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乳头肥大

肛乳头肥大,又称肛乳头瘤或乳头状纤维瘤,是一种肛门常见的良性肿瘤。这是一种增生性炎症改变的疾病。临床上随着肛乳头逐渐增大,有时可随排大便脱出肛门外,反复脱出,刺激肛管,可使局部分泌物增多,有时还会出现便后带血,排便不净的感觉和肛门瘙痒。
主要病因
其它名称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是否医保
检查项目
遗传性
重要提醒
日常
改善生活方式,有助于缓解肛乳头肥大引起的系列症状,有利于手术患者尽快恢复正常。
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需要仔细观察病情、科学护理,以期尽快恢复。
1、术后活动
适当运动,劳逸结合。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勿久蹲久坐久立。
2、术后饮食
术后当日、次日进食流质,半流质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患者应遵从医嘱,注意饮食,忌辛辣刺激食物、生冷食物及油腻食品,以防腹泻或粪渣堵塞肛窦。
3、排便护理
术后病人小便应有人搀扶,尽量避免排便。小便可能出现不畅,持续不缓解可咨询医护人员。病人解大便时不应久蹲,解便时不应有看书、听歌等不良如厕习惯。大便不好解时遵医嘱用润肠通便的药如液体石蜡等使大便松软、润滑,以利排便。
4、疼痛护理
护理人员和家属要有同情心,聆听患者倾诉,帮助患者采用放松疗法,如看电视、听音乐、讲故事,以分散注意力,使其发挥耐痛潜在能力,做好心理护理。无效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1、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喝酒、久坐都会刺激肛门。
2、保持肛门清洁,坚持每日便后清洗肛门,对预防感染有积极作用,患者还应勤换内裤。
3、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进血液循环,加强局部的抗病能力,预防感染。
4、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间不应过长,不应同时做其他的事情,以免影响排便。
1、若无异常,患者应遵医嘱复诊,由医生判断是否痊愈或是否需要进行下一步治疗。
2、一旦出现肛门剧痛、便秘、腹泻,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检查
首次就诊时,医生会在询问病史后,进行肛门指检和肛门镜检查来诊断。必要时还会借助病理检查排除肿瘤等其它疾病。
1、视诊
医生会告诉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并充分暴露肛门部位。通过视诊,可以直观的观察肛门周围有无血、脓、粪便、黏液等判断疾病性质,也可以观察到有无混合痔的脱出及湿疹等。肛乳头肥大患者,医生可能发现肛乳头脱出、肛门潮湿。
2、触诊
医生可以直接接触到肛周皮肤,并查看肛周皮肤温度、弹性是否正常,是否有触痛肿胀等现象。
3、直肠指诊
直肠指诊是肛门疾病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往往通过指诊可早期发现肛门直肠的病变。可确定有无压痛、瘤体大小。医生一般会叮嘱病人左侧卧,臀部靠近床边,会叮嘱患者放松肛门并用戴有手套的右手示指,涂上润滑油告知患者后轻轻插入肛门触诊。
4、肛门镜检查
肛门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直肠黏膜的颜色,可以观察到有无息肉、溃疡、糜烂、充血、水肿、出血点、内痔、肛乳头大小等,也可以观察到肠腔内分泌物有无脓血、黏液等。肛乳头肥大患者,肛门镜下可发现表面灰白的病灶。
治疗
无症状的肛乳头肥大,不伴有其他肛肠疾病者,医生可能会建议持续观察并定期随访。若病情严重,则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瘤体后预后好。
1、增加膳食纤维和水的摄入
可以改善便秘的症状。常见的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包括:带皮的苹果、梨、胡萝卜、土豆、菠菜、燕麦、花生、坚果等。
2、坐浴
1:5000浓度的高锰酸钾温水坐浴既可以清洁肛门处的皮肤黏膜,又可以松弛肛门内括约肌并增加肛门黏膜的血流量。坐浴期间,将肛门浸入温水中10~15分钟,一日2~3次。亦可以遵医嘱使用中药坐浴。便携式坐浴盆可在工作或上学时使用,在家时也可使用浴缸进行坐浴。不推荐使用肥皂或泡沫浴液等添加物。坐浴后,用毛巾完全擦干或电吹风(低热档)完全吹干肛门区域。
3、规律排便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进行定时排便。
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一些具有局部保护功能的药栓等,有纳肛、缓解症状的作用。如果合并其它肛门疾病,如肛裂、肛窦炎、痔疮等,医生针对病因推荐相应药物。
1、局部镇痛药
疼痛剧烈的患者,可以使用局部镇痛药(如利多卡因胶浆等),涂抹患处来减轻疼痛。
2、大便软化剂或轻泻药
可以通过口服缓泻剂来改善便秘症状,如多库酯钠,但不宜长时间使用。长时间口服缓泻剂可以引起顽固性便秘、结肠变病等疾病。
3、中成药膏或栓剂
如痔疮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马应龙痔疮膏等。
4、局部用血管扩张剂
如肛裂患者,可使用0.2%的硝酸甘油软膏涂于肛裂处。该药膏可作用于平滑肌,使肛门内括约肌松弛肛管压力下降,改善肛裂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肛裂的愈合。
高锰酸钾外用片、利多卡因胶浆、多库酯钠、马应龙痔疮膏、硝酸甘油
对于症状严重、反复脱出或体积较大的肛乳头,医生一般建议手术治疗。
1、肛乳头切除术
将患者的肥大肛乳头通过刀、剪等,直接切除。
2、肛乳头结扎
这是一种较为简单、安全的微创手术。对于肥大肛乳头蒂部较小者,可在患者的肥大肛乳头的基底根部予以丝线直接结扎,使其缺血坏死后自行脱落。对于蒂部较大的乳头瘤,结扎时医生会贯穿做“8”字缝扎,以防结扎线滑脱并发大出血。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肛乳头肥大的治疗周期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流行病学
无传染性。
经常腹泻或便秘的人。
病因
肛乳头位于齿状线上,在两个肛窦之间,肛柱的下缘,成人约6-8个,基底红润,尖端可见灰白色的小点,是人们通常说的纤维结缔组织。它有可能是胎儿发育时的外胚层的遗迹,或是肛膜消失的痕迹。肛乳头肥大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人们通常认为与肛门的慢性炎症、外伤和刺激有关。
1、局部慢性刺激
肛管处有感染、外伤或刺激,长期作用于局部,肛乳头逐渐增生、肥大,出现肛乳头状纤维瘤,它在临床上与肛裂常同时出现。
2、局部组织增生倾向
这种观点认为,肛乳头既非正常解剖结构,也不是发育中的变异。其可能是外胚层的残件,或者后天增生的组织,也可能二者均有。但部分人群的肛管、直肠外口的外胚层及皮下组织存在特有增生倾向。
症状
病情较轻时,一般不会出现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在排便时,肥大的肛乳头会脱出,可导致局部异物感。如伴有擦伤或破损,或急性炎症发作时可出现肛门坠胀感、烧灼感、疼痛感,以及局部渗液增多、肛门瘙痒等症状。
1、肛乳头脱出
患者肛门有块物脱出,脱出物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数个。患者此时通常不会感觉到疼痛,可能会稍有异物感。
2、肛门不适
肛门块物脱出,若不能回纳,嵌塞于肛门部,或脱出物与大便、衣物等反复摩擦,可发生炎症,此时可能出现烧灼感、疼痛感。
3、分泌物增多
由于肿块反复脱出肛门或是发生肛乳头炎症,分泌物增多,可引起肛门潮湿瘙痒、排便不净。
4、排便异常
巨大肛乳头纤维瘤堵塞肛门,可引起便秘及粪便变形。如局部表面发生溃疡,常有脓血便等。
1、伴有肛裂
可出现周期性疼痛,多由排便引起,在排便时粪块会刺激受损的黏膜引起疼痛,便后片刻疼痛缓解,但随后由于肛门内括约肌收缩,再导致肛门剧痛。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大腿内侧、会阴处的放射痛,疼痛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直至肛门内括约肌松弛后疼痛缓解。肛裂患者可以出现便血,其颜色鲜红,但是量少,大多是鲜血附着在大便表面或擦拭肛门的卫生纸带鲜血。
2、伴有肛窦炎
可出现肛门坠胀或肛门周围肿胀感及疼痛。
3、伴有痔疮
可出现便鲜血,或连同痔体一同脱出于肛门外。间断性便后鲜血最为常见,一般无疼痛。血液鲜红,在排便结束时覆盖在大便表面,有时会成滴滴下。有严重者可表现为喷射状出血。
基本上不会引起其他疾病,但会导致排便不尽感、肛门内异物感、肥大的肛乳头脱出肛门外等症状。
诊断
患者就诊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结合肛门镜检、肛门指诊等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后确定诊断。
1、肛门潮湿、瘙痒,便时可有肿物脱出,有坠胀不适,有时排便时疼痛。
2、可单发,也可多发,多与肛裂、肛窦炎并发。
3、肛门镜检查,齿状线部白色肿物,有蒂或无蒂,肿物表面光滑。
1、痔
排便时痔核脱出肛门外,Ⅱ期内痔可自行回纳,Ⅲ期内痔通常需手托方能复位。痔核呈紫红或鲜红色,黏膜充血糜烂易出血。
2、肛裂
以青年女性居多,呈周期性疼痛,排便时加剧,出血,色鲜红,溃疡周围有结缔组织性外痔。
3、直肠脱垂
可发生直肠黏膜、直肠甚至乙状结肠全层垂脱于肛门外。常因黏液流出染污内衣,伴肛周瘙痒。当黏膜损伤时可发生溃疡和出血。完全性脱垂为全层肠壁翻出,黏膜呈同心环状皱襞,肿物有层层折叠,如倒宝塔状。
4、直肠息肉
直肠下段息肉常可脱出肛门外,能自行回纳,息肉表面为黏膜,黏膜发炎时呈草莓状,脱出息肉有蒂,常易出血。
5、肛管直肠癌
晚期可随排粪脱出肛门外,伴有便血和脓血便,肿物呈菜花样,质地硬,活动差,预后较差。
6、肛周皮肤病
肛管疣、肛门皮肤增厚或肛周尖锐湿疣亦可见肿物隆起。
预后
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1、肛乳头肥大引起的系列症状,会使患者坐立不安、心情焦虑,降低患者生存质量。
2、肛乳头肥大一般不会癌变,但不排除在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下癌变的可能。
如非手术,其自行脱落或缓解的可能性很小。
本病可治愈。
大部分患者可通过手术治愈。
肛乳头肥大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切除根治。
部分人群可能反复于不同位置出现肛乳头。
预防
1、避免过量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等。
2、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如喝酒、久坐等。
3、保持肛门清洁,勤换内裤。
4、积极治疗直肠炎、肛裂、痔疮、肛隐窝炎和肛乳头炎等肛肠疾病。
5、防止便秘和腹泻,对预防该病有重要意义。
饮食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均衡饮食。
2、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带皮的苹果、梨、胡萝卜、土豆、菠菜、燕麦、花生、坚果等。
1、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2、忌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