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蛾

乳蛾,中医病名。是指以咽痛或咽部不适感,喉核红肿、表面有黄白脓点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本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以儿童及青壮年为多见。西医学的急慢性扁桃体炎等病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治疗。
主要病因
其它名称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相关中医疾病
英文名称
检查
局部检查
急性发作者见喉核红肿,喉核上有黄白色脓点,重者喉核表面腐脓成片,但不超出喉核范围,且易拭去,颌下多有譽核。迁延日久可见喉关暗红,喉核肥大或干瘪、表面凹凸不平,色暗红,上有白星点,挤压喉核,有白色腐物自喉核溢出。
治疗
1、刺割法
应用毫针或针刀,刺割喉核表面;或用三棱针点刺耳尖、少商、商阳穴放血,有泄热消肿的功效。
2、吹药法
可选用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中药粉剂吹人喉核患处,每日数次。
3、含漱法
用金银花、甘草、桔梗适量,或荆芥、菊花适量煎水含漱,每日数次。
4、含噙法
可用清热解毒利咽的中药含片或丸剂含服。
5、蒸汽吸入
用清热解毒利咽的中草药煎水,蒸汽吸入,每日1-2次。
6、烙治法
适用于久病乳蛾、喉核肥大者,经多次珞治后可使喉核逐渐缩小,并消除咽喉不适的症状,从而免于手术。
7、啄治法
适用于久病乳蛾、喉核肥大者,多次啄治后可达到与烙治类似的效果。
流行病学
病因
诊断
1、急骤发作者
常有受凉、疲劳、外感病史。咽痛剧烈,吞咽困难,痛连耳窍,可伴有畏寒、高热、头痛、纳差、乏力、周身不适等症状,小儿可有高热、抽搐、呕吐、昏睡等症状。
2、慢性发作者
常见咽干痒不适,哽哽不利,或咽痛、发热反复发作。
1、急骤发作者
常有受凉、疲劳、外感病史。咽痛剧烈,吞咽困难,痛连耳窍,可伴有畏寒、高热、头痛、纳差、乏力、周身不适等症状,小儿可有高热、抽搐、呕吐、昏睡等症状。
2、慢性发作者
常见咽干痒不适,哽哽不利,或咽痛、发热反复发作。
本病应与喉痹、白喉相鉴别。
1、乳蛾与喉痹
症状非常相似,但乳蛾的病位在喉核,故见喉核红肿,表面有脓点;喉痹的病位在咽部,可见喉底有颗粒状突起,喉核一般无明显红肿及脓点。
2、乳蛾若喉核表面腐脓成片时应与白喉相鉴别
白喉病喉核上可见灰白色假膜,假膜可超越腭弓,覆盖软腭、悬雍垂或咽后壁,假膜与组织紧密粘连,不易剥离,如强行剥离则易出血;乳蛾的白色分泌物一般不超出喉核范围,且易于拭去。预防
1、乳蛾急发者应彻底治愈,以免迁延日久,缠绵难愈。
2、注意饮食有节,患病期间饮食宜清淡,避免肥甘厚腻的食物,实热证者忌辛燥食物。戒烟酒。
3、注意起居有常,增强体质,避免感冒诱发乳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