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湿疣

假性湿疣(pseudocondyloma)又称绒毛状小阴唇,是一种发生于女性阴部的良性病变,其确切的病因尚不明确。假性湿疣的皮损酷似早期的尖锐湿疣,因此往往给女性带来很大的恐慌,但其不具有传染性,且一般不会累及阴道、宫颈等其他部位。临床上通常无需采取特殊的治疗措施,部分患者医生会根据其实际情况给予药物、物理治疗。
主要病因
其它名称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是否医保
检查项目
英文名称
遗传性
重要提醒
临床分类
有学者将假性湿疣分为3型:
1、杨梅状丘疹
呈细粒状、针尖状或鱼子状外观;
2、棘刺状突起
顶端尖细,呈毛刷样低乳头状;
3、圆柱状突起
呈指状、乳头状,乳头常稀疏圆钝,多无蒂,淡粉红色,质软。
就医指南
1、女性阴唇上出现异常新生物,持续不消退。
2、患者无明显不适,但内心恐慌。
3、伴有微痒、疼痛等不适。
4、发现有异常新生物,有去除需求的患者。
5、日常体检当中发现异常的新生物。
6、出现其他异常情况。
以上建议及时就医咨询。
当发现自己私处有异常的新生物时,可于皮肤科或妇科就医咨询。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仔细检查会阴的情况,建议患者做好心理准备。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1、您私处的新生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2、您身体其他部位还有新生物吗?
3、您平时的生活习惯怎么样?会阴部的卫生护理做的怎么样?
4、您既往有阴道炎?或者长期阴道分泌物增多的现象吗?
5、您有瘙痒、疼痛等自觉症状吗?
6、您自己有用过什么药物吗?接受什么治疗吗?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我这是什么病?
2、我这个病有没有传染性?
3、会采取什么方法来治疗呢?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该怎么配合?
5、可以治愈吗?不治疗话能够自愈吗?
6、日常生活中我需要注意些什么?
日常
良好的日常护理可促进疾病的恢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剧烈搔抓,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饮食、卫生习惯。患者正视疾病的发生,保持良好的心态。
1、心理特点
有的患者由于担心疣会发生恶变而出现恐惧、害怕等负面情绪;还有的患者由于对假性湿疣不够了解,误认为其为传染性疾病,而出现焦虑不安。
2、护理措施
患者要正视疾病的发生,可向专业的医师学习假性湿疣的相关知识,认识到其为良性病变,从而减轻心理负担。家属与患者多沟通,了解其内心所想,及时帮助其排解负面情绪。
日常生活中患者一定要谨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滥用药物,以免引发不良反应。其外,市面上也会有一些非处方的液氮产品,患者如果想要使用的话,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生,以免自行操作而损害健康皮肤。
经激光、冷冻等方法治疗的患者,术后会阴部会有不同程度的轻微损伤,建议患者不要频繁用手触摸,要保证该部位的清洁干燥,以免发生感染。
1、避免搔抓、摩擦疣体,以免导致其破溃。
2、日常生活中做好会阴部的卫生护理,避免滥用成分不明的会阴清洗液,可咨询医生购买恰当的护理产品。
3、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4、勤换内裤,选用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
患者遵医嘱复诊,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检查
对于前来就诊的妇女,医生首先会仔细观察皮损的一般情况,初步评估病情的一般情况。还会建议患者做组织病理学检查、醋酸白试验、病毒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性质。
医院会有专门的检查台,患者遵医嘱平躺在检查台上,将双腿放置在支撑架上,充分暴露会阴部便于医生观察。医生会用肉眼观察皮损的分布范围、数量、大小、颜色等,还会用手触摸以评估其活动度、软硬等。对于已婚且有性生活的女性,医生有时会用阴道内窥器来帮助开放阴道,观察阴道及宫颈的情况。对于未婚的女性,一般不会做阴道内窥检查。
病原学检查:做该检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与尖锐湿疣进行鉴别。临床上可通过免疫组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方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假性湿疣者检查结果为阴性。
一般来说无需进行特殊的影像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医生取一部分疣体制成切片,在实验室借助显微镜等进行观察。可见表皮乳头瘤样增生,棘层肥厚,轻微角化不全,棘层浅部及中部非灶性弥漫性细胞空泡化,自浅层向深部逐渐缩小,如悬网状,无细胞核变性,亦无透明角质颗粒浓集现象,真皮血管扩张,周围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
醋酸白试验:该检查可初步鉴别HPV感染,醋酸能使HPV感染区域组织变白,利用这种特性可以检测HPV感染。尤其是亚临床感染,是一种简单适用且较准确的方法。医生用棉拭子蘸3%~5%的冰醋酸,涂于可疑的受损皮肤及其周围,一般数分钟后可以观察到局部疣体或皮肤组织变白。假性湿疣一般为阴性结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可能会有假阳性的情况。
治疗
一般来说,假性湿疣无需进行特殊的治疗,医生对患者做好解释说明即可。对高度恐惧、强烈要求治疗者,可采用冷冻、激光等方法来治疗,以去除疣体。有明显瘙痒者,可遵医嘱使用相应的治疗药物。
有明显瘙痒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与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混合短期使用,必要时可口服抗组胺药物。
1、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避免长时间的不通气。
2、避免反复触摸,手部的细菌往往较多,部分患者由于担心自身疾病,频繁触摸会阴可能会引发感染。
对于假性湿疣一般无特殊的药物治疗。但如果患者同时合并有念珠性阴道炎等基础疾病,需要积极用药(如伊曲康唑)治疗,因为部分学者认为假性湿疣的发生有上述因素有关。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
一般来说无需进行特殊的外科手术治疗。
1、冷冻疗法
医生用棉签蘸取液氮,然后放置在皮损上进行冷冻;或将液氮直接喷在皮损上进行治疗。低温作用于人体组织,可引起细胞变性、坏死。部分患者治疗后可能会出现疼痛、水肿、水疱、色素脱失或沉着、感染以及瘢痕形成等并发症。
2、激光疗法
激光产生的高温能够破会疣体,可起到治疗的效果。治疗后患者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不要擦洗。等待结痂自然脱落。
假性湿疣的治疗周期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的治疗手段、日常的护理等综合而定。经激光、冷冻等方法治疗的患者,一般需要一定的恢复时间。
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流行病学
假性湿疣是不会传染的,与性行为无关。
假性湿疣的发病率尚无确切的数据可供参考。
多见于青年女性。
病因
假性尖锐湿疣属于女性黏膜的异常增生,确切的病因尚不明确。有部分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慢性炎症或者阴道分泌物的长期刺激有关。
1、阴道炎
当女性本身患有急慢性阴道炎,尤其是霉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阴道的分泌物会增多,长期以往的不断刺激有可能导致假性湿疣的出现。
2、局部刺激
日常生活中骑自行车、穿粗布裤子等可能会使外阴黏膜长期受到摩擦、挤压、损伤,从而导致疾病的出现。
3、外阴卫生状况差
平时如果不注意会阴部的卫生护理,导致外阴局部卫生状况差,导致炎症的出现,进而引发假性湿疣。
4、其他
如体内激素的改变、会阴部经常处于潮湿不透气的环境、经期不恰当的使用卫生巾、过度清洗外阴等可能与该病的发生有关。
症状
假性湿疣一般无特殊的自觉症状。疣体多分布在女性小阴唇内,颜色为淡红色或珍珠色。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微痒不适感。
1、假性湿疣多见于青年妇女的小阴唇内侧,对称分布,偶可累及阴道前庭。
2、典型损害为直径1~3mm的淡红色或珍珠色小丘疹,密集排列而互不融合,呈绒毛状或鱼子样外观。
3、疣体表面光滑,有时可见个别较大的皮疹,呈息肉状。
4、患者通常无自觉症状或偶有微痒。多数患者往往在无意中发现。
一般来说无特殊的并发症。部分患者疣体长期摩擦,可能会出现出血、溃疡的表现。
诊断
医生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生活史,结合皮损的特征性分布部位、形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通常可做出明确的诊断。由于该病的皮疹表现和尖锐湿疣相似,医生会注意鉴别。
1、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患者多有不洁性交史,皮疹发展较快,呈菜花状、鸡冠状外观,可融合成斑片或斑块,病理上可见表皮空泡细胞,乳头瘤病毒抗原检查往往呈阳性。
2、扁平湿疣
扁平湿疣是二期梅毒的一种表现,好发于外阴、肛周、乳房下等易摩擦浸渍部位。湿性丘疹形如扁豆,表面湿烂,有少量渗液,含大量梅毒螺旋体,传染性强。梅毒血清检查可帮助鉴别。
3、生殖器鲍温样丘疹病
生殖器鲍温样丘疹病是hpv感染所致,病毒型多为hpv16型。皮疹多发,淡红褐色、紫色和皮色的角化性丘疹,可以融合成班块。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预后
假性湿疣的预后良好,患者皮疹的发展具有自限性,能够自愈。且该病一般对于健康是没有严重影响的。临床上通过采取相应的治疗干预措施,可明显缩短病程。
假性湿疣一般发生于隐私部位,对于身体健康无特殊的影响。但对于心理健康可能会有不良的影响。
假性湿疣是能够自愈的,但自愈所需的时间尚无统一标准,因人而异。
假性湿疣是能够被治愈的,物理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确切的治愈率尚无数据参考,但一般来讲,大多数人是能够被治愈的。
经过积极的治疗,且日常生活中做好相应的护理能够达到根治的目的。
假性湿疣有复发可能性。如果再次受到炎症刺激,假性湿疣有可能再次出现。
假性湿疣对于患者的自然寿命一般是没有影响的。
预防
假性湿疣的病因尚不明确,因此尚无针对其病因的有效预防措施。但患者可通过下列方法来争取降低患病的风险:
1、日常生活中注意选择面料柔软的贴身衣裤,保持会阴部的良好通气,避免长时间的闷热潮湿。
2、女性应关注自身的健康,做好体检。如有阴道炎等妇科疾病,积极就医咨询,接受正规有效的治疗。
饮食
假性湿疣尚无特殊的饮食调理,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假性湿疣的患者日常生活中正常饮食即可,选择营养丰富均衡、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可多吃水果和蔬菜。如果合并有其他妇科疾病,遵医嘱进行相应的饮食管理。
建议患者忌食辛辣、荤腥、肥腻食物,如辣椒、辣酱、咖喱、羊肉、狗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