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魇

梦魇(nightmare)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俗称“鬼压床”。表现为患者在睡眠期反复出现令人恐惧的噩梦,常会被惊醒,惊醒后很快恢复定向与警觉,能够详细回忆梦境;发作时恐惧是主要的梦境体验,有时也会有愤怒、悲伤或苦恼的体验。梦魇有时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例如在压力过大或遭受了重大的精神刺激时会导致患者出现梦魇,此外也与一些生理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疾病因素及药物因素有关。
主要病因
其它名称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是否医保
检查项目
英文名称
遗传性
重要提醒
日常
梦魇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做好相应的护理调整,良好的日常生活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梦魇的患者常会认为与鬼神有关,从而产生恐惧、焦虑的情绪,患者要认清梦魇的本质,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要相信科学。
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己随意加减药物用量,以免影响疗效,同时还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1、患者要做到按时睡觉,避免熬夜,尽量保证自己的睡眠时间。
2、患者要有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包括枕头、床等,尽量选择适合自己的、舒适的。
严格遵医嘱复诊,复诊时需携带病历及相关的资料。
检查
医生会根据患者病史、所述症状,选择相应的检查以排除一些疾病。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有助于排查其他原发病。
医生会通过头颅CT、核磁共振来帮助检查患者是否有器质性疾病。
1、精神检查
全面的精神检查有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意志、想法及情绪等。
2、量表检查
如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3、脑电图
可帮助排查其他异常睡眠障碍,如癫痫发作。
治疗
仅仅是偶尔发作的梦魇并不需要特别的治疗,但如果是频繁发作的梦魇则需要通过药物、认知行为等方法治疗。
1、支持性心理治疗
热情接待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了解该症发生的原因,在排除躯体诱因的基础上,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心理问题,针对患者的心理矛盾,给予适当的心理行为指导,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以缓解梦魇症状。
2、认知疗法
在详细了解该症病因的基础上,向患儿及其家长说明梦魇与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及躯体因素有关,该症多发生于儿童期,对偶发梦魇的孩子,家长应保持镇静,避免惊慌,应及时将其唤醒,给孩子安慰,待患儿情绪安定下来后,再让其入眠。另外,医生应向患儿及其家长说明该症的特点,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梦魇会逐渐减少。家长应重视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以免引起患者对梦魇的恐怖、害怕、焦虑等情绪反应,使梦魇症状加重。
3、睡眠卫生教育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生活规律,白天尽量避免看一些具有恐怖色彩的书籍及电视;注意睡眠环境的设置,室内尽量安静、舒适、光线柔和;避免滥用安定类药物,以免停药后出现反跳现象,从而发生梦魇现象。
梦魇患者通常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但如果持续的出现梦魇可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如阿米替林),5-HT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等,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
阿米替林、帕罗西汀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梦魇的治疗周期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流行病学
梦魇常见于小儿,最多见于3~7岁的儿童。
病因
梦魇有时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例如在压力过大或遭受了重大的精神刺激时会导致患者出现梦魇,此外也与一些生理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有关。
1、生理方面
如呼吸感染致呼吸不畅、发热、肠寄生虫病、睡前过量进食致过饱、过饥等易诱发梦魇,此外精神科药物的使用不当也可诱发此症。
2、心理社会方面
主要是白天或睡前的恐怖或强烈的精神刺激所致,如白天看恐怖故事片,听妖怪故事等,而儿童内心也常常存在一些矛盾和焦虑的心理状态,可能是此症发生的基础。
3、疾病因素
某些精神疾病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梦魇的情况,如人格分裂、抑郁症等。
4、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也可能诱发或加重梦魇,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胆碱酯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抗高血压药,或者某些抗精神病药物、苯二氨卓类药物等。
1、有精神障碍的患者,如焦虑症、抑郁症等。
2、近期压力较大或受到精神刺激的人。
3、在睡觉前看过恐怖故事或恐怖电影的人。
症状
患者在睡梦中会有些恐怖或焦虑的梦境体验,并且睡醒后可以准确的回忆。
1、表现为睡眠时有噩梦,被强烈的梦境体验所笼罩,伴有情绪紧张、心悸、出冷汗及轻度脸色苍白等自主神经症状。梦魇体验十分生动,通常涉及对生存、安全造成威胁的主题。
2、醒后能马上或在次晨回忆梦境体验,可与他人充分交流。可发生于睡眠中的任何时间,包括入睡以及睡眠的后半段。
3、梦境内容与白天的活动、恐惧或所担心的事情有一定联系。50%以上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会发生梦魇,这是PTSD的临床特征。
梦魇后患者常伴有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等不适,对于原有的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因此造成心脏病的突发而危及到生命。其次本病可影响到患者的睡眠,长期梦魇可造成神经衰弱。
诊断
一般根据患者的病史、典型症状并结合相关检查可以诊断。
1、在睡眠中被噩梦突然惊醒,对梦境中的恐怖内容能清晰回忆、心有余悸,通常在睡眠的后半段发作。
2、从恐怖的梦境中醒转后迅速恢复定向,处于清醒状态。对梦境中的恐怖体验和引起的睡眠障碍感到难受。
1、与睡眠麻痹的鉴别
睡眠麻痹表现为将醒未醒时感到既发不出声音也不能动弹,因而十分焦急,但稍加刺激即可使麻痹消失。梦魇不具有这种特点。
2、与梦游(梦游症)的鉴别
梦游(梦游症)表现为夜间睡后莫明其妙地起床活动,意识恍惚,行动呆板,活动后又复睡眠,醒后不能回忆。梦魇不具有这些特征性症状。
预后
解除各种诱发梦魇的因素后,一般就不会再频繁发作。随着年龄的增长,梦魇的发作会自然减少或停止。
本病会影响睡眠质量,影响正常的工作及生活。
对于偶尔发生的梦魇一般不需要治疗,可以自行缓解。
多数患者可以治愈,但如果患者发展为频发性梦魇患者,可能会长期反复发作。
大部分患者可通过积极治疗治愈。
本病较难彻底根治。
预防
1、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不要长时间的工作,要做到劳逸结合。
2、选择合适的方式排解自己的压力,不要一味的憋在心里,可以通过运动或向亲朋好友诉说的方式来缓解。
3、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觉前不看恐怖的故事或电影。
饮食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平时可在睡觉前喝一杯热牛奶或小米粥,有利于安眠。
尽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