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的以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临床特点是HIV能特异性侵犯Th淋巴细胞(CD4+),引起机体细胞免疫系统严重缺陷,导致各种机会性顽固感染、恶性肿瘤的发生,并对机体各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造成致命的损害。主要通过性接触及血液、血液制品和母婴传播传染。由于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号称“超级癌症”,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属于中医学“疫疠”“虚劳”“癥瘕”等范畴。
主要病因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相关中医疾病
英文名称
检查
1、免疫学检查
CD4+淋巴细胞减少,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减少,低于1X109/L; CD4+/CD8+
2、HIV检测
(1)细胞培养分离病毒;
(2)检测HIV抗原;
(3)检测逆转录酶;
(4)检测病毒核酶等。由于操作复杂,价格昂贵,不作为常规筛选之用。
3、HIV抗体检测
这类方法是确定有无HIV感染的最简便方法,但高危人群若为阴性应在2个月后复查。
(1)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2)间接免疫荧光法(IIF);
(3)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
(4)免疫EP迹检测法(WB法);
(5)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其中前三种用于筛选检查,后两种用于明确诊断。
治疗
病因
诊断
潜伏期长短不一,可由6个月至5年或更久。感染HIV后,由于细胞免疫缺陷的程度不同,临床症状可分为艾滋病感染、艾滋病相关综合征、艾滋病三个阶段。
1、艾滋病感染
新近感染的患者约90%可完全没有症状,为HIV病毒的携带者,是艾滋病的传染源。有的早期出现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症状,有的发展为慢性淋巴结病综合征,表现为除腹股沟部位外,全身淋巴结或至少有2处以上持续肿大3个月以上。
2、艾滋病相关综合征
约占患病人数的10%,患者有一定程度的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所致的临床症状和慢性淋巴结综合征,有较长期的发热(38℃以上持续3个月以上),体重减轻10%以上,疲乏,夜间盗汗及持续腹泻等;同时常有非致命性的真菌、病毒或细菌性感染,如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皮肤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和脓皮病等。
3、艾滋病
约1%的HIV感染者可发展为艾滋病,其临床表现为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而致的条件性感染和少见的恶性肿瘤,较常见的有卡氏肺囊虫肺炎和卡波西肉瘤。
潜伏期长短不一,可由6个月至5年或更久。感染HIV后,由于细胞免疫缺陷的程度不同,临床症状可分为艾滋病感染、艾滋病相关综合征、艾滋病三个阶段。
1、艾滋病感染
新近感染的患者约90%可完全没有症状,为HIV病毒的携带者,是艾滋病的传染源。有的早期出现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症状,有的发展为慢性淋巴结病综合征,表现为除腹股沟部位外,全身淋巴结或至少有2处以上持续肿大3个月以上。
2、艾滋病相关综合征
约占患病人数的10%,患者有一定程度的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所致的临床症状和慢性淋巴结综合征,有较长期的发热(38℃以上持续3个月以上),体重减轻10%以上,疲乏,夜间盗汗及持续腹泻等;同时常有非致命性的真菌、病毒或细菌性感染,如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皮肤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和脓皮病等。
3、艾滋病
约1%的HIV感染者可发展为艾滋病,其临床表现为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而致的条件性感染和少见的恶性肿瘤,较常见的有卡氏肺囊虫肺炎和卡波西肉瘤。
预防
1、加强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
2、加强性道德观念的教育,杜绝不洁性行为,避免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
3、禁止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严格加强普通人群注射消毒管理,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
4、使用进口血液、血液成分制品时一定要进行HIV检测。
5、严格选择供血者,HIV检测应作为供血者的常规检查项目,防止血源传染。
6、艾滋病病人或HIV阳性者应避孕,已出生婴儿不用母乳喂养。
7、加强入境检疫,严防艾滋病传入。
8、加强心理治疗,创造良好环境,不歧视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