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肝火旺

肝火旺是指肝的机能亢盛而出现热象,多与情志因素、饮食因素、其他脏腑热邪传至肝经有关。以上扰头目和热扰心神为主要病理变化,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面红、目赤、口苦、急躁易怒等。肝火旺常见于现代医学中的高血压、甲亢、肝炎等疾病。

主要病因

情志因素、饮食因素、其他脏腑热邪传至肝经

发病部位

肝脏

就诊科室

中医科

常见症状

头晕、面红、目赤、口苦、急躁易怒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检查项目

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测、肝生化检查、激素测定、超声检查、穿刺活检

重要提醒

肝火旺者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避免生气。

临床分类

1、肝火上炎证

肝火上扰头面,以头面多种不适为主,属肝火上炎证。主要表现为发热、口渴、烦躁、失眠、面红、头痛;或目赤肿痛;或突然耳鸣耳聋;或吐血、流鼻血,舌红苔黄,脉弦数等。其中以头痛为主者,属肝火犯头证,以耳部症状为主者,属肝火燔耳证。

(1)肝火犯头证:头痛剧烈、面红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等。

(2)肝火燔耳证:耳痛、耳内闷胀、耳鸣、鼓膜充血或穿孔、耳道流脓流血,头晕、口苦、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弦数等。

2、肝火炽盛证

主要表现为胸肋有灼热感伴疼痛,急躁易怒、失眠多梦,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严重者可伴流鼻血、吐血,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等。

3、肝火犯肺证

主要表现为咳嗽(严重者可咳血)、痰黄粘稠,胸肋有灼热感伴疼痛,急躁易怒,头晕头胀、面红目赤,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等。

4、肝郁化火证

主要表现为胸肋有灼热感伴胀痛,急躁易怒,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等。

日常

总述

肝火旺的患者可通过良好的日常生活管理,主要是进行心理疏导、积极配合用药及复查,从而利于病情康复。

心理护理

1、保持心态平和,学会自我调节,消除负面情绪。

2、可以多外出走动,与信任的人交多流。

3、经常观看小品、听相声、看喜剧电影或听一些风趣幽默的故事。

4、状况严重者,家属应多陪伴,多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疏导患者心理,必要时可预约心理医生。

用药护理

遵医嘱坚持用药。中药通常见效较慢,且治疗后仍需服药巩固。

生活管理

1、生活要有规律,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如熬夜、吸烟等。

2、所处室温度宜偏低,相对湿度宜偏高。

3、注意劳逸结合,重视体育锻炼,可通过静坐、瑜伽等运动配合其呼吸方式放松身心。

病情监测

注意患者情绪变化,观察其有无头晕、口苦、胸胁疼痛等表现。

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患者复诊时需携带上次就诊的病历、相关检查结果及药方,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适度调整药方。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等体格检查外,还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测、肝生化检查、激素测定、超声检查、穿刺活检等。

体格检查

可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情况、仔细询问患者病史、进行脉诊等。必要时,还可根据情况进行西医的触诊、听诊等相关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了解血液浓度变化及有无感染、炎症等。

2、甲状腺功能检测

了解患者甲状腺功能有无变化。

3、肝生化检查

怀疑有肝炎或肝功能受损者,应进行肝生化检查。

4、激素测定(女性)

包括卵泡生成激素、黄体生成激素、雌二醇、孕酮、睾酮、泌乳激素测定等,有助于了解女性患者的激素水平及周期性变化。

5、其他

包括尿常规、便常规、血清电解质、病原体检查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患者身体状况。

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可帮助明确患者甲状腺、乳腺、肝胆、子宫及卵巢的情况,以排除器质性病变。

2、其他

CT、MRI及造影检查可进一步帮助医生明确患者病情。

病理检查

医生可能建议部分患者进行相关的穿刺活检等病理学检查,以排除癌变。

治疗

治疗原则

肝火旺,如肝火上炎证、肝火炽盛证仅因个体差异导致疾病表现部位或程度不同,故治疗原则主要是清泻肝火;肝火犯肺证主要是清肝泻肺;肝郁化火证主要是疏肝泻火。

药物治疗

1、肝火上炎证、肝火炽盛证

(1)方药:龙胆泻肝汤、当归龙荟丸等。

(2)常用加减药物:郁金、制香附、磁石、龙齿、珍珠母、琥珀、全蝎、蜈蚣、地龙、僵蚕等。

2、肝火犯肺证

(1)方药:泻白散合黛蛤散等。

(2)常用加减药物:山栀、丹皮、贝母、冬瓜仁、百合、麦冬等。

3、肝郁化火证

(1)方药: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等。

(2)常用加减药物:菊花、钩藤、刺蒺藜等。

相关药品

龙胆泻肝汤、当归龙荟丸、泻白散合黛蛤散、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

其他治疗

1、针灸疗法

医生主要用毫针针刺肝俞、膻中、期门、阴陵泉等,伴随其他症状者,辨证取穴。

2、推拿

主要沿肝胆经的循行进行按摩。可点按合谷、太冲、膻中、期门、章门等穴位,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5~10分钟,一日一次。

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肝火旺的治疗周期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流行病学

好发人群

所有人群。

病因

总述

肝火旺主要由情志因素、饮食因素、其他脏腑热邪传至肝经所致。

基本病因

1、情志因素

情绪抑郁,导致肝疏泄功能受损,肝气停滞于中焦,气不能上行,久郁化为肝火;暴怒使肝气上行太过,上行的多余之气形成肝火。

2、饮食因素

平素饮食不节制,如摄入高脂肪、高糖饮食,过量饮酒等容易在体内生“湿”生“热”,进而郁化为肝火。

3、其他脏腑热邪传至肝经

根据中医经络学说,人体的经络是互相关联的,若其他脏腑遭受热邪侵袭,可循经而行传至肝经,进而影响肝脏。或胆经有热,亦可内传于肝。

症状

总述

肝火旺主要表现为头晕、面红、目赤、口苦、急躁易怒等。

典型症状

1、头痛眩晕、眼红、眼痛、面赤、口苦。

2、胸胁部胀满疼痛、尿黄、便秘。

3、急躁易怒,舌边尖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病情发展

严重者可出现发狂,或呕血、咯血、衄血等。

并发症

肝火影响广泛,传至他处可引起多种病例变化。如灼伤肺胃,引起咳血、吐血;暴怒之后,引起气火上逆,使血郁于头,则突然昏倒,例如脑出血;热盛日久耗伤阴血,导致肝阴不足,发展为阴虚阳亢;热传至肺中,肺肃降功能受损;干扰同属中焦的脾胃,使胃和降功能受损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肺部感染、肺癌、肺纤维化、睡眠障碍、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偏头痛、紧张型头痛、高血压、神经衰弱、凡梅尼埃病、脑动脉硬化、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反流性食管炎等多种疾病。

诊断

诊断原则

通常医生根据望闻问切即可确诊。必要时,可结合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测、肝生化检查、激素测定、超声检查、穿刺活检等辅助检查来明确病因,帮助判断病情。

鉴别诊断

肝郁气滞:肝郁气滞常因气郁化火而成肝火,也可有胸胁胀满疼痛的表现。但肝郁气滞以气郁、气滞、情志改变为主。主要表现为情绪抑郁,喜欢叹气,胸胁或少腹胀满伴游走性疼痛,便秘或大便不成型,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女性患者可出现乳房肿块,胁下积块,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严重时闭经。

预后

一般预后

本病的转归与预后,与病因、病情的轻重,诊治是否及时、得当等因素有关。

危害性

肝火旺除肝脏外,还可波及多个脏腑,严重者可出现发狂或呕血、咯血、衄血等表现,极大地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治愈性

病情较轻者,经及时诊断并治疗,一般可治愈。若失治误治,病情较重,可造成症状反复、绵延不愈,需长期调理。

治愈率

多数轻症患者经及时有效地治疗后,可获得治愈。

复发性

治疗后,若患者仍存在情绪失调、饮食不节等情况,则可能再次出现肝火旺。

预防

预防措施

肝火涉及疾病的病程较长且错综复杂,治疗周期较长,故预防较为重要。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刺激。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力所能及地做好日常工作。

2、饮食有节,定时定量。以清淡饮食为主,少食辛辣、高热量食品,戒烟忌酒。

3、加强锻炼,如散步、慢跑、练太极拳、八段锦等。

4、起居有时,顺应季节变化,干燥冬季酌情使用加湿器。

5、积极治疗原发病。

饮食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饮食宜清淡,以素食为主,可以进食清凉清泄肝火的食品如菊花茶、决明子茶、夏枯草茶、绿豆汤、冰糖雪梨水、莲子百合汤、西瓜汁、黄瓜汁、西红柿等。以下2个茶饮仅供参考。

1、菊花枸杞茶

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菊花“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菊花富含维生素A,能够维护眼睛健康,对肝火旺盛、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的疗效。

2、夏枯草茶

夏枯草有清肝明目、清热散结的功效,为清肝火、散郁结的要药,主治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头痛、晕眩等症。

饮食禁忌

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生冷食品,严禁酗酒、吸烟。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