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寒腿

“老寒腿”一般是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俗称。膝骨关节炎是一种以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病因尚不明确。该病往往进展缓慢,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畸形等症状,导致患者活动能力受限,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完全丧失行动能力。该病经过规范治疗可以缓解病情的发展,减轻症状并保持良好的膝关节功能,而在疾病的终末期,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术后,大多数患者能够正常进行日常工作和生活。
主要病因
其它名称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是否医保
检查项目
遗传性
重要提醒
临床分类
1、膝骨关节炎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膝骨关节炎和继发性膝骨关节炎。
2、膝骨关节炎可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分为初期、早期、中期和晚期。
(1)初期:偶发膝关节疼痛,可以正常进行日常活动。
(2)早期:经常出现膝关节疼痛,日常活动基本不受影响,但在起立、下蹲或者上下楼梯时可能感到疼痛,活动轻微受限。
(3)中期:经常出现膝关节严重疼痛,日常活动因疼痛而受限。
(4)晚期:膝关节疼痛非常严重,日常生活严重受限。
就医指南
1、发现膝关节胀痛;
2、早晨醒来发现关节僵硬;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膝骨关节炎患者可前往骨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前往就诊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平静的状态,不要奔波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3、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在早晨空腹进行就诊最好。
4、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7、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8、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疼痛的地方以前有没有受过伤?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8、您喝酒吗?喝多久了?平均每天喝多少?
9、您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日常
日常生活中家属要多关心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变化,与患者共同克服疾病;患者日常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
膝骨关节炎患者因长期关节疼痛及运动功能障碍常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家属应及时与其进行交流、沟通,耐心听取患者倾述,了解其心中所想,并给予安慰和鼓励,加强心理安慰,医护人员可为患者发放疾病防治知识宣传手册并采用通俗易懂语言解答患者所提出的疑问,积极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膝骨关节炎患者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己随意加减药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另外,在应用药物时要注意其不良反应,如阿司匹林可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症状,若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告知医生。
1、术后一段时间内,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使用膝关节。医生会根据手术的类型和程度制定恢复计划,包括逐渐增加日常活动和物理治疗。
2、保持手术切口干燥和清洁,避免受到污染。按照医生的建议更换敷料。
3、根据需要,使用拐杖、助行器或手术后特制的支具来帮助行走,减轻膝关节的负担。
4、在术后恢复期间,要特别小心避免跌倒,防止进一步损伤膝关节。
5、如果术后出现发热、红肿、明显疼痛或其他异常症状,及时向医生报告。
1、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及会磨损膝关节的动作,如上楼梯、下蹲等。
2、日常活动中用力得当,以免加重关节负担。
3、活动时穿防滑鞋,做好膝盖保护。
4、夏天避免长时间吹空调或风扇。
遵医嘱定期进行复诊,评估疾病控制效果,不适随诊。
检查
患者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询问患者病史并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疾病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血液检查、关节液检查、X线检查、关节镜检查等。
1、视诊和触诊
病变关节可无肿胀或轻度肿胀,有的可见关节畸形、不同程度的肌萎缩。轻压痛,活动无受限或部分受限,活动时可有摩擦音或摩擦感。
2、浮髌试验
当膝关节伴有滑膜炎时,肿胀可加重并出现关节内积液,患者伸直患腿膝关节,放松股四头肌,医生一手挤压髌上囊,使关节液积聚于髌骨后方,另一手食指轻压髌骨,有浮动感觉,能感到髌骨碰撞股骨髁的碰击声,松压则髌骨又浮起,此为浮髌试验(+)。
1、血液检查
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标一般在正常范围。伴有滑膜炎可出现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轻度升高。
2、关节液检查
可见白细胞轻度增高,偶见红细胞软骨碎片和胶原纤维碎片。
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晚期关节间隙消失,关节内、外翻畸形;有时可见游离体,可伴有骨质疏松和软组织肿胀。
关节镜检查可见滑膜绒毛明显增生肿胀、充血,关节软骨发黄、粗糙、糜烂缺失;可有骨质裸露;骨赘形成;半月板不同程度的破坏。
治疗
膝骨关节炎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延缓疾病进展,矫正畸形,改善或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病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物理治疗等。
患者应适当休息,减少不合理的运动,避免长时间跑、跳、蹲,减少或避免爬楼梯,减轻体重,可以延缓病变的进展,病情严重时应扶手杖行走。
1、局部药物治疗
首先可选择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乳胶剂、膏剂、贴剂和NSAIDs擦剂等局部外用药。可以有效缓解关节轻中度疼痛,且不良反应轻微。
2、全身镇痛药物
依据给药途径,分为口服药物、针剂以及栓剂。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及软骨保护剂,包括塞来昔布、依托考昔、双醋瑞因等可以缓解疼痛。部分药物如硫酸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可参与软骨代谢,延缓软骨退变。
3、关节腔药物注射
注射透明质酸钠可起到润滑关节,保护关节软骨和缓解疼痛的作用。
塞来昔布、依托考昔、双醋瑞因、硫酸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钠
1、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目的是恢复关节功能,彻底解决疼痛。是目前晚期膝骨关节炎治疗的黄金手段,主要包括3种手术方式,即全膝关节置换术、单髁置换术、髌股关节置换术。
2、关节融合术
目的是解决患者疼痛。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患者有其他原因不适合关节置换术,患者本人的手术意愿只在于解除疼痛,而不在乎关节功能,可采用关节融合术,手术成功率高。
3、截骨术
目的是尽可能恢复膝关节功能,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关节。适合青中年、活动量大、单侧病变的,无固定屈曲挛缩畸形,无关节不稳及半脱位,无下肢动静脉严重疾病的患者。该手术适用范围窄,病人要求高,可能出现骨不连等严重并发症,临床较少采用。
4、膝关节软骨修复术
目的是修复受损软骨。包括自体骨软骨移植、软骨细胞移植和微骨折等技术。这些技术目前处于试验阶段,未得到临床广泛应用和认可。
主要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包括热疗、水疗、超声波、针灸、按摩、牵引、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等。
根据骨关节炎所伴发的内翻或外翻畸形情况,采用相应的矫形支具或矫形鞋以平衡各关节面的负荷。
膝骨关节炎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流行病学
无传染性。
据相关文献显示,我国KOA患病率为18%,中国男性KOA患病率为11%,女性患病率为19%,明显高于男性。
1、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女性比较多见。
2、本病好发于肥胖人群。
3、本病好发于使用膝关节较多的人群。
4、本病好发于有家族史的人群。
膝骨关节炎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即西南地区及西北地区明显高于华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从区域特征来看,农村地区膝关节症状性骨关节炎患病率高于城市地区。
病因
膝骨关节炎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膝骨关节炎和继发性膝骨关节炎。其中原发性膝骨关节炎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高龄和超重等有关,而继发性膝骨关节炎则是在原有疾病基础上发生的继发性改变。
1、原发性膝骨关节炎
(1)高龄和超重是已明确的两个主要致病因素。
(2)也可能是全身或局部的综合因素所致。如软骨营养代谢异常、长期应力不平衡、累积性微小创伤或关节负荷过重等。
(3)女性发病率较高,在绝经后明显增加,可能与关节软骨中雌激素受体有关。
2、继发性膝骨关节炎
(1)是在原发病基础上发生的继发改变。
(2)常见原因有先天性关节结构异常、后天性关节面不平整、损伤或机械性磨损、关节外畸形引起的关节受力不平衡、关节不稳定、医源性因素等。
膝骨关节炎为慢性疾病,当出现天气变化、受凉、劳累时也常会引起膝关节酸胀不适,诱发膝关节疼痛;另外当膝关节受到外伤或活动度大时,膝关节疼痛及活动障碍症状会加重。
症状
膝骨关节炎症状往往进展缓慢,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明显。根据患者病程发展,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
1、膝关节疼痛
初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时好转,活动后加重,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晚期可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夜间痛。
2、膝关节僵硬
在早晨起床时膝关节僵硬及发紧感,也称之为晨僵,活动后可缓解。膝关节僵硬在气压降低或空气湿度增加时加重,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常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很少超过30分钟。
3、膝关节肿大
部分膝关节因骨赘形成或关节积液也会造成关节肿大。
4、骨擦音(感)
关节软骨有减少关节摩擦力的功能,当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面不平整时,关节活动会出现关节摩擦的感觉或嘎吱作响,称之为骨擦音(感)。
5、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关节疼痛、活动度下降、肌肉萎缩、软组织挛缩可引起关节无力,行走时软腿或关节交锁,不能完全伸直或活动障碍。
膝骨关节炎可并发骨膜炎、关节损伤或关节畸形等。
诊断
膝骨关节炎根据病史、症状、体征,结合血液检查、关节液检查、X线检查、关节镜检查等结果不难诊断。在诊断过程中还需要与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急性风湿热等相鉴别。
美国风湿病学会提出了KOA的诊断标准:
1、KOA临床标准
具有膝痛并具备以下6项中的至少3项可诊断KOA。
(1)年龄≥50岁。
(2)晨僵少于30分钟。
(3)骨摩擦感。
(4)骨压痛。
(5)骨性肥大。
(6)膝触之不热。
2、KOA临床加放射学标准
具有膝痛和骨赘并具备以下3项中至少1项可诊断KOA。
(1)年龄≥40岁。
(2)晨僵少于30分钟。
(3)骨摩擦感。
1、化脓性关节炎
主要症状为关节红、肿、热、痛,关节压痛明显,活动受限。多数病人起病急骤,有畏寒、发热、乏力、纳差等全身中毒症状。多数化脓性关节炎病人能找到原发感染病灶,如肺炎、尿道炎、输卵管炎、痈等。
2、类风湿性关节炎
多发生在20~50岁,急性发作,全身症状较轻,持续时间长。受累关节多对称或多发,不侵犯远端指间关节。关节早期因肿胀呈梭形,晚期功能障碍及强直畸形。X线检查局部或全身骨质疏松,关节面吸收,骨性愈合,强直畸形。实验室检查血沉快,类风湿因子阳性。
3、急性风湿热
发病急,全身症状重,持续时间短。关节表面皮肤发红发热。常有关节游走性疼痛,无关节活动障碍。多伴发心脏病变。X线检查无变化。
预后
膝骨关节炎并非自愈性疾病,需积极治疗。经过规范治疗可以缓解病情的发展,减轻症状并保持良好的膝关节功能。终末期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术后大多数膝骨关节炎患者可正常进行日常工作和生活。
膝骨关节炎病情不可逆,可终身伴有持续性关节疼痛影响日常生活,严重可致残。
本病无法自愈,需要积极治疗。
本病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积极地治疗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不影响日常生活。
预防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因此目前没有确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但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患病的风险或延缓疾病的发展:
1、维持健康体重
肥胖是膝骨关节炎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通过保持适当的体重可以减轻关节的负担。
2、保持适度运动
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和关节的稳定性,改善关节灵活性和功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低冲击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和散步。
3、避免过度使用关节
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或重复性运动可能对关节造成损害,适当休息和调整活动强度有助于保护关节。
4、使用适当的保护措施
在进行高风险或剧烈运动时,如滑雪或悬挂式运动,使用适当的关节保护装备,如护膝。
饮食
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应科学合理的饮食。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1、患者要多吃高钙、高蛋白质的食物,如豆制品、牛奶、蛋类等。
2、适当的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有利于帮助患者补充维生素。
1、尽量少吃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最好戒烟、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