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风疹

风疹(rubella)是由风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常见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以低热、全身皮疹为临床特点,常伴有特征性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风疹大多预后良好。妊娠前三个月如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受染,造成胎儿发育畸形等严重后果。

主要病因

风疹病毒感染

其它名称

德国麻疹

发病部位

全身,皮肤

就诊科室

皮肤科、急诊科、传染科

常见症状

发热、头疼、咽痛、咳嗽、食欲缺乏、乏力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

疾病分类

皮肤病

相关中医疾病

风痧

英文名称

rubella

遗传性

无遗传性

重要提醒

风疹属于急性传染病,妊娠前三个月如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受染,造成胎儿发育畸形等严重后果。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和隔离,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临床分类

风疹可分为获得性风疹和先天性风疹。

就医指南

急诊(120)指征

1、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嗜睡、昏迷、意识障碍等;

2、患者出现视力减退、喷射样呕吐等颅内压升高表现。

以上症状出现时须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门诊指征

1、出现发热、头疼、咽痛、咳嗽、乏力等症状;

2、面部出现皮疹,逐渐扩展到躯干;

3、自检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触痛。

出现以上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1、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喷射样呕吐等危急情况时需要前往急诊科就诊。

2、患者病情稳定时可就诊传染科或皮肤科。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体格查体,建议穿着宽松的衣物,并做好心理准备。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有哪些不适?身上有起疹子吗?

2、您有发热吗?最高时体温是多少度?

3、发热和皮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是先出现发热还是先有皮疹?

4、您的皮疹最早出现在身体的什么部位?是否逐渐扩大?

5、您之前有过类似的情况吗?之前是如何治疗的?

6、您的家属中有和您症状相似的人吗?

7、您目前有备孕计划吗?您目前是否已经怀孕?

8、您既往有过不良孕产史(流产、胎停等)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什么病?目前有明确的诊断吗?

2、我的情况严重吗?会死亡吗?

3、我得的是传染病吗?会传染给家人吗?

4、目前需要做哪些检查进行确诊呢?

5、这个病目前有哪些治疗方法?不治疗可以自愈吗?

6、我目前已经怀孕了,这个病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吗?

7、这个病可以治愈吗?治愈后会复发吗?

8、日常生活中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日常

总述

风疹患者需在家进行隔离,注意休息,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重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机体免疫力,遵照医嘱用药促进疾病康复。

心理护理

患者可能因本病可传染,而出现一定的心理压力。先天性风疹引起的缺陷或畸形患者,可出现自卑等心理。家属要多关心和安慰患者,使其放下心理负担,增加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生活管理

1、风疹为呼吸道传染病,在出疹后5天内都应该进行消毒、隔离措施。

2、患者应多卧床休息,保持平静的情绪,减少能量消耗。

3、发热者可穿着棉质宽松的衣服,出汗后可用温水擦拭身体,及时更换衣服,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4、及时修剪指甲,避免抓挠患处。

5、患者穿过的衣服单独清洗和消毒,放在太阳下暴晒。

6、患者可使用固定的餐具、洗漱用品并定期进行消毒,

7、定期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病情监测

当风疹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嗜睡、昏迷、意识障碍等情况时需要及时告知医生。

复诊须知

幼儿感染风疹痊愈后需定期就诊,复查血生化、病原学检查、脑电图等。

检查

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发热、头疼、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出现皮疹时需要及时就医咨询。医生首先会为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并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当怀疑患者为风疹病毒感染时,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血常规、病原学检查及血清学检查。

体格检查

1、医生首先检查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心率等基础体征。

2、进行眼部检查,医生会观察患者有无结膜充血,眼睛是否出现畏光现象。

3、医生会检查患者的皮肤,查看皮疹的分布情况、大小、颜色等。

4、医生还会触诊患者的淋巴结,风疹感染的患者一般会有耳后以及枕部淋巴结的肿大,有触痛。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并可能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2、病原学检查

在出疹前4~5天到出疹后1~2天,进行咽拭子病毒分离,检出率高。

3、血清学检查

在急性期和恢复期检测血清风疹血凝抑制抗体,可呈阳性;出疹后5~14天检测风疹lgM抗体可呈阳性;风疹lgG抗体与IgM抗体几乎同时出现,并持续升高。如恢复期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升高4倍及以上,提示近期有风疹感染,lgG抗体可持续数年至数十年。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对疑诊为先天性风疹的婴儿意义较大。

治疗

治疗原则

症状轻微的风疹患者,多数不需要特殊处理。少数症状较重者,卧床休息和对症处理即可。目前尚无特效抗风疹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及支持治疗。

对症治疗

1、退热

医生会对高热、头痛者予以解热镇痛药物,常用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控制发热、头痛和身体酸痛等症状。

2、出血

有明显出血倾向的重型风疹患者,医生会酌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或必要时输新鲜血或血小板控制出血。

3、脑炎

当风疹患者合并脑炎时,医生会应用甘露醇静脉滴注,尽快缓解脑水肿;应用氯丙嗪、异丙嗪以及物理降温可治疗高热伴抽搐;防止舌头咬伤、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吸氧等支持治疗。

4、心肌炎

若患者有心功能不全,医生会使用洋地黄类强心药以及利尿剂等药物予以治疗。同时针对合并心肌炎患者出现的呼吸困难等情况予以吸氧支持。

一般治疗

医生会嘱患者休息和隔离,因本症传染期短,自皮疹出现后隔离5天即可。

相关药品

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甘露醇

手术治疗

先天性风疹引起的缺陷及畸形,采取手术及矫治畸形的方法处理。

中医治疗

风疹患者可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一般予以疏风清热的方剂。

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本病属于传染性疾病,潜伏期有传染性,出疹后传染性迅速下降。

传染源

风疹患者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

本病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由密切接触传播或经胎盘传播。

发病趋势

风疹疫苗使用后发病率明显下降。

好发人群

1、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2、免疫力低下人群。

好发地区

本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生,在大城市流行。

好发季节

风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冬春两季。

病因

总述

风疹病毒为一种小球形包膜病毒,含单链RNA,属披膜病毒科。风疹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通过咳嗽、喷嚏或直接接触等方式传播,带有病毒飞沫被易感者吸入而感染。孕早期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症状

总述

风疹潜伏期为14~21天(平均18天)。前驱期多数患儿无明显不适前驱症状,成人则可有发热、头疼、咽痛、咳嗽、食欲缺乏、乏力等症状。

典型症状

1、获得性风疹

(1)前驱期:持续1~2天,3天以上者少见。症状较轻或无明显症状,低热或中度发热,伴咳嗽、咽痛、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和眼结膜炎,耳后、后颈部和枕部淋巴结轻度肿大,伴轻压痛。部分患者可在软腭及咽部附近见到充血性斑疹,大小如针尖或稍大,但无黏膜斑。

(2)发疹期:前驱期后1~2天进入发疹期。皮疹初起于面颈部,之后迅速自上而下蔓延,多数1日内遍布躯干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但手掌和足底多数无疹。皮疹为红色或淡红色斑疹、斑丘疹,直径0.2~0.3cm,可融合成弥漫性红斑。皮疹消退后不留色素沉着,可伴有轻度脱屑。出疹期间伴有低热、轻度上呼吸道症状、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其中以耳后、枕部、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具有特征性,稍有压痛,可持续一周左右。

2、先天性风疹

此型为孕妇感染风疹,经胎盘再感染胎儿所致。重者可直接引起死胎、早产、流产,轻者常导致胎儿发育障碍,引起生后多种先天性缺陷及畸形,轻者表现为胎儿发育迟缓,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胸围等均比正常新生儿低,重者可出现多脏器先天性畸形,常见有白内障、视网膜病、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神经性耳聋、前庭损害、中耳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坏死、高血压、间质肺炎、巨细胞肝炎、肾小球硬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脑炎、脑膜炎、小头畸形、智力障碍等。

并发症

风疹并发症儿童少见,较大儿童及成人可并发脑炎、心肌炎、血小板减少等。

1、脑炎

风疹感染累及脑,可出现头痛、视力减退、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症状,呕吐可呈喷射性。此外,还会有高热及各种意识障碍表现。如控制不佳,可能对脑造成不可逆损伤,遗留智力、运动障碍的后遗症,甚至弓|起脑疝导致死亡。

2、心肌炎

风疹病毒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表现可有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和猝死。

3、血小板减少

表现为皮肤、黏膜瘀斑、出血,甚至可能出现脏器出血,如颅内出血。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会依据流行病学接触史,患者有低热、充血性斑疹、耳后及枕后淋巴结肿大等临床表现,可临床诊断。流行期间不典型病例和隐性感染者需要做病毒分离和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测定以确诊。

鉴别诊断

本病在临床表现上与猩红热、幼儿急疹、麻疹等疾病有相同点,可通过实验室检查相鉴别。

1、腥红热

猩红热患者多有发热、咽痛等前驱症状,1~2天出现密集分布的充血性针尖大小红斑,特异性环口苍白圈,以及恢复期出现手足袜套样脱屑等表现。实验室检查提示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加,咽拭子培养可见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

2、幼儿急疹

主要见于婴幼儿,高热3~5天,热退疹出,高热时可有惊厥,耳后枕部淋巴结可肿大,常伴有轻度腹泻。

3、麻疹

通常在颊黏膜见柯氏斑,高热达40°C,厌食,鼻卡他及咳嗽,血小板、白细胞减少。

预后

一般预后

获得性风疹为自限性疾病,感染可被免疫系统清除,极少出现并发症,一般预后良好。但出现并发症以及先天风疹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

危害性

1、风疹属于传染性疾病,在潜伏期有较强的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

2、风疹患者可出现出血、脑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出现死亡。

3、妊娠3个月内患风疹,其胎儿可发生先天性风疹,导致流产、死产、早产或各种先天畸形等。

自愈性

获得性风疹为自限性疾病,部分患者可自愈。

治愈性

获得性风疹可治愈。

治愈率

暂无大数据样本研究。

复发性

成人感染痊愈后获得免疫力,一般不在复发。

后遗症

合并脑炎的风疹患者,如控制不佳,可能对脑造成不可逆损伤,遗留智力、运动障碍的后遗症,甚至引起脑疝导致死亡。

预防

预防措施

风疹的预防需要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着手。另外因先天性风疹危害大,可造成死胎、早产或多种先天畸形,因此也要着重预防先天性风疹。

1、病人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2、风疹好发的冬春季节,避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出门应佩戴口罩,特别妊娠早期的孕妇在风疹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接触风疹患者。

3、幼儿、备孕、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可注射风疹疫苗,接种风疹疫苗是最有效预防风疹的方法。

相关疫苗

接种风疹疫苗是最有效预防风疹的方法。接种风疹疫苗后,95%以上的人可产生抗体,使人体获得对风疹病毒的免疫力。按照我国计划免疫程序,一般8月龄儿童接种第1剂麻疹+风疹二联疫苗、18月龄时接种第2剂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如果儿童入学时还没有进行第2剂接种,应尽快接种,最迟不应超过11、12岁。

饮食

饮食调理

风疹饮食应多样、清淡、易消化,宜食富含维生素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同时需要多饮水,避免刺激性食物。

饮食建议

1、应该给患者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粥等。

2、给予高热量的食物,以维持身体新陈代谢的需要。

3、患者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猕猴桃、菠菜、胡萝卜等。

4、患者应多摄入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鱼肉等。

5、患者要多喝水,加速身体代谢。

饮食禁忌

1、患者应戒烟酒。

2、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等。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