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反复鼻出血

鼻出血又称鼻衄,为五官科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反复鼻出血(Recurrent epistaxis)是指鼻腔间歇性反复性出血,可由鼻腔疾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导致。出血部位多发生在鼻中隔前下部的易出血区,有时可见喷射性或搏动性小动脉出血。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常与高血压、动脉硬化有关,出血部位多见于鼻腔后部。

主要病因

可由局部外伤、炎症、鼻中隔病变、肿瘤或某些全身性疾病导致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急诊科

常见症状

鼻腔间歇性反复性出血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凝血四项、病原学检查、血生化检查、骨髓象检查、CT、MRI、血管造影、病理检查、前鼻镜检查、鼻内镜检查

英文名称

Recurrent epistaxis

原因

总述
鼻出血的主要病因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两大类,可以是单一病因,或多种病因并存。通常病因的明确,对反复鼻出血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症状起因

1、局部因素

(1)外伤:鼻、鼻窦外伤,颅底骨折,鼻部手术后,剧烈咳嗽,挖鼻、用力擤鼻、鼻腔异物及经鼻腔插管等。

(2)炎症:各种鼻腔、鼻窦炎症。

(3)鼻中隔病变:鼻中隔偏曲、骨棘、骨嵴、鼻中隔糜烂、溃疡及穿孔。

(4)溃疡:鼻部结核、梅毒及麻风所致的溃疡。

(5)肿瘤:鼻腔、鼻窦或鼻咽部的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

2、全身因素

(1)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脑出血、动脉硬化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2)急性传染病:流感、伤寒、出血热、疟疾、麻疹、白喉、猩红热和病毒性肝炎等。

(3)血液疾病:血友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4)维生素C、维生素K、烟酸缺乏,营养障碍。

(5)慢性肝肾疾病、肝硬化、尿毒症等。

(6)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风湿热等。

(7)中毒:铅、磷、砷、汞和苯等中毒,破坏造血系统,长期服用水杨酸、糖皮质激素药物而致凝血机制障碍。

(8)内分泌失调、代偿性月经等。

(9)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常见疾病

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中隔偏曲、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咽癌、高血压、中毒、白血病等。

就医

急诊(120)指征

1、鼻外伤后大量出血;

2、鼻出血不能止血;

3、有出血倾向者,伴突发的头晕、头痛、运动障碍、意识障碍等脑出血表现;

4、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门诊指征

1、单侧或双侧鼻腔间歇性、反复性出血;

2、伴鼻腔疼痛,逐渐加重的鼻塞、脓涕、嗅觉异常等;

3、检查发现鼻腔内有糜烂、溃疡等病变;

4、伴眼球移位、复视等眼部症状;

5、伴皮肤瘀点、口腔黏膜出血、牙龈渗血等;

6、伴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贫血、乏力等全身症状;

7、有特殊药物服用史,老年人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

8、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鼻出血伴发危及生命的情况,请及时到急诊科处理。病情平稳者,应根据伴随症状选择不同的科室。

1、怀疑鼻咽部疾病,如外伤、炎症、肿瘤等,可就诊于耳鼻喉科。

2、怀疑血液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可就诊于血液内科。

3、怀疑高血压,可就诊于心血管内科。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需要暴露您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体格检查,穿易穿脱的衣裤,避免穿紧身或连体衣物,以免造成不便。

3、就诊前一天应清淡饮食。很多检查项目要求必须空腹,故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或禁食6小时以上,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或影响医生判断。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反复鼻出血多久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有加重吗?

2、您的症状是偶尔出现的还是持续存在?

3、您的症状有诱发因素吗?

4、您是否存在症状加重或减轻的相关因素?

5、除此症状外,您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和体征,例如发热、流鼻涕、皮疹、月经过多?

6、您以前有过类似症状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7、您有肝肾慢性疾病、血液相关疾病和高血压等病史吗?

8、您既往手术过吗?若手术过,是什么原因?

9、您最近使用过哪些药物?

10、您的家人有类似疾病吗?

11、您的职业是什么?工作环境怎么样?

12、您最近接触过急性感染的病人吗?

13、发病以来精神如何?睡眠如何?饮食如何?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反复鼻出血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4、我需要手术治疗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6、治疗效果怎么样?

7、复发的可能性大吗?

8、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有没有严重副作用?

9、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10、我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

11、是否需要长期监测病情?

12、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鼻部检查,初步判断鼻部情况。之后可能会进行系统查体,了解是否存在全身病变。随后可能会要求患者做血常规、凝血机制检查等。必要时会要求患者行CT扫描、鼻及鼻窦内窥镜等检查。各项检查结果对反复鼻出血及其病因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价值。
体格检查
医生首先会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鼻外形及皮肤状况,同时触摸患者的鼻周,确定有无异常肿块和压痛,有时要检查鼻腔情况。必要时还会进行全身检查,并了解是否存在全身性疾病。通过检查对病因的诊断和鉴别有一定参考意义。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可根据血红蛋白水平,判断出血量,有无贫血。

2、凝血四项

可反映机体血凝情况,用于排除血液疾病。

3、病原学检查

可反映机体感染情况,用于排除急性感染疾病。

4、血生化检查

可了解肝功能、肾功能是否存在异常。

5、骨髓象检查

对于血液疾病(如白血病)的诊断和鉴别较重要。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对于鼻部及附近组织肿瘤等病变所致的反复鼻出血的诊断意义较大,如CT、MRI检查可了解肿瘤的部位、大小、扩展方向及侵犯范围,必要时还可进行血管造影检查,有助于寻找引发出血的相关血管。
病理检查
必要时医生会取相关可疑的部分组织,制成标本送病理学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对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价值。
其他检查

1、前鼻镜检查

前镜检查可以发现鼻腔前部的出血,如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有无扩张的静脉丛、黏膜是否糜烂、鼻中隔有无穿孔等。

2、鼻内镜检查

鼻内镜检查对寻找鼻腔后部的出血部位具有独特的优势。内镜检查前需对鼻腔进行充分麻醉与收缩,检查时可根据鼻出血易发生的部位,逐一检查鼻中隔前下部、下鼻道后部、鼻中隔后下部、后鼻孔缘、嗅裂等部位。

治疗

预计治疗
对于病情平稳、出血停止的患者,医生会观察患者症状,仔细询问病史,结合各项检查明确病因后给予适宜治疗。而一些持续大量出血患者,医生会详细检查鼻腔及鼻咽,根据出血情况和出血部位,选用局部止血药、烧灼、冷冻、填塞、电凝、手术等方法进行局部止血,如病人已出现休克,会按休克进行急救。通常病因得到去除后,反复鼻出血症状也会逐渐缓解减轻,甚至消失。
治疗方法

1、全身治疗

(1)镇静药:有助于消除紧张、恐惧。

(2)止血药:常用酚磺乙胺、卡巴克洛、氨甲苯酸和巴曲酶(蛇凝血素酶)等。

(3)维生素药物:维生素C、维生素K、维生素P等。

(4)纠正贫血或抗休克治疗,补液或输血。

(5)根据病因积极治疗,改善全身状况,如积极治疗高血压病、慢性肝病、肾病、血液病等,必要时请相应专科诊治。

2、局部治疗

(1)烧灼法:适用于反复小量静脉出血且出血点固定者。先用1%麻黄碱或0.1%肾上腺素和2%丁卡因棉片,行黏膜表面麻醉,再用棉签蘸少许30%~50%硝酸银液或30%三氯醋酸液烧灼出血点,范围越小越好,以局部呈现白膜为度,烧灼部位涂上软膏。

(2)简易填塞法:适用于小量出血者,用明胶海绵塞入鼻腔,压迫出血点。

(3)前鼻孔填塞止血法:适用于鼻中隔、鼻腔及鼻窦出血者。用凡士林纱条自后向前、从上向下填塞压迫止血。

(4)后鼻孔填塞止血法:适用于鼻腔填塞出血仍未止住或鼻腔后部出血者。将预制好的锥形纱布球用导尿管引导拉进后鼻,尖端进入鼻腔,纱布球底紧塞后鼻孔。另外,用凡士林纱条进行鼻腔填塞,宜于24~48h取出,最长不超过6d,注意抗感染治疗。

(5)其他止血方法:鼻腔或鼻咽部可用气囊或水囊压追止血。

3、手术治疗或其他疗法

应用局部止血方法无效时,可行鼻中隔黏膜划痕、鼻中隔黏骨膜下剥离术或行相应动脉结扎术止血,或可考虑放射介入疗法行相应血管栓塞术。

相关药物
酚磺乙胺、卡巴克洛、氨甲苯酸、巴曲酶(蛇凝血素酶)、维生素C、维生素K、维生素P、麻黄碱、肾上腺素、丁卡因、硝酸银液、三氯醋酸液

症状

典型表现

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若出血量过大甚至可引起休克。多数出血可自止,但若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则可能出现血流不止。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主要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外伤史、毒物接触史,以及反复鼻出血的出血时间、次数、出血速度、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无明显的贫血貌、贫血等临床表现特点,再结合实验室、影像学等多项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病情后,通常不难诊断。诊断过程中,医生常需排查机体是否存在鼻咽纤维血管瘤、鼻乳头状瘤、白血病等病变。

鉴别诊断

1、鼻咽纤维血管瘤

多见于青壮年,可见进行性鼻塞及反复鼻出血,肿瘤发展压迫并破坏骨质,侵及邻近器官,引起面部畸形,眼球移位、复视、头痛等症状。长期反复出血可引起贫血,严重大出血可致失血性休克。

2、鼻乳头状瘤

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多单侧发病,一侧鼻腔出现持续性鼻塞,渐进性加重,伴脓涕,偶有血性或反复鼻出血,可伴有头痛和嗅觉异常。肿瘤增大和累及部位不同而出现相应症状和体征。

3、白血病

皮肤出血点、鼻出血、口腔黏膜出血、牙龈渗血、发热和感染为常见,早期即可出现贫血,呈进行性加重,主要依靠血常规及骨髓象检查诊断。

4、脑出血

患者可伴有颅内压增高表现,如头痛、恶心、呕吐、视盘水肿等。

5、鼻腔中后部出血

鼻出血的原因许多,而出血部位在鼻腔后部的,则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与高血压有关。

6、女性周期性鼻塞和鼻衄

有些女性,当月经即将来潮前,会发生像感冒那样的鼻塞。可是却无感冒的其它症状。月经干净后,鼻腔就通气了。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使这些女性得出了经验,一旦“无缘无故”地出现鼻塞,未曾受凉,又不像得感冒,便知月经快来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月经来潮时鼻子就出血,这种鼻衄就是民间所说的“倒经”。发生倒经时,月经量可减少。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