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

咳嗽,症状名。是指从肺经喉发出“咳、咳”有声的症状。咳嗽多因六淫外邪袭肺、有害气体刺激、痰饮停肺、气阴亏虚等而致肺失清肃宣降,肺气上逆所致。除肺咳以咳嗽为主症外,几乎所有肺系疾病均可见到咳嗽,它脏疾病亦可影响到肺而伴见咳嗽。临床若对以咳嗽为主症的病种尚未能确定时,可暂以咳嗽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及对症处理。
发病部位
相关疾病
治疗
1、常用中成药
橘红丸、通宣理肺丸、痰咳净、虎耳草素片、咳特灵、康尔止咳剂、杏止咳糖浆、川贝止咳糖浆、蛇胆川贝液、罗汉果止咳冲剂、枇杷止咳冲剂、蜜炼枇杷膏、克咳胶囊等。
病因
1、外邪袭肺
六淫外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或有害气体吸人肺内,肺气被束,失于肃降,肺气壅遏,气道不畅而为咳嗽。
2、情志失调
情志刺激,肝失条达,气郁化火,气火循经上逆犯肺,可发生咳嗽。
3、痰浊停肺
饮食不当,嗜食烟酒、辛辣助火之品,熏灼肺胃,灼津生痰;过食肥甘厚味,脾失健运,痰浊内生,停聚于肺,阻塞气道,可使肺气上逆而作咳。
4.、正虚肺弱
咳嗽日久,必然耗伤气阴。或脏腑久病,气阴亏虚,影响及肺,肺气亏虚;宣发无力,或病久延及于肾,肾失摄纳之权;阴液亏损,虚火偏旺,肺失濡养,均可发为咳嗽。
症状详情
1、咳嗽为突出表现,而检查未发现特异性病理改变,或仅肺部有呼吸音增粗、散在干湿哆音,Ⅹ线仅见肺纹理增粗者,一般为肺咳。新起病程短者,为暴咳;时日已久,或反复发作者,为久咳。
2、.除肺咳以外,临床以咳嗽为主症的病变,尚有肺热病、哮病、肺痿、肺胀、肺络张、肺痨、肺癌、百日咳、尘肺、肺衰、肺厥、肺水、悬饮、气胸、肺虫病等。应根据咳嗽的伴随症状
(1)哮鸣有声,喘甚于咳者,为哮病。
(2)伴骤起发热、烦渴者,多见于肺热病,小儿见之多为肺炎喘嗽;伴胸痛,咯腥臭脓血痰者,可为肺痈。
(3)咳久而咯痰,气喘,胸中胀闷者,常见于肺胀,亦可见于尘肺等病。
(4)伴咯吐大量粘痰或脓痰,或间断咳血者,可能为肺络张。
(5)咳吐浊唾涎沫为主者,一般为肺痿。
(6)伴低热、盗汗,或咯血者,多为肺痨。
(7)百日咳以咳嗽呈阵发连声,且咳后有鸡鸣样回声为特点。
(8)年龄较大而咳嗽咯血,逐渐加重,体质迅速恶化者,应考虑肺癌之可能。
(9)咳嗽,呼吸困难,面青唇紫者,可为肺心病、肺水、肺衰、肺厥、心衰等病。
(10)悬饮以胸胁饱满、胸痛为主症,咳嗽为次要表现;以胸胁刺痛为主,并有干咳,有胸膜摩擦音者,多为干胁痛。
(11)妇女妊娠期间出现咳嗽经久难愈者,为子嗽。
(12)高原地区见之,咳嗽并有胸闷痛、头痛、气喘、心悸等症者,可能是高原胸痹。
3、咽喉长期干痒不适,可引发咳嗽,称为喉咳。咽喉其他病变如喉喑、喉痨、喉部息肉或肿瘤、鼻渊等,亦可导致咳嗽,应作耳鼻咽喉科检查以明确诊断。
4、感冒、麻疹、风疹、肺虫病等病过程中,亦有见咳嗽者
(1)新起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并见咳嗽者,可能为感冒。
(2)小儿冬春季见发热,咳嗽,皮肤出疹者,可能为麻疹或风疹等病,前者先见喷嚏、畏光流泪、流涕等症;后者有耳后及枕后祥核肿大。
(3)有食生或半生蟹类、蟛蜞史,咳嗽而有胸痛、咯铁锈色痰等症者,应考虑肺(吸)虫病的可能
表现
外邪袭肺,肺气被束,失于肃降,肺气壅遏;肝失条达,气郁化火,气火循犯肺;痰浊内生,停聚于肺,阻塞气道;气阴亏虚,影响及肺,肺气亏虚,阴液亏损,虚火偏旺,肺失濡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