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徐荣谦

徐荣谦,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生于中医世家,197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之后一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儿科工作。为“小儿王”刘弼臣教授的开山大弟子,“臣字门学术流派"第六代嫡系传人,被评为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专业

中医

临床职称

主任医师

出生日期

1950年

姓名

徐荣谦

性别

教学职称

教授

毕业院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民族

籍贯

吉林省

主要论文

1.徐荣谦.少阳学说与小儿体质特点[J].中医杂志,2004,(02):155-156

2.徐荣谦,孙洮玉.刘弼臣教授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经验撷萃[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6,(06):32-33

3.徐荣谦.小儿哮喘的分期论治[J].中医儿科杂志,2006,(06):15-17

4.徐荣谦,刘昌艺.刘弼臣对小儿“五脏证治,突出调肺”的经验介绍[J].世界中医药,2006,(01):32-33

5.徐荣谦.按主症辨证论治小儿哮喘[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02):63-64

6.徐荣谦,王洪玲,张虹,王俊宏,孙洮玉,刘弼臣.刘弼臣成才之路[J].世界中医药,2007,(03):177-179

7.徐荣谦,孙洮玉,王洪玲,张虹,王俊宏,刘弼臣.刘弼臣教授临证用药特色精粹[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10):693-694

8.徐荣谦,王洪玲,张虹,王俊宏,孙洮玉.“少阳为枢”是“少阳学说”理论的核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05):373-375

9.徐荣谦,王洪玲,张虹,王俊宏,孙洮玉,刘弼臣.中医儿科“调肺学派”形成探微[J].北京中医药,2008,27(12):940-943

10.徐荣谦.疳证辨证论治之我见[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1(01):10-12

11.徐荣谦.对小儿肺炎“肺部湿啰音难消”的认识与临证辨治用药体会[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0,17(05):38-40

12.徐荣谦,王俊宏,夏桂选,李燕,张晶洁,王秋莉,古文财,利佳世,倪玉婷.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刘氏症状规律”[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2):2912-2913

13.徐荣谦.小儿胃脘痛临证辨治[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6(05):392-393

14.徐荣谦,曹淼,程宁.人体体态与儿童体质[J].中医儿科杂志,2017,13(01):27-29.

出版著作

《儿科疾病用药》

《刘弼臣实用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临证必备》

《儿科疾病安全用药手册》

学术兼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儿科教育研究会理事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会长、继续教育分会副会长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临床版)第四届编委会委员

《光明中医》杂志社第六届、第七届编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副主编

第四批北京市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中医药应急专家委员会指导组专家

学术思想

在中医儿科基础理论方而,积极倡导刘弼臣教授的“少阳学说”,并做为具有北方特色的燕山医学流派的中医儿科“调肺学派”的继承人,继承和发扬光大“少阳学说”,成为京畿地区中医儿科界的学术带头人。徐教授认为“少阳学说”可以涵盖“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纯阳学说”从字面上易被人误解为“纯阳无阴”。“纯阳”一词源于道家的名词,“所谓纯阳,即非纯阳,是名纯阳。相对于阴而言的。”可以用来解释小儿“生机蓬勃,发育旺盛”的生理特点和“脏气轻灵,易趋康复”的病理特点。而“稚阴稚阳学说”认为小儿阴阳二气皆不足,体现在生理病理特点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和“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单用一种学说都无法解释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旺盛”的生理特点和“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轻灵,易趋康复”的病理特点。所以现在的中医儿科学教材上两种学说并存。刘弼臣教授所倡导的“少阳学说”认为小儿的阳气是旺盛的,生机蓬勃,生机盎然,日新月异,如草木之方萌,如旭日之初升。“少”者,小也,是相对于成人的“大阳”和“太阳”,它还是“小阳”。但“少阳”的“小”不是绝对的小。因为在以阳气占主导地位的阴阳平衡,随着阳气的生发,阴液的不断补充,形成一个新的阴阳平衡,旧的阴阳平衡被打破,新的阴阳平衡产生,如此螺旋上升。相对“阴”而言,“阳”占主导地位。小儿的阴阳平衡是不稳定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可以用“少阳学说”涵盖“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这也符合祖国医学中的阴阳观。

工作经历

1978年3月至今,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工作。

教育经历

1966年-1968年,随父徐绍恩学习。

1974年9月-1978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学习。

1990年-1995年7月,师从刘弼臣教授为师,学习中医儿科。

2006年后,又先后拜师王静安教授、王烈教授、张奇文教授为师,学习中医儿科。

研究方向

1、名老中医传承的研究。

2、小儿哮喘防治的临床研究。

科研成果

1992年,主持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医院级课题“开胃进食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证临床研究”。

2004年,主持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吕亚芳基金课题“刘弼臣教授学术思想研究”。

2005年,主持了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刘弼臣教授学术思想研究”。

2007年,主持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刘弼臣教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应用研究”

2008年,主持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小儿肺炎喘嗽课件的制作”

2008年,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公益项目课题“小儿过敏性紫癜研究”。

2010年,主持教育部高等教育博士点课题“加味芎蝎散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凋亡相关因子干预的研究”。

2011年,主持北京市科委特色疗法课题“徐氏平喘摩按法”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应用。

荣誉称号

国家级名老中医

获奖情况

2006年,主编的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中医儿科学》教材获得北京市教委的“精品教材”称号。

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首届百名中医科普专家。

2007年,获得全国中医药传承“高徒奖”。

2007年,被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十佳医师称号。

2007年,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07年度科研先进个人一等奖。

2008年,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08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8年,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科研先进个人一等奖。

2008年,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08年度十佳教师称号。

2008年,主编的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中医儿科学》教材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度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8年,主持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小儿肺炎喘嗽课件的制作”获得优秀课题称号。

2011年,荣获2011年度北京中医药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诊治范围

擅长诊治小儿肺系之小儿反复感冒、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哮喘;脾胃系之小儿厌食、疳积、腹泻、重症肌无力;心系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紫癜;肝系之儿童多动症、抽动—秽语综合征、霰粒肿;肾系疾患之小儿肾炎、肾病;小儿青春期疾病之小儿痤疮、生长发育迟缓、紧张疲劳综合征等临床常见病证及疑难杂症。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