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疳积

疳积(Infantile malnutrition)又称疳症、疳病、小儿疳证,是一种儿科常见的脾系疾病,由禀赋不足、喂养不当、患有某些疾病等导致脾胃气机失调、气液消耗所引起。患儿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毛发稀疏结穗、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等,严重时可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本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西医治疗存在一定局限性,部分可能在停药后复发,而中医治疗不仅可改善患儿的体质量,还可以改善患儿的体质,往往疗效显著,并且不易反弹,因此建议将中西医方法结合应用,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主要病因

禀赋不足、喂养不当、患有某些疾病

其它名称

疳症、疳病、小儿疳证

发病部位

其他

就诊科室

中医科

常见症状

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毛发稀疏结穗、食欲下降、精神萎靡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检查项目

望闻问切、测量体重和身高、体能测定、血常规、血生化、维生素测定、X线、CT、MRI、人体成分分析

英文名称

Infantile malnutrition

遗传性

不会遗传

重要提醒

在为孩子添加辅食的过程中应注意循序渐进,以降低疳积的发生风险。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出现形体消瘦、食欲下降;

2、伴有面色萎黄、毛发稀疏结穗、精神萎靡等症状;

3、伴有夜里睡觉不安、腹胀如鼓等症状;

4、出现其他进展性的症状及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出现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毛发稀疏结穗、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等症状的患儿可到小儿科或中医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家长应陪同就医。

5、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孩子都有什么症状?什么时候出现的?

2、孩子的身高和体重是多少?

3、还有其他症状吗,比如烦躁、睡眠不安等?

4、孩子存在早产、多胎等情况吗?

5、孩子父母的体质怎么样?

6、平时怎么喂养孩子的?

7、孩子有其他疾病吗?

8、是否去过其他医院就诊?做过什么检查?目前有在用什么药物?效果如何?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这是什么病呢?怎么造成的?

2、严重吗?

3、需要做什么检查?

4、需要如何进行治疗?能治好吗?

5、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6、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日常

总述

对于疳积的患儿,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家长还应该帮助其纠正不良饮食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遵医嘱定期复查等,以促进疾病恢复。

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患儿可能由于机体的不适症状、不能忍耐中药的苦涩味道、针灸过程中的疼痛等,而出现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

2、护理要点

家长应有足够的耐心给予患儿关爱和照顾,帮助患儿减少消极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

用药护理

1、遵医嘱按疗程用药,不可自行停药,以免导致病情加重或反复。

2、注意观察用药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则应及时就医酌情处理。

生活管理

1、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少食多餐,以增加食物的吸收效率。

2、确保每天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

3、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4、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增强体质。

5、保持皮肤清洁,做好口腔、眼部护理,防止发生褥疮、口疳、眼疳。

6、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病情监测

定期测量患儿的身高和体重,观察病情变化。

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在复诊时家长需携带上次就诊的病历、相关检查结果及药方,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适度调整药方。

检查

预计检查

当患儿出现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毛发稀疏结穗、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等症状时,需积极就医。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四诊检查,以判断证型,然后可能会建议其进行测量体重和身高、体能测定、血常规、血生化、维生素测定、X线、CT、MRI、人体成分分析等检查,以进一步了解病变情况。

体格检查

1、中医检查

(1)望诊:主要为观察患儿的神态、面色、头发、腹部形态等。

(2)闻诊:主要为听呼吸、语言等。

(3)问诊:包括问睡眠、问饮食、问二便、问既往病史等,有助于作出初步诊断。

(4)切诊:主要为脉诊和按诊。脉诊会通过运用手指对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的浅表动脉进行切按,体验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身体状况,辨别病证;按诊主要为按腹部,以了解有无压痛等问题。

2、西医检查

(1)测量体重、身高:检查全身的肌肉、脂肪,同时判断有无水肿。

(2)体能测定:常用方法有平衡试验、4m定时行走试验、计时起坐试验、6min步行试验和爬楼试验等,以检测下肢能力等。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医生会通过观察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的水平变化,判断有无感染、贫血等问题。

2、血生化

医生会通过观察血清白蛋白、血清氨基酸等指标的浓度,来了解患儿体内营养情况的变化。

3、维生素测定

医生可通过该检查判断患儿是否存在维生素缺乏。

影像学检查

医生可能会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了解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情况,同时还能够查看患儿是否有其他器质性疾病。

其他检查

人体成分分析:医生可通过此项检查了解脂肪量、体脂肪率、非脂肪量、肌肉量、推定骨量、蛋白质量、水分量、水分率、细胞外液量、细胞内液量、基础代谢率、内脏脂肪等级、体型等,以进一步确定患儿的营养情况。

治疗

治疗原则

疳积的治疗以健脾、消食为基本原则,患儿可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内服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或将内治法与外治法联合应用,以尽快改善脾胃功能。

一般治疗

1、纠正不良饮食习惯,避免过食肥甘滋补、暴饮暴食、贪吃零食等。

2、适时断奶,循序渐进添加辅食。

3、合理安排患儿的生活起居,保证睡眠和户外活动时间,以增强体质。

药物治疗

1、方药

比如七味白术散、健脾消疳汤、肥儿丸等。

2、中成药

比如疳积散、化积口服液等。

相关药品

疳积散、化积口服液

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1、针灸疗法

医生可用毫针针刺或艾灸熏熨中脘、足三里、四缝、神阙、脾俞等穴位。

2、推拿

主要包括补脾经、揉板门、按揉足三里以及捏脊等。

3、耳穴贴压

常选取脾、胃、肝、大肠、三焦、神门及阳性反应点作为耳穴贴敷点,以调节患儿的脏腑机能。

4、其他

比如拔罐、刮痧等。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疳积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好发人群

本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小儿。

病因

总述

疳积与西医学的微量元素缺乏、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以及维生素营养障碍等疾病相似,主要是由于禀赋不足、喂养不当、患有某些疾病等导致脾胃功能减弱,运化功能障碍所引起。

基本病因

1、禀赋不足

父母身体素质较差、孕期母体患病累及胎儿、孕期用药损伤胎儿以及早产、多胎等,可能损伤胎儿元气,导致其出生后体质虚弱,进而影响脾胃功能,造成营养不良而形成疳积。

2、喂养不当

(1)喂养太过:如果从五六月加辅食开始,就轮番增加猪肝粉、蛋羹、蛋黄、鱼虾、肉松、碎肉等食物,孩子吃不下了还逼着孩子再多吃一口,则容易导致营养过剩而积食,这样就会影响脾胃功能,时间长了可能发生疳积。

(2)喂养不及:如果母乳少断乳过早、未及时添加辅食,或孩子存在挑食、偏食、厌食等问题,或因对食物过敏而进食种类有限等,则可能会导致孩子摄入营养不足,进而容易发生疳积。

3、患有某些疾病

如果患有急慢性腹泻、肠结核、幽门痉挛或梗阻、蛔虫病等消化系统疾病,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则可能导致营养素吸收障碍,进而发生疳积。

症状

总述

疳积主要表现为身高体重异常、面色异常、头发异常、饮食异常、大便异常、情绪异常、睡眠异常以及腹部异常等,具体因人而异。

典型症状

1、身高体重异常

表现为形体消瘦,甚至出现体重不增、身高不长、发育迟缓的情况。

2、面色异常

表现为面色萎黄无光泽,有时还可出现白斑。

3、头发异常

表现为头发稀疏结穗,没有光泽。

4、饮食异常

表现为食欲下降、厌食、偏食、挑食;或多食易饥,也就是饮食量加倍,却仍感到饥饿;或喜食非食物性物品,比如吃土、吃牙膏、吃纸屑等;或出现吮指、夜间磨牙等行为异常。

5、大便异常

表现为大便干稀不调;或便秘,状如羊屎蛋,排便费力。

6、情绪异常

表现为精神萎靡、性情急躁易怒,或常叹气、胆小怕事,或无故哭闹,发脾气。

7、睡眠异常

表现为夜里睡觉不安,辗转反侧,容易惊醒,哭闹喜抱睡。

8、腹部异常

表现为腹胀如鼓,脐周疼痛或压痛明显。

并发症

1、疳肿胀

主要表现为足踝、眼睑浮肿,严重者可出现四肢水肿,小便短少,面色没有光泽,全身乏力,舌质淡嫩,苔薄白。

2、贫血

严重者容易发生贫血等问题。

诊断

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儿有早产、喂养不当等病史,出现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毛发稀疏结穗、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等症状,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以及西医血常规、血生化、维生素测定等检查,即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与厌食、食积等病症进行鉴别。

鉴别诊断

1、厌食

厌食以长时期的食欲差,不喜欢进食为特征,无明显消瘦,精神状态尚好,病在脾胃,容易调理。

2、食积

食积以不想进食,腹胀,嗳气,口中异味,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形体消瘦没有疳证明显。

预后

一般预后

疳积的预后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是否及时有效等因素有关,如果患儿的脾胃功能、原发疾病可以得到及时纠正,则一般预后良好。

危害性

疳积可导致患儿营养不良,影响其生长发育。

治愈性

本病经恰当治疗,通常可治愈。

复发性

治愈后,若仍存在饮食习惯差、挑食、偏食等问题,则可能再次导致疳积。

预防

预防措施

疳积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做好孕期保健、合理喂养、加强营养健康监测、积极治疗相关疾病等。

1、孕妇在怀孕期间应注意饮食均衡、避免使用一些可能损伤胎儿的药物、避免感染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胎儿的体质健康,从而降低疳积的发生风险。

2、婴儿最好进行母乳喂养,并保证合理添加辅食;而学龄期儿童的一日三餐应均衡合理搭配,避免偏食、厌食等问题。

3、定期进行体格发育和营养健康检测,以便及时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4、积极防治脾胃疾病、寄生虫病等。

饮食

饮食调理

对于疳积患儿,家长应注意科学喂养,适当调整进食频率、进食量以及进食种类等,以保证摄入的营养物质能够被充分吸收了,尽快改善不适症状。

饮食建议

1、可以将三餐分为五到六餐,控制每餐的食物量,以便使患儿更容易消化和吸收食物。

2、家长需提供多种不同的食物,以增加饮食的多样性,同时增加患儿对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

3、患儿可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牛奶、豆浆、豆腐等,以帮助修复和增加肌肉组织。

4、患儿可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比如菠菜、苹果等。

5、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吃变质食物。

6、适时断奶,循序渐进添加辅食。

饮食禁忌

1、避免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2、少吃熏制、腌制、富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霉变的食物。

3、避免暴饮暴食。

4、避免吃生冷、硬质粗糙、油腻、过咸的食物。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