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心火旺

心火旺(exuberance of heart fire),中医学指人体的内热。常表现为心烦、咽干、口燥、口舌生疮等。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一般是因为情志失调、疲劳过度等原因引起的。实火一般由于气候等外邪所致,如气候突然变化、空气干燥、沙尘等,或饮食原因引起,如吃辛辣食物,过量饮酒等。心火过旺容易使人情绪波动,烦躁易怒,影响睡眠质量。严重的可引起心悸、失眠、多梦、牙痛、口腔溃疡等疾病。

主要病因

情志失调、劳倦过度、感受外邪、饮食不节

发病部位

心脏

就诊科室

中医科

常见症状

心烦、咽干、口燥、口舌生疮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免疫学检查、心电图

英文名称

exuberance of heart fire

重要提醒

若出现心烦、咽干、口燥、口舌生疮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咨询,避免病情发展,耗伤阴液,变生心肾不交活其他变证,增加治疗难度。

临床分类

1、实火

主要表现为口舌生疮,心烦易怒,发热,口干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面色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等症状。

2、虚火

主要表现为心烦,易疲劳、形体消瘦,低热,夜间汗出,醒后汗止,口干,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舌苔少、脉细数等症状。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若出现烦躁易怒、失眠,小便短赤,口舌生疮的症状。

2、或出现心烦、失眠多梦,夜晚汗出,醒后汗止的症状。

以上均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需到中医科进行咨询。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时一般需常规进行体格检查或影像学检查,建议患者穿相对宽松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有没有烦躁易怒,反复口腔溃疡,小便短赤或睡觉汗出,醒后汗止,失眠多梦的情况?

2、是否还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自觉发热,口干口渴,大便干结等?

3、主要从事什么工作?工作压力大吗?

4、最近的饮食情况、有没有偏食肥腻、过甜、过咸食物,或饮食不规律?

5、最近做过什么治疗?

6、最近睡眠情况如何?有没有经常熬夜?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这是什么病?为什么会这样?

2、严重吗?需要住院吗?

3、需要做什么检查?

4、都是怎么治疗?

5、治疗需要多久才能好?需要复查吗?

6、平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7、治疗后会复发吗?

日常

总述

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保持平和心态,避免外邪入侵,注意饮食有节等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疾病的减轻和机体的恢复。

心理护理

心火旺常与情志关系密切。应注意调摄患者情志,避免情绪过激和外界不良刺激,及时解除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状态。

用药护理

1、按时服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毒副作用。

2、心悸、失眠的患者若使用安神药,宜睡前30分钟服用。

3、失眠的患者,可耳穴埋籽,取神门、心、皮质下、交感、肝、脾等穴。亦可按摩头部,并重点按揉百会、太阳、神庭、内关、神门等穴。

4、口舌生疮的患者,可用银花甘草液或黄柏水漱口,局部用冰硼散或养阴生肌散喷涂。牙龈出血、红肿者,可用黄芩,或五倍子,或地骨皮等煎水清洁口腔。

生活管理

1、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噪音或突发巨响,以免诱发心悸等。

2、避免过度劳累。严重的应卧床休息,以减少气血耗伤,待病情稳定,可适当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保健操等,以增强体质。

3、避免外邪侵袭。根据天气变化,做好防护。如春秋季节,阴阳转换之时,冷暖无常,早晚应注意增加衣物,冬季则注意保暖,夏季要注意防暑等,避免由于感受外邪而诱发疾病。

4、养成按时起卧的习惯,不宜过劳,不宜过逸。

5、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大便困难诱发胸痛等。

6、在口舌生疮时,进食宜缓慢细嚼,避免咬伤口舌,形成新的溃疡。戒食生冷酸味水果以免增加疼痛。

7、应勤漱口,晨起睡前饭后尤为重要,以便保持口腔清洁,减轻病情,亦有预防口疮发生的作用

病情监测

1、注意观察心率、心律、脉搏的变化情况。

2、若有胸痛得症状,应观察胸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有无胸闷憋气等变化。

3、若有失眠的表现,应观察睡眠的状况,包括入睡的难易程度、睡眠持续的时间、是否伴随做梦、日间的精神状况等。

4、注意观察神志、面色、睡眠、二便、舌苔、脉象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尽早处理。

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一般情况需要做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免疫学检查、心电图等检查,以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可能会根据具体疾病做西医血常规、尿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免疫学检查、心电图检查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面色、神态、姿态、口唇指甲颜色、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呼吸的长短等来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睡眠、问饮食、问二便,问出汗,问口渴情况,问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皮肤温度的情况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5、体温测量

诊疗时,需监测体温,以了解患者体温变化。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数量可提示有无感染存在。有出血者还可了解是否存在贫血及贫血程度。

2、其他

包括尿常规、血生化、免疫学检查等,明确病因及病情。

其他检查

心电图

可以初步明确患者心脏情况,了解有无心脏疾患,以便临床治疗。

治疗

治疗原则

心火旺的治疗要辨明虚实。实火治宜清心泻火。虚火治宜清心养阴。如果虚火患者服用苦寒类药物来降火,反而会使阴虚更加严重。

药物治疗

1、实火

(1)方药:导赤散加减。

(2)常用中药:生地黄、竹叶、木通、生甘草。

(3)中成药:黄连上清丸。

2、虚火

(1)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

(2)常用中药:生地、玄参、麦冬、天冬、人参、茯苓、五味子、当归、丹参、柏子仁、酸枣仁、远志。

(3)中成药:天王补心丹。

相关药品

黄连上清丸、导赤片、万氏牛黄清心丸、天王补心丹,视病情辨证选用。

手术治疗

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针灸治疗

心火上炎的患者可以取针刺取大陵、心俞、神门。配穴太冲、太溪,宜泻法,留针20分钟,中间提插捻4-5次,亦可取廉泉、足三里、曲池、颊车,每次选-穴针刺,中等刺激,留针5-10分钟。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病因

总述

心火旺的发生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等因素有关。实火多由邪热内蕴、情志所伤、五志过极化火而致,虚火多因劳累过度、耗伤心之阴血、阴阳失衡、阳气偏亢所致。

基本病因

1、感受外邪

外感六淫中的风、寒、湿、燥等病邪,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皆能入里郁滞,并化热化火,如寒邪化热、湿郁化火等。

2、情志失调

七情内伤,脾气急躁,暴怒等,精神情志刺激日久,影响了机体阴阳、气血和脏腑的平衡协调,致使阳气偏盛,或造成气机郁结、气郁久而从阳化热,因之火热内生。

3、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如吃火锅,或辛辣刺激性食物,过量饮酒等,化火上犯,致心阳亢盛。

4、劳倦过度

长时间过度劳累,或过于安逸,或长期卧床,阳气失于振奋,以致脏腑经络机能减退,气血阴阳和脏腑的平衡协调,阳气偏盛,火热内生。

症状

总述

心火旺常表现为自觉发热,烦躁不安、咽干、口燥、口舌生疮。临床有虚火和实火之分。

典型症状

1、实火

(1)心火上炎口舌

心烦,口舌生疮、舌尖赤烂疼痛。

(2)心火下移小肠

小便色红而短,或有尿血,或尿道灼热。

(3)火热表现

发热,口渴,面色红赤,大便秘结。

2、虚火

(1)心阴不足

心烦,失眠,多梦,形体消瘦,口干。

(2)虚火表现

低热、睡觉时汗出,醒后汗止、大便干结、小便短黄。

病情发展

若心火炽盛,影响心肾阴液,肾阴不足,心火更加旺盛,形成心肾不交证。

并发症

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需要根据患者心烦,发热,咽干、口燥、口舌生疮等临床表现,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体温测量、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免疫学检查、心电图等相应的辅助检查则可诊断。但诊断时需要与肝火旺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病史

多有情志失调、疲劳过度、感受外邪或饮食不节的情况。

2、临床表现

(1)特异症状

心烦,失眠,咽干口燥,自觉发热。

(2)可见症状

实火可见口舌生疮,舌尖赤烂疼痛,小便短赤;虚火可见形体消瘦,夜间汗出,醒后汗止。

3、舌脉

舌红苔黄、脉滑数或舌红、舌苔少、脉细数。

鉴别诊断

肝火旺与心火旺

肝火旺就是肝的阳气亢盛表现出来的热象,多因七情过极、肝阳化火或肝经蕴热所致。一般情况下,肝火旺的人会有头晕、面红、目赤、口苦、易怒等症状。

预后

一般预后

心火旺,一般辨明虚实,及时治疗,饮食生活调养后,症状消失,预后良好。如果失治误治,耗伤阴液,变生心肾不交活其他变证。或自行服用苦寒药,导致虚证更虚,增加治疗难度。

危害性

1、心火过旺易使人情绪波动,烦躁易怒,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出现难以入睡,甚至彻夜难眠的情况。

2、心火旺盛的患者,常常机体的消耗增大,胃肠动力降低,食欲减退,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3、心火过旺还常易引发心悸、失眠、多梦、牙痛、口腔溃疡等疾病。

4、若失治误治,耗伤阴液,变生心肾不交活其他变证,增加治疗难度。

治愈性

若辨证明确,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复发性

若引起心火旺的原因没有彻底治愈,或者饮食、情志等调护不当,可以使病情再次发作,甚至加重。

预防

预防措施

心火旺盛的发生与饮食、情志、劳倦、外邪等因素有关,因此平时注意饮食,保持平和心态,注意劳逸结合等措施,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

1、平时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

2、生活起居有规律,饮食有节,不可过饥过饱,不可过度偏食肥腻,过甜过咸的食物,或生冷食物。

3、天气炎热的夏季应注意避暑,根据天气变化,做好防护。避免感受外邪。

4、防止因外界不良刺激,引起情绪异常,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平和心态。

饮食

饮食调理

心火旺的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忌食太过肥腻,过甜过咸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油炸性食物以及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食物。饮食应定时定量,避免过饱过饥。

饮食建议

1、心火炽盛的患者,宜食清热泻火食物,如苦瓜、苦菜、莲子心、绿豆等。

2、心阴不足的患者,宜食补益心脾的食物,如山药、红枣、桂圆等。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酒等,以免加重病情。

2、伴有饮食不振、消化不良的患者,忌食油腻食物,如糯米食品、油炸品、奶油蛋糕等,以免碍胃,影响脾胃运化。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