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

疱疹(herpes)是表现为高出皮面的局限性、内含液体的腔隙性损害,主要由人疱疹病毒(HHV)感染引起的一类皮肤病。HHV是一种DNA病毒,多数患者感染后可出现症状,随后病毒潜伏在人体内,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激活,发生再发感染。常见的有单纯疱疹、水痘和带状疱疹等疾病。
主要病因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是否医保
检查项目
英文名称
遗传性
重要提醒
就医指南
1、突发多部位、大面积甚至全身性疱疹;
2、伴高热、寒战;
3、出现其它紧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
1、皮肤、黏膜出现红斑、单发或簇集水疱;
2、伴疼痛、瘙痒、水疱破裂、脱皮等表现;
3、疱疹两周内没有缓解的迹象;
4、症状逐渐加重;
5、疱疹反复发作;
6、疱疹长在特殊部位,如眼部,引发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等;
7、伴发热、乏力、头痛等炎症感染表现;
8、周围多人出现类似症状,警惕传染病;
9、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表现须及时到皮肤科、感染科等门诊就医咨询。
紧急情况可急诊处理。病情平稳者,须及时到皮肤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
3、可以将湿冷的敷料覆盖在患处,以缓解红肿症状。
4、就诊当天穿宽松的衣服,方便医生检查。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7、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8、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出现疱疹多久了?出现在身体的哪些部位?
2、您皮肤上的疱疹是单个还是成群出现?是持续还是间歇性存在?
3、从出现疱疹以来,其是否增大,形态是否有所改变?
4、您是否伴有发烧、疼痛等不适?
5、出现疱疹前,皮肤是否有瘙痒、烧灼感?
6、您是否和出现类似症状的人接触过?家里人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7、您在此前患过什么皮肤病吗?
8、您最近压力大吗?
9、您是否去过其他医院就诊?做过什么检查?目前有在用什么药物?
1、我为什么会出现疱疹?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疱疹会传染给别人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医保报销吗?
4、我应该怎么治疗?吃什么药?抹什么药?有副作用吗?
5、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吗?
6、我接受治疗后多久会好?会遗留色素沉着吗?会复发吗?
7、平时需要注意什么?我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方式?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日常
由于患者有传染性,在临床治愈之前注意不要密切接触他人。平时也要注意皮损处的护理,保持干净,禁止抓挠、触摸。免疫力低下是患病的一大原因,建议平时多进行适当的室内外活动,实施规律的作息时间,增加机体抵抗力。
1、保持皮损清洁、干燥,禁止抓挠和触摸皮损。
2、衣着宜棉质、柔软、宽松,以减少衣物对皮损的摩擦。
3、如有水疱应待其干燥、结痂后自然脱落,不宜强行剥脱、撕破,以免引起感染,延缓皮损愈合的时间。
4、进行适当的室内外活动如散步、太极拳、广场舞等。增加机体抵抗力。
5、在治愈前不能和别人密切接触,防止传染。
6、生活要有规律,注意休息,不要熬夜,防止过度劳累而导致抵抗力下降。
1、生殖器疱疹患者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2、疱疹病毒有传染性,尤其是水疱有破裂、渗出时,应注意隔离和消毒。
检查
通常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疱疹的分布情况,并检查机体的一般情况,之后再根据情况进行涂片检查、病毒培养、血常规、病理检查等,以进一步详细明确机体病变情况。各项检查结果对疱疹及其病因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价值。
首先观察疱疹的数目、大小、颜色、形态、质地、发生部位和分布特点,同时注意是否存在红斑、丘疹、鳞屑、溃疡、糜烂等皮肤异常表现,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全身检查,以了解有无淋巴结肿大等其他异常体征表现。
1、涂片检查
从疱底刮取少量组织进行涂片。找到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包涵体,有助于诊断 。
2、病毒培养
可以明确有无病毒感染以及病毒的类型,是诊断疱疹病毒感染的金标准。
3、血常规
若并发细菌感染时可有白细胞计数升高。
4、其他
用免疫荧光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检测疱液中病毒抗原和DNA,有助于明确诊断。
治疗
疱疹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主要包括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方案进行治疗。一般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疱疹多可逐渐消退、痊愈。
1、注意休息,吃易于消化的食物,注意补充水分。
2、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3、接触过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等要及时消毒,且不与健康人共用。
1、外用药物治疗
以抗病毒、收敛、干燥和防止继发感染为主。
(1)疱疹未破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软膏或喷昔洛韦乳膏。
(2)疱疹破溃后可酌情使用硼酸溶液或呋喃西林溶液湿敷。
(3)继发感染时可用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或新霉素软膏。
(4)疱疹性龈口炎可用苯扎溴铵溶液含漱,以保持口腔清洁。
(5)合并眼部损害者可外用阿昔洛韦眼膏、碘苷滴眼液,局部禁用糖皮质激素类外用制剂。
2、口服药物治疗
(1)抗病毒药物:主要包括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或泛昔洛韦,严重者需静脉注射。
(2)镇静止痛药: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可以选择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以选择单用加巴喷丁或普瑞巴林。
(3)退热药:高热时需用退热药。
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喷昔洛韦、泛昔洛韦、硼酸溶液、呋喃西林溶液、夫西地酸、莫匹罗星、新霉素、苯扎溴铵溶液、双氯芬酸钠、阿米替林、加巴喷丁、普瑞巴林
一般无须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流行病学
有传染性。
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性接触和母婴途径传播。(详见病因)
1、单纯疱疹是世界范围内流行最广泛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单纯疱疹病毒1(HSV-1)初发感染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幼儿,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初发感染主要发生在成人。
2、水痘在冬春季节流行,儿童多见。
3、带状疱疹传统上被认为是一种成年人疾病,多累及50岁以上的人群且症状更为严重,但在1岁内患过原发水痘感染的年轻人中也较常见。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
病因
疱疹主要由人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疱疹病毒是一种DNA病毒,有α、β、γ三个亚科,其中与人感染相关的疱疹病毒为人疱疹病毒,目前已知的有8种,部分类型的人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可有疱疹表现。
1、人疱疹病毒1型(HHV-1)
也称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属α疱疹病毒。初发感染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幼儿,通过接吻或其他生活密切接触感染,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黏膜感染,如疱疹性龈口炎、唇疱疹、疱疹性脑炎等。
2、人疱疹病毒2型(HHV-2)
也称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属α疱疹病毒。初发感染主要发生在成人,通过密切性接触传播,引起生殖器疱疹。
3、人疱疹病毒3型(HHV-3)
也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属α疱疹病毒。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可引起水痘和带状疱疹。
4、人疱疹病毒4型(HHV-4)
常被称为EB病毒,属γ-疱疹病毒亚科,病毒潜伏在淋巴样组织和B淋巴细胞。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经唾液传播,也可经性接触传播。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伯基特淋巴瘤、鼻咽癌和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5、人疱疹病毒5型(HHV-5)
即人巨细胞病毒,属β-疱疹病毒亚科,病毒潜伏在腺组织、肾脏和白细胞。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或通过产道和(或)乳汁传染给新生儿(围生期感染),还可通过直接接触、性接触和医源性传播(包括输血和器官移植)传播。人巨细胞病毒可引起先天性畸形,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可能会出现巨细胞病毒单核细胞增多症。
6、人疱疹病毒6型(HHV-6)
一种新型疱疹病毒,属β-疱疹病毒亚科,病毒潜伏在淋巴样组织和唾液腺。该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会引起幼儿急疹,即婴儿玫瑰疹。
7、人疱疹病毒7型(HHV-7)
与HHV-6相似,也是一种新型疱疹病毒,属-疱疹病毒亚科。感染后病毒主要潜伏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和唾液腺,主要通过唾液传播。HHV-7原发感染可能与幼儿玫瑰疹、神经损伤和器官移植并发症有关。
8、人疱疹病毒8型(HHV-8)
又名为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属y疱疹病毒亚科。病毒的传播途径尚不清楚,可能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能经唾液、器官移植或输血传播。该病毒与卡波西肉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1、免疫力低下时容易感染,如慢性病患者,肿瘤放化疗者,器官移植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者。
2、皮肤有创口。
症状
疱疹主要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局部或群集分布的水疱。有时可能伴有发热、疼痛、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炎症表现。不同类型的疱疹,其临床表现不同。
1、单纯疱疹
(1)口唇疱疹:由于常常发生在感冒或发热后,又称“感冒疮”、“热性疱疹”。皮损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角、唇缘。初起局部先有灼热、瘙痒及潮红,一般无全身症状,1~2小时后局部出现密集成群针头大小水疱,破溃后糜烂、渗液,逐渐干燥结痂,愈合局部可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
(2)颜面疱疹:发生在颊部、眼睑、耳垂等处,表现同口唇疱疹,但是皮损面积较大,可固定在同一部位。
(3)疱疹性龈口炎:好发于口腔、牙龈、舌、硬腭、咽等部位。皮损表现为迅速发生的群集性小水疱,很快破溃形成浅表溃疡,也可开始就表现为红斑、浅溃疡。疼痛较明显,可伴有发热、咽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自然病程 1~2 周。
(4)接种性疱疹:皮损限于接触部位,表现为群集性水疱。
(5)疱疹性角膜结膜炎:角膜形成树枝状或深在圆板状溃疡,重者可发生角膜穿孔并致失明,伴有结膜充血和水肿、眼睑水疱和耳前淋巴结肿大,易复发。
(6)生殖器疱疹:好发部位为生殖器及会阴部。男性多见于包皮、龟头、冠状沟等处;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阜、阴蒂等处;少见部位为肛周、腹股沟、阴囊。初发感染表现为簇集或散在的小水疱,之后破溃形成糜烂或浅溃疡,后结痂自愈。自觉疼痛。常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肿痛、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复发者皮损类似于初发感染,但是病情较轻,发疹前常有前驱症状(如局部烧灼感、针刺感或感觉异常等)。
2、水痘
儿童多见,平均潜伏期14天,皮损首先发生在头面部,然后扩展到躯干和四肢,可累及口腔、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皮损最初为红色斑疹,逐渐变为丘疹、丘疱疹、水疱、脓疱,1~2周结痂脱落。患者可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表现为肺炎、脑炎、变异性水痘综合征等。
3、带状疱疹
(1)发疹前可有乏力、发热、食欲缺乏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可有灼热或灼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皮损好发于肋间神经、脑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常先出现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
(2)神经痛为本病的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较重。
(3)带状疱疹还可出现一些特殊表现,如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眼支可引起眼带状疱疹,表现为眼部剧烈疼痛,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可引起耳带状疱疹,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此外,严重者可出现播散性带状疱疹,即在受累的皮节外出现20个以上的皮损。
疱疹性肝炎、脑炎、胃肠炎等。
诊断
主要根据既往水痘等患病史,疱疹患者接触史,以及疱疹的典型临床表现特点,如疱疹的形态、颜色、质地、数目、分布范围、伴随症状等,再结合涂片检查、病毒培养、血常规、病理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通常不难诊断。诊断过程中,医生常需与疱疹样皮炎、接触性皮炎、急性湿疹、丘疹性荨麻疹、手足口病等疾病进行鉴别。
1、疱疹样皮炎
本病为一慢性免疫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皮损瘙痒显著,无全身其他症状。损害多形性,可为红斑、丘疹、风团及大小不等水疱,一般为小水疱也可为大疱,成群环状分布,疱壁厚而紧张不易破,尼氏征阴性,愈后可有色素沉着或瘢痕及萎缩现象。主要分布于肩脚、臀、臂、大腿及肘、膝关节伸面,罕有口腔黏膜损害。部分患者对碘剂、牛乳、谷胶过敏而出现谷胶过敏性肠炎。
2、接触性皮炎
有接触刺激物或致敏原史,损害为发生在接触部位的红斑、丘疹、水疱,也可发生大疱,边缘鲜明。有痒、烧灼及痛感。病程一般自限,除去病因不再复发,接触物斑贴试验阳性。病理为表皮内疱,表皮细胞间细胞内水肿,疱内有炎症细胞浸润。
3、急性湿疹
急性发作,损害多形性,可有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等,集簇分布,边缘不清,剧痒,病程2~3周以后倾向慢性,易再发。病理同接触性皮炎。
4、丘疹性荨麻疹
红色风团样丘疹上出现小水疱,幼儿患者常有大疱,新旧皮疹同时出现,瘙痒剧烈,皮损可全身分布,数目不定,四肢多见,病因多与昆虫叮咬有关,所以夏季多发。
5、手足口病
多为柯萨奇病毒感染,多发于幼儿,夏秋季流行,有接触史,潜伏期4~7天,全身症状轻。主要表现为疼痛性口腔炎,流口水,口腔出现小水疱,破后形成溃疡,手足发生豆大小水疱。病程一周。病毒培养可分离出病毒。
6、寻常型天疱疮
是一种多发生在中年人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部分患者于皮损出现之前先有口腔黏膜损伤并可累及鼻、咽喉、食管、眼、阴部、肛门等。皮损为外观正常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易破,水疱尼氏征阳性,疱破后糜烂面愈合慢,有自觉疼痛及瘙痒等不适。皮损常散在分布全身,由于形成大片糜烂面,体液、蛋白质丧失,因此抵抗力降低,容易引起并发症及继发感染。病理显示表皮内疱,棘层细胞松解,通常疱底有一层基底细胞。疱底细胞涂片可见棘层松解细胞。
预后
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疱疹可逐渐消退、痊愈。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内脏器官、神经系统的并发症。
1、具有传染性。对新生儿、免疫力低下者威胁较大。
2、有些类型的疱疹,可出现明显疼痛,影响日常活动即睡眠,如带状疱疹。
3、有些类型疱疹分布面积大,影响外观,如水痘。若不慎并发感染,还可能遗留瘢痕。
4、疱疹病毒可能侵犯各个系统,造成严重并发症,如侵犯神经系统,引起脑炎,可造成严重后果。
1、单纯疱疹有自限性。
2、水痘可以自行消失,一般1~2周病程。
3、带状疱疹也具有一定自限性。
一般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疱疹多可逐渐消退、痊愈。
1、单纯疱疹容易复发。
2、水痘痊愈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3、带状疱疹痊愈后可获得持久免疫,一般不会再发。
预防
1、避免和疱疹患者有密切接触。
2、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不与他人共用毛巾、衣服等个人物品。
3、接种相应的疫苗。
1、预防水痘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没有水痘病史的人群均可接种。接种方法是在上臂三角肌区皮下注射。但是偶尔会出现头痛、低烧、注射局部反应等不良反应。
2、带状疱疹也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目前国内没有关于带状疱疹的疫苗,国外有2种带状疱疹疫苗,即Zostavax和Shingrix。Zostavax主要推荐用于60岁以上成年人,皮下注射。美国2018年起建议5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无论以前是否出现过带状疱疹,或是否接种过Zostavax,均可使用Shingrix,肌肉注射。
饮食
本病的发生与饮食无关,正常饮食即可,但要避免食用油腻、刺激性食物,同时保证营养均衡
1、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为主如肉类、蛋类、奶类、水果、蔬菜等
2、鼓励进食,不能因为病情影响食欲就不吃饭。
1、少食煎烤、油炸食品。
2、忌鱼腥虾蟹、羊肉等食物。
3、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4、戒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