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澍

李澍,男。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院,现就职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医师委员会常务委员。
临床职称
姓名
性别
教学职称
毕业院校
主要论文
1.张大方,高杰,李澍,彭吉润,栗光明,朱继业,冷希圣.51例意外胆囊癌临床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2014,22(02):102-104.
2.高杰,栗光明,王福顺,李澍,彭吉润,朱继业,冷希圣.单中心125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前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临床价值[J].肝胆外科杂志,2011,19(01):15-17.
3.曹经琳,李澍.肝动脉变异11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8(29):79.
4.金仲田,彭吉润,朱卫华,李澍,甘丽云,张大方,李英杰,张柳,郭立民,冷希圣.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08(06):135-137.
5.祝方,郑晟旻,李澍,纪立农.成人胰岛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7(11):678-680.
6.朱卫华,王福顺,李澍,栗光明,陈雷,高杰,冷希圣.复合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十例的临床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07):507-508.
7.金仲田,彭吉润,李澍,郁卫东,冷希圣.原发性肝细胞癌消减杂交文库构建及差异表达基因筛选[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6(07):823-825.
8.钟朝辉,李澍,彭吉润,朱继业,冷希圣,周迈,焦岗军,郭晏同,黄迅,魏玉华,于鑫.人肝癌细胞系HCCLM3中生长抑素受体亚型的表达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04):290-292.
9.陈雷,王福顺,李澍,朱继业,冷希圣.脾脏占位性病变36例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12):28-29.
10.李澍,朱继业,栗光明,朱凤雪,申占龙,王福顺,彭吉润,冷希圣.原位肝脏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治[J].中华外科杂志,2004(17):23-26.
11.李澍,朱继业,栗光明,朱凤雪,申占龙,王福顺,彭吉润,冷希圣.107例同种原位肝移植肝动脉重建的体会[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07):22-25.
12.李澍,冷希圣,王茂春.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策略[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08):15-17.
13.李澍,王茂春,朱继业,王福顺,彭吉润,冷希圣.原发性腹膜后肿瘤42例的外科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05):35-36.
学术兼职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委员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医师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青年委员
北京抗癌协会胃肠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通讯编委
腹部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通讯编委
中国内镜杂志常务编委
工作经历
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
教育经历
198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
199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院。
1998年,赴美国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科研成果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共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10余部,还承担和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和985等多项国家大型科研项的研究,其中:
1994年,获卫生部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6年,获北京市教委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
1997年,获国家教委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
获奖情况
1996年,被评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
此外,还获2002年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员工称号。
诊治范围
擅长治疗肝胆胰脾外科疾病,包括肝脏、胆道、胰腺恶性肿瘤、急性和慢性胰腺炎、胆石病、门静脉高压症、腹膜后肿瘤,以及其他消化系统肿瘤和消化系统疑难外科疾病,甲状腺和甲状旁腺外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