像一朵开花的荷花。
6、甲周疣表现为粗糙、不规则的隆起,可能导致指(趾)甲疼痛并影响其生长。
7、跖疣可以发生在足底的任何部位,但是脚底受压部位多发,特别是跖骨(前脚掌区,即脚趾的后方)的中部。患者在行走或站立时可感到疼痛,也可无任何症状。
一般来说无特殊的并发症,但是如果日常生活中反复摩擦等,有可能导致其破溃而引起明显的疼痛不适。
诊断
一般来说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及典型的皮肤损害即可作出初步的诊断,必要时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少数患者需检测组织中HPV-DNA方可确诊。
1、疣状痣
寻常疣应与疣状痣鉴别,疣状痣多始自幼年,为疣状角化皮疹,常排列呈线状,往往与神经走向一致,色灰黄或灰褐,表面干滑或粗糙,或呈刺状损害,无自觉症状。
2、疣状皮肤结核
为不规则的疣状斑块或疣状结节,呈环状排列,疣状增生四周有暗紫红色浸润斑,上覆黏着性灰白色鳞屑,在外围为平滑红晕区,压之乳头状突起间有脓液流出,损害向四周扩大,中央形成萎缩性瘢痕,附近淋巴结肿大。结核菌素试验常为弱阳性。
预后
寻常疣可以自然消退,约 65% 患者一年内自然消退,约 90% 患者 5 年内可以消退,少数患者可复发。日常生活中很多患者为了自身的外观,会选择接受相应的治疗措施,一般也可取得良好的预后。
1、寻常疣如果长在面部等显眼的位置,会影响患者的容貌。
2、寻常疣是具有一定传染性的,可能通过搔抓等进行自身扩散,还有可能通过密切接触传染给他人。
3、一般来说没有特殊的自觉症状,但部分患者由于长期反复的摩擦疣体,导致其出现破溃、感染等,可能会有瘙痒、疼痛等症状,会对患者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约 65% 患者一年内自然消退,约 90% 患者 5 年内可以消退。
寻常疣是可以被治愈的,可通过药物、手术、物理治疗等方法来治愈。
大多数患者是能够被治愈的。
寻常疣的治疗效果较好,经过积极的治疗,有根治的可能。
有些患者经过多种方法保守治疗后疗效仍欠佳,疣会反复出现,临床上称之为难治性寻常疣。
预防
1、防止外伤,在体力劳动或容易受伤的工作人群中注意采取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和他人共用毛巾等私人物品。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4、已经有疣的患者,避免剧烈搔抓,或者摸完之后又触碰身体其他部位,以免扩散。
饮食
寻常疣一般无特殊的饮食调理,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宜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忌食辛辣、荤腥、肥腻食物,如辣椒、辣酱、咖喱、羊肉、狗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