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病

公主病,又称为公主症侯群(Princess Syndrome),指一些自信心过盛,过分自我感觉良好,并且要求获得公主般待遇的女性。公主病患者多数是未婚年轻女性,从小受家人呵护、伺侯,心态依赖成病态,行为骄纵,有问题常归外因,缺乏责任感。严重者可形成自恋型人格障碍。
主要病因
其它名称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是否医保
检查项目
疾病分类
遗传性
重要提醒
临床分类
1、依赖性公主病
这类公主病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弱,经常标榜自己“肩不能扛,手不能挑”等,比如日常拧瓶盖这种事也要别人来帮助她,或者打扫卫生也要寻求别人的帮助,包括做一些选择等都要依赖他人。
2、控制性公主病
此类公主病的控制欲很强,会对他人趾高气昂的,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甚至会要求其他人要符合自己的审美,比如会干预别人的穿衣打扮等,认为只有自己的审美才是好看的,一旦别人不满足自己就要发脾气。
3、创伤性公主病
此类公主病大多是由于小时候遭受了一定的创伤导致,此后逐渐开始以自我为中心,觉得他人的意见都不重要,同时也会有很强的控制欲以及攻击性,这样的人群会对日常生活有很严重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伴侣关系不和谐。
就医指南
1、因公主病性格、极端行为,严重影响社交、工作、生活;
2、合并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
3、出现其他异常。
以上须及时就医。
首诊科室为精神心理科。
1、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有什么不舒服或异常?
2、什么时候出现的?
3、您感觉您的生活受影响了吗?
4、您与周围人的关系如何?
5、您的成长环境是怎么样的?
6、您或您的家人之前有过精神类疾病吗?
7、您最近情绪如何?有焦虑、悲伤、失眠等吗?
1、我这个是什么病?是精神病吗?
2、我这个能治好吗?
3、应该怎么治?
4、我日常应该怎么调节?
日常
1、保持开放的心态。
2、坚持治疗计划。遵医嘱坚持用药。
3、接受酒精或药物滥用或其他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酒精、药物成瘾,以及抑郁,焦虑和压力会相互影响,导致情绪痛苦和不健康行为的循环。
4、正确认识自己,明确治疗目标,并时刻提醒自己,纠正言行,修复受损的社交关系。
检查
目前还没有特殊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可确诊“公主病”或“自恋型人格”,医生一般是通过详细的问诊,或令患者填写专门的问卷。
无特殊检查。合并其它躯体不适时,医生会推荐相应的实验室化验。
治疗
公主病大多是由于一些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而导致的,所以一般都会采用心理治疗来缓解一些公主病的症状,对于一些严重的公主病伴发焦虑及抑郁时也会采用一些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
无专门治疗公主病的药物,合并焦虑、抑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相应药物治疗。
1、抗焦虑药
抗焦虑药的安全性很高,但如果使用不当仍会造成一些依赖性的问题。其中苯二氮䓬类的药物均能在不同程度上产生抗焦虑、镇静、肌肉松弛和抗惊厥作用。并且以其优良的药理学性能,副作用轻微又相对安全广泛应用。
2、抗抑郁药
主要是一些能够治疗和干预的抑郁障碍的药物,其中一些还能够治疗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和惊恐障碍,例如丙烟耕、丙米嗪以及马普替林等药物。
苯二氮䓬丙烟肼、丙米嗪、马普替林
无须手术治疗。
1、解除自我中心观
患者可以把自己认为讨人厌嫌的人格特征和别人对你的批评罗列下来,分析自己的行为,自我暗示,自我告诫:
(1)我必须努力工作,以取得成绩来吸引别人的关注与赞美;
(2)我不再是儿童了,许多事都要自己动手去做;
(3)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好东西,我要争取我应得到的,但不嫉妒别人应得的。
可以请家人朋友作为监督者,一旦出现自我中心的行为,便给予警告和提示,督促患者及时改正。
2、学会爱别人
这也是治疗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另一方法,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患者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爱,但他们不了解爱是相互的,要获得爱必须付出爱,成熟的爱要遵循:"我被爱是因为我爱”的原则。而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却只想获取别人的爱,却不会爱别人,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这是一种不成熟的爱,需要加以矫正。最简单的爱别人的方法就是学会关心别人。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流行病学
无传染性
暂无大样本流行病学资料统计。
病因
公主病的养成与家庭成长环境密切相关,患者在过于平坦顺遂、娇生惯养的成长环境中,自我认知不足,过度自信,进而出现系列公主病表现。
1、环境因素
(1)过分娇宠的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他们的自我评价首先取决于周围的人对他们的看法,家庭则是他们自我评价的第一参考系。父母宠爱、夸赞、表扬,会使他们觉得自己“相当了不起”,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
(2)生活中的一帆风顺:人的认识来源于经验,生活中遭受过许多挫折和打击的人,很少会有公主病,而生活中的一帆风顺,则很容易养成自恋的性格,从而演变为公主病。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如果他们在学校又出类拔萃,老师又宠爱他们,就会养成过度自信、自傲和自恋的个性,最后变成公主病。
2、自我认知不足
公主病总是缩小自己的短处,夸大自己的长处,缺乏自知之明,同时又把自己的长处看得十分突出,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高,对别人的能力评价过低,自然而然会产生一些自恋的心理。当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时,往往会产生公主病的心理。这种人有严重的自恋倾向,自我膨胀,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就认为自己了不起,成功完全归因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失败时则完全归咎于客观条件的不合作,过分的自恋和自我中心,把自己的举手投足都看得与众不同。
3、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会使人做什么都想以自己为中心,希望获得“公主”般的待遇,但是偏偏又没有符合自己想法的的能力,所以结果总是会往相反的方向发展,时间长了往往会演变成公主病的样子,更得不到大家的认同。
症状
患有公主病得人自信心过盛,在任何场合都要求获得公主般的待遇。他们的特质有显著的自恋倾向,心理年龄小,对自我评价失衡,过高地膨胀自我角色,遇到问题经常归于外因,遇到困难往往选择逃避抱怨,做错了事希望别人为自己买单。由于动手能力弱,眼高手低,缺乏责任感,感受他人情绪及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弱,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在环境适应、工作、婚姻等方面问题多多。
若发展为自恋型人格,常表现为以下特征:
1、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
他们常高估自己的能力、夸大自己的成就,常常表现得自负和狂妄。他们可能轻率地以为别人会对他们的努力给予同样的评价,而当他们期待和感到他们应得的赞誉没有着落的时候,会感到惊讶。对自身成就膨胀的判断往往隐含着对他人贡献的低估(贬低)。
2、过度幻想
幻想无限的成功、权力、才华、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先占观念。他们可能玩味外界“姗姗来迟”的钦佩和特权,与名人或有特权的人们相媲美。
3、过度相信自己优越、特殊或者独特,并期望他人能够认识到这些
他们可能觉得自己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所理解,并可能会用“独特”“完美”或“有天赋”等特征来形容与他们交往的人。该障碍个体相信他们的需求很特殊,超出常人的理解。他们通过把理想化的价值加给他们交往的人来增强自尊。他们可能坚持只要“顶尖”的人(医生、律师、理发师、教练)或者希望隶属于“最好”的机构,但会对那些令他们失望的人的资质加以贬低。
4、要求过度的赞扬
他们的自尊几乎总是很脆弱。他们可能念念不忘于他们做得如何好,以及如何受人重视。这常常表现为需要他人不断的关注和钦佩。他们可能期望别人大张旗鼓地迎接他们的到来,如果别人不视能他们所拥有的,会令他们感到惊讶。他们可能不断地追寻赞美,经常表现自己的魅力。
5、明显的权利感,不合理地期待特殊的优待
他们希望被照顾,倘若没有,会感到困惑或愤怒。
例如,他们可能认为他们无须排队或他们的优先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其他人应该听从他们,如果别人没能协助“他们非常重要的工作”时,他们会恼怒。
6、对他人有意无意的剥削
不管这可能对他人意味着什么,他们期待无论他们要什么或感到需要什么,别人都会给他们。
例如,这些障碍个体可能期待别人极大的奉献,可能要求他人过度工作而无视对他人生活的影响。他们往往只与那些可能会推进他们的目标或者能以别的方式增强他们自尊的人形成友谊或浪漫关系。他们经常篡夺特权和额外的资源并相信这是自己应得的,因为他们是如此的特殊。
7、缺乏同理心、同情心
难以认识到他人的需求、主观体验和感受。他们可能认为别人对他们的幸福抱有全然的关注。他们会以不恰当和冗长的细节来谈论自己关切的事儿,而不能认识到别人也有感情和需求。对那些谈论自己问题和担忧的人,他们常怀蔑视和不耐烦。这些个体对他们的言语可能带来的伤害全然不顾。
例如,热情洋溢地告诉昔日的情人“我现在终于找到真爱了!”,在生病的人面前吹嘘自己的健康。当认识到他人的需求、欲望或感情时,他们很可能会轻蔑地将之视为软弱或脆弱的迹象。那些与自恋型人格障碍个体相处的人通常会发现他们情感冷淡,缺乏互惠互利。
8、常会妒嫉别人或相信别人会妒嫉他们
他们可能会嫉妒别人的成功或财产,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更配得上这些成就、仰慕或特权。他们可能会严厉贬损他人的贡献,特别是当那些人因他们的成就而已经得到确认或称赞时。
9、行为以高做、傲慢、势利
例如,患有这种障碍的个体可能抱怨笨拙的服务员“无礼”或“愚蠢”,或者在医疗检查结束时居高临下地评价医生。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复杂情况以及可能伴随其发生的其他情况可包括:
1、关系困难
2、工作或学校的问题
3、抑郁和焦虑
4、身体健康问题
5、药物或酒精滥用
6、自杀念头或行为
诊断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表现为下列5项(或更多)症状:
1、具有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例如,夸大成就和才能,在没有相应成就时却盼望被认为是优胜者)。
2、幻想无限成功、权力、才华、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先占观念。
3、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特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或机构)所理解或与之交往。
4、要求过度的赞美。
5、有一种权利感(即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优待或他人自动顺从他的期望)。
6、在人际关系上剥削他人(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别人)。
7、缺乏共情,不愿识别或认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8、常常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妒忌自己。
9、表现为高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预后
大部分公主病患者可通过积极提高自我认知、心理治疗等,恢复正常的行为方式。部分患者因为性格问题,影响社交、工作、婚姻等。
公主病患者,性格特点、行事风格,会给周围人带来不适,影响正常社会交往,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环境适应、工作、婚姻问题多。
部分患者随着生活中,因自身性格频繁碰壁,可自我反思、适应和恢复。
大部分公主病患者无须专业医学治疗,可通过积极提高自我认知、心理治疗,恢复正常的行为方式。
预防
1、重视精神健康必须从儿童时期的培养教育开始
鉴于儿童早期的性格发展每每决定着其后来的个性特征,因此,个体的精神卫生,首先应从儿童时期的培养教育做起,儿童时期也是为身心健康打基础的一个重要时刻。
2、儿童时期的培养教育首先要注意家庭教育问题
家庭是儿童生活与活动的主要场所,儿童富于模仿性,易于接受周围人的熏陶。故家庭生活的气氛,家庭成员的关系及其对儿童的教育方法,对儿童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此,家庭应与学校配合,要对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他们爱劳动、爱集体的品德与作风,养成诚实、坦白、坚强、勇敢和心情开朗的性格。
3、要早期发现和及时纠正一些神经精神障碍
发生在儿童时期的神经精神功能失调,时常是从个别症状开始的。如公主病从小就可以被观察出来,大部分公主病的孩子都会过于娇气、骄傲、目中无人等这些情况,如经早期发现及时确诊、处理得当的话,有相当多的病例是可以获得及时矫正和治愈的。
饮食
本病属于精神心理问题,对饮食无特殊要求。患者保证日常饮食营养均衡即可。
1、若无特殊医嘱,患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饮食。
2、尽量保证身体每天需要的影响,适当的食用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
3、多吃一些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水果,如猕猴桃、草莓、橙子等。
1、尽量少吃油炸的垃圾食品,不利于身体健康。
2、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3、最好戒烟、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