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tonsillitis)为腭扁桃体的非特异性炎症,是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其发病主要与致病微生物感染、免疫力下降有关,部分患者还可继发于其他炎症性疾病或急性传染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咽部疼痛、吞咽困难、扁桃体红肿等症状。
主要病因
其它名称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是否医保
检查项目
英文名称
遗传性
重要提醒
临床分类
本病可分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
1、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为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咽黏膜和沐巴组织炎症,是一种很常见的咽部疾病。根据病理表现,还可分为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3型。
2、慢性扁桃体炎
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根据病理表现,慢性扁桃体炎还可分为增生型、纤维型、隐窝型3型。
就医指南
1、反复或持续出现咽部疼痛,严重时影响进食;
2、持续咽部异物感、食欲不振、口臭等;
3、伴发热、头痛、流鼻涕、四肢乏力等;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诊咨询。
1、患者一般可到耳鼻喉科就诊。
2、怀疑急性扁桃体炎者,可到传染可就诊。
3、若患者为儿童还可到儿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哪里不舒服?是什么时候出现这些症状的?近期有加重吗?
2、您除了这些症状以外?还有什么其他不适吗?
3、您在就诊前自行吃过药吗?症状有缓解吗?
4、您之前发生过类似的症状吗?发生过多少次?是怎么治疗的?
5、您在出现这些症状以前有过受凉或过度劳累的情况吗?
6、您之前患过扁桃体炎吗?还患有其他疾病吗?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我的情况严重吗?需要治疗吗?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日常
患者在恢复期间要注意休息,多喝水,平时还要多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在发作期要尽量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毛巾等私人用品,以免感染他人。进行手术治疗者,还应遵医嘱做好术后护理,以求获得良好预后。
患者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时,一定要足量足疗程的应用药物,不可自己私自停药或减少药量,以免出现治疗不彻底的情况。
1、术后全麻者未清醒前应采用去枕半俯卧位。局麻者,儿童取平卧,成人平卧或半坐位均可。
2、术后患者要注意是否有出血,患者应随时将口内唾液吐出,不要咽下。唾液中混有少量血丝时,不必介意,如持续口吐鲜血或全麻儿童不断出现吞咽动作者,应立即呼叫医生,及时止血。
3、术后第2天扁桃体窝出现一层白膜,是正常反应,对创面有保护作用。术后24小时疼痛可能会较为明显,必要时医生会给予一些镇痛药。
4、术后4~6小时患者应进冷流质饮食(如常温的牛奶),次日改用半流食(如粥、迷糊等)。一般在术后10~15天,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食物,但还应注意避免过于过硬、过咸、过甜、过烫,或一些辛辣、油腻的刺激性食物。
5、术后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以预防伤口感染。
1、患者平时注意多喝水,保持口腔清洁,每次餐前、餐后用漱口液漱口。
2、平时注意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过度劳累,预防感冒。
3、急性扁桃体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发作期间患者最好避免与他人共用生活用品,以防传染。
4、对于发热但体温不超过38.5℃的患者,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降低体温,如用冰袋敷额头、酒精擦洗等方法。
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咽部疼痛剧烈、高热、扁桃体周围红肿严重等病情加重的情况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随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进行血常规、扁桃体分泌物培养、人类疱疹病毒感染检测、血沉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0”检查、血清黏蛋白检查等。必要时,可能还需要进行病理检查。
患者通常需要端坐、放松,自然张口,医生通常需要用压舌板轻压舌前2/3处,来查看患者的咽部粘膜是否有异常情况。还可对患者颈部进行触诊。
1、急性扁桃体炎的咽部粘膜呈弥漫性充血,以扁桃体及两腭弓最为严重,腭扁桃体肿大,在其表面可显示黄白色脓点,或在隐窝口处有黃白色或灰白色点状豆渣样渗出物,可连成一片形似假膜,下颌下淋巴结常肿大。
2、慢性扁桃体和舌腭弓呈慢性充血,黏膜呈暗红色,用压舌板挤压舌腭弓时,隐窝口有时可见黄、白色干酪样点状物溢出。扁桃体大小不定,成人扁桃体多已缩小,但可见瘢痕,凹凸不平,常与周围组织粘连。患者常有下颌下淋巴结肿大。
1、血常规
可通过血常规检查患者体内是否有感染,如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增高,提示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正常、淋巴细胞数增高,则提示病毒感染。
2、扁桃体分泌物细菌培养
通过扁桃体分泌物培养可帮助明确致病菌,确定病原体类型,同时还可进行药敏试验,指导医生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3、人类疱疹病毒(EB病毒)感染检测
人类疱疹病毒感染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表现出急性扁桃体炎的症状,通过该项检查可明确患者是否有人类疱疹病毒感染。
4、其他
测定血沉、抗链球菌溶血素“0”、血清黏蛋白等有助于诊断。
若医生怀疑患者有扁桃体恶变时,可能会从患者的扁桃体部位取一小块组织做病理检查,已明确患者病变的类型。
治疗
可根据扁桃体炎的病因及类型不同,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一般不需要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需要通过抗生素进行治疗;若扁桃体过于肥大或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行扁桃体切除术。
1、急性扁桃体炎具有传染性,故患者要适当隔离。
2、卧床休息,进流质饮食及多饮水,加强营养及疏通大便,咽痛较剧或高热时,可口服解热镇痛药。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1、抗生素
抗生素为主要治疗方法,首选青霉素,一般会根据病情轻重,决定给药途径。若治疗2~3天后病情无好转,高热不退,医生可能会改用其他种类抗生素。如有条件可在确定致病菌后,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
2、糖皮质激素
若抗生素治疗无效,可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
3、含漱液
常用复方硼砂溶液、复方氯己定含激液、1:5000呋喃西林液漱口或其他有抗菌作用的含漱液。
4、其他
慢性扁桃体炎除应用以上药物外,还应结合免疫疗法或抗变应性措施。包括使用有脱敏作用的细菌制品(如用链球菌变应原和疫苗进行脱敏),以及各种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如注射胎盘球蛋白、转移因子等。
青霉素、复方硼砂溶液、复方氯己定含激液、1:5000呋喃西林液、胎盘球蛋白、转移因子
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通过扁桃体切除术来进行治疗。
1、手术方法
目前主要包括扁桃体剥离术和扁桃体切除术两种方法。
(1)扁桃体剥离术:为常用方法,过去多在局麻下进行。对不能合作的儿童用全身麻醉。麻醉后,医生会先用扁桃体钳牵拉扁桃体,用弯刀切开舌腭弓游离缘及咽腭弓部分黏膜。再用剥离器分离扁桃体包膜,然后自上而下游离扁桃体,最后用圈套器绞断其下极的根蒂,扁桃体则被完整切除。
(2)扁桃体挤切术:多用于儿童扁桃体肥大者,过去多选择局麻或无麻醉,由于局麻或无麻醉下对儿童可能会造成精神伤害,且手术撕裂软腭的风险较大,已很少采用挤切术,现在多主张在全麻下进行扁桃体剥离术。
2、适应症
(1)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或多次并发扁桃体周脓肿。
(2)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及发声功能。
(3)慢性扁桃体炎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或与邻近器官的病变有关联。
(4)白喉带菌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时。
(5)各种扁桃体良性肿瘤,可连同扁桃体一并切除;对恶性肿瘤则应慎重选择适应证及手术的。
3、禁忌症
(1)急性炎症时,一般不施行手术,宜在炎症消退2-3周后切除扁桃体。
(2)造血系统疾病及有凝血机制障碍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搬等,一般不手术。若扁桃体炎症会导致血液病恶化,必须手术切除时,应充分准备,精心操作,并在整个围术期采取综合治疗。
(3)严重全身性疾病,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关节炎、肾炎、高血压病、精神病等。
(4)在脊髓灰质炎及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或流行地区,以及其他急性传染病流行时,或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期间,不宜手术。
(5)妇女月经期前和月经期、妊娠期,不宜手术。
(6)患者亲属中免疫球蛋白缺乏或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率高,白细胞计数特别低者,不宜手术。
中医理论认为本病系内有痰热,外感风火,应疏风清热,消肿解毒。常用银翘柑橘汤或用清咽防腐汤。
扁桃体炎的治疗周期通常为2~3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流行病学
急性扁桃体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患有急性扁桃体炎的患者。
病原体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传播。
1、飞沫传播
患者在打喷嚏或咳嗽时可将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扩散到空气中,吸入这些飞沫可感染。
2、直接接触
若病原体附着在患者的皮肤或粘膜上,正常人在密切接触患者时可感染病原体。
扁桃体炎的发病率较高。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急性扁桃体炎在春秋两季气温变化时最易发病。
病因
扁挑体炎的病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致病微生物感染、免疫力下降。另外,一些邻近器官的急性炎症或某些进行传染病也可导致扁桃体炎。
1、致病微生物感染
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均可引起本病,且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较多见。
(1)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需要注意的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的扁桃体炎,在疾病早期就有一定的传染性,若不及时治疗传染性可维持两周。
(2)病毒感染:主要包括腺病毒、鼻病毒、单纯性疱疹病毒等。
(3)寄生虫感染:如弓形虫。
2、免疫力下降
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原体容易侵入体内并大量繁殖,从而导致扁桃体炎。
3、邻近器官的急性炎症
急性咽炎、鼻炎等疾病会影响或波及周围的器官,从而引起扁桃体炎。
4、急性传染病
扁桃体炎还可继发于猩红热、白喉、麻疹、流感等传染性疾病。
受凉、潮湿、过度劳累、烟酒过度、有害气体刺激、上呼吸道有慢性病灶存在等均可诱发本病。
症状
扁桃体炎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可出现咽部疼痛、扁桃体红肿、吞咽困难等症状,有时还可伴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另外,部分无法表达出自己不适的患儿,可由于吞咽困难或疼痛而出现流口水、拒绝吃饭等症状。
1、急性扁桃体炎
各种类型扁桃体炎的症状相似,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的全身症状及局部症状均较轻。
(1)局部症状:以剧烈咽痛为主,常放射至耳部,伴有吞咽困难。下颌下淋巴结肿大,有时感到转头不便。葡萄球菌感染者,扁桃体肿大较显著,在幼儿还可引起呼吸困难。
(2)全身症状: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起病急,可有畏寒、高热、头痛、食欲下降、乏力、全身不适、便秘等。小儿可因高热而引起抽搐、呕吐及昏睡。
2、慢性扁桃体炎
(1)患者常有咽痛、易感冒及急性扁桃体炎发作史,平时自觉症状少,可有咽内发干、发痒、异物感、刺激性咳嗽等轻微症状。
(2)若扁桃体隐窝内潴留干酪样腐败物或有大量厌氧菌感染,则出现口臭。
(3)小儿扁桃体过度肥大,可能出现呼吸不畅、睡时打鼾、吞咽或言语共鸣的障碍。
(4)扁桃体隐窝内的脓栓在排出后若被患者咽下,或隐窝内细菌、毒素等被吸收可引起一系列全身反应,导致消化不良、头痛、乏力、低热等。
1、局部并发症
炎症直接波及邻近组织,常导致扁桃体周脓肿;也可引起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炎及鼻窦炎、急性喉炎、急性淋巴结炎、咽旁脓肿等。
2、全身并发症
扁桃体炎可引起全身各系统许多疾病,常见者有风湿热、心脏病、肾炎、风湿性关节炎及急性骨髓炎等。其中,急性扁桃体炎造成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尚在探讨。而慢性扁桃体炎在身体受凉受湿、免疫力降低、内分泌素乱、自主神经系统失调或生活及劳动环境不良等情况下,容易形成“病灶”,发生变态反应,产生各种并发症。
诊断
通常根据患者的典型症状,结合相关检查一般不难确诊。若患者有反复急性发作的病史,则通常可诊断为慢性扁桃体炎。又因慢性扁桃体炎常被视为全身感染“病灶”之一。至于如何把“病灶”和全身性疾病联系起来,目前尚无客观确切的方法。故在研究病情时,应明确病史,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激发试验等。
1、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应注意与咽白喉、樊尚咽峡炎及某些血液病所引起的咽峡炎等疾病相鉴别。
(1)咽白喉:患者可出现咽部疼痛、颈部淋巴结肿大、精神萎靡、低热、面色苍白等症状,咽部可出现超出扁桃体范围的咽部假膜,且不易擦去。一般可通过实验室检查鉴别。
(2)樊尚咽峡炎:患者可出现单侧咽部疼痛,有时也可出现淋巴结肿大,一般全身症状较轻。咽部可见一侧扁桃体覆盖灰色或黄色假膜,擦去后可见下面有溃疡。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增多,咽拭子涂片可见梭形杆菌及樊尚螺旋菌。
(3)单核细胞增多症性咽峡炎:患者咽痛的症状较轻,但可有扁桃体红肿、高热、头痛等症状,有时出现皮疹、肝脾大等,有时有白色假膜,易拭去,常伴全身淋巴结肿大,血象可见异常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增多可达50%以上,血清嗜异凝集试验阳性。
(4)粒细胞缺乏症性咽峡炎: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咽痛、脓毒性弛张热、全身情况迅速衰竭等,咽部可见坏死性溃疡,上面覆有深褐色假膜,周围组织苍白、缺血。咽拭子涂片一般呈阴性或尽能看到一般细菌;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显著减少,中性粒细胞锐减或消失。
(5)白血病性咽峡炎:患者一般不会出现咽痛,急性期可由体温升高,早期还可出现全身性出血等症状。但早期可出现一侧扁桃体浸润肿大,继而表面坏死,覆有灰白色假膜,常伴有口腔黏膜肿胀、溃疡或坏死。咽拭子涂片多为阴性或查到一般细菌;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分类以原始白细胞和幼稚白细胞为主。
2、慢性扁桃体炎
慢性扁桃体炎应与扁桃体生理性肥大、扁桃体角化症、扁桃体肿瘤等鉴别。
(1)扁桃体生理性肥大:多见于小儿和青少年,无自觉症状,扁桃体光滑、色淡,隐窝口清洁,无分泌物潴留,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触之柔软,无反复炎症发作病史。
(2)扁桃体角化症:常易误诊为慢性扁桃体炎。角化症为扁桃体隐窝口上皮过度角化所致,而出现白色尖形砂粒样物,触之坚硬,附着牢固,不易擦拭掉,如用力擦之,则留有出血创面。类似角化物也可见于咽后壁和舌根等处。
(3)扁桃体肿瘤:一侧扁桃体迅速增大或扁桃体肿大并有溃疡,常伴有同侧颈淋巴结肿大,应考虑肿瘤的可能,需行活检确诊。
预后
急性扁桃体炎若及时治疗预后一般较好。慢性扁桃体炎可并发中耳炎、鼻窦炎等炎症,严重时还可出现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脏病、肾炎等疾病。
1、急性扁桃体炎若治疗不及时可转变为慢性扁桃体炎。
2、若炎症直接波及邻近组织,常可导致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炎及鼻窦炎、急性喉炎、急性淋巴结炎、咽旁脓肿等并发症。
3、部分扁桃体炎可引起全身各系统许多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脏病、肾炎等。
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存在自愈的可能。
1、急性扁桃体炎在经过积极治疗后预后通常较好。
2、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在经过积极治疗后一般可以治愈。
多数扁桃体炎患者经及时正规治疗后,可获得临床治愈。
急性扁桃体炎若反复发作,可进展为慢性扁桃体炎。
预防
扁桃体炎的诱因很多,故应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避免感冒。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特别是冬季,要多参与户外活动,使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增强。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或长时间工作,注意劳逸结合。
3、多补充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
4、急性扁桃体炎在治疗时一定要彻底治愈,否则容易诱发慢性扁桃体炎。
5、注意天气变化,天气寒冷时要添加衣物,避免受凉感冒。
6、流感期间要尽量减少出门次数,不去人多的地方,出门佩戴口罩。
饮食
患者的饮食尽量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尽量避免一些刺激性的食物。
1、饮食尽量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
2、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
3、可以适当吃一些清热去火的食物,如苦瓜、冬瓜等。
1、患者应避免在未痊愈前使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尽量避免油腻食物。
2、有吸烟饮酒嗜好的患者,最好戒烟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