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

间歇性斜视是显性斜视的一种类型,指斜视间歇出现,主要表现为双眼时而正位,时而偏斜。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是指通过手术的方式促使双眼视轴平行,重新建立视网膜对应关系,以促进双眼单视功能恢复,实现矫正间歇性外斜视的效果。临床上,常用术式包括双眼外直肌等量后退术、单眼外直肌后退联合内直肌缩短术。一般来说,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的效果可以维持10年以上。需要注意的是,通常双眼融合功能(外斜视控制力)良好的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可以不进行手术治疗,但需密切观察。若在多数时间内存在眼位偏斜则需要手术治疗。

参考价格

2000-8000元

恢复时间

1-3个月

手术时长

1-2小时

效果持续

10年以上

标题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

治疗周期

单次

手术操作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常用术式包括双眼外直肌等量后退术、单眼外直肌后退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此处以双眼外直肌等量后退术为例,其手术过程主要包括开睑、切开与分离、切断肌肉、缝合等步骤。

技术/手术风险

1、角膜干凹斑:表现为手术后2-7天,在手术肌一侧角膜缘出现1-3mm的小凹,荧光素可染色,角膜干凹斑可在数天内消失,并且不留斑痕,重症者有时可留下淡薄浑浊的斑痕。

2、眼内感染:比较罕见,与手术中操作不慎,穿破眼球有关。有脓液时,需遵医嘱进行抗生素治疗。

3、矫正不足和矫正过度:可能由于个体差异,会导致术后患者还存在眼位不正,出现欠矫或过矫。对于术后早期的小度数欠矫及过矫可通过遮盖、三棱镜和调整镜片度数纠正;过矫度数较大,可疑肌肉滑脱,应迅速手术探查;必要时考虑再次手术治疗。

4、复视:此多为暂时现象,一般1周后消失。但是对于过矫引起的复视,早期可通过戴三棱镜或压贴三棱镜矫正,1-2个月后如仍存在复视,可再次手术调整眼位以改善复视。

5、肌肉滑脱:这是斜视手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发生在手术过程中,也可在术后早期出现。术中或术后一旦发生肌肉滑脱,则出现眼位过矫、眼球向该肌肉作用方向运动受限,应立即给予复位。

6、角膜损伤、视力丧失:一般很少见,巩膜壁过薄或其他眼病造成的眼部结构异常可能增加其发生率。

术前注意

1、术前与医生沟通,了解完整手术流程和风险,做好心理准备。

2、术前常规行全身及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测量、眼底检查、眼位检查眼外肌功能、双眼视觉功能、血常规、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等。

3、术前如有感冒、发烧或其他身体不适,请告知医生,以便合理安排手术。

4、手术前不应进行集合训练,避免出现手术后过矫。

5、有睑缘炎、睑腺炎、眼脸过敏性皮炎或感染性炎症者,必须彻底治疗后方可手术。

6、术前建议做好个人卫生,手术当天面部不要化妆。

7、术前遵医嘱滴用抗生素眼药水。

术后护理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后应注意局部护理、药物管理、饮食调理以及生活行为管理。

1、局部护理:术后包扎双眼,使术眼充分休息;术后24小时换药,检查眼球位置、切口愈合情况及有无分泌物。

2、药物管理:术后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必要时给予止痛剂。如果术眼结膜水肿可点激素类眼药水。

3、饮食调理: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香菜、羊肉、海鲜等,以免刺激眼部,影响手术效果。

4、生活行为管理:术后应卧床休息,也可下床适当活动及大小便;定期复查眼位、双眼视觉功能恢复情况,如果患者为儿童,还应做同视肌训练。

禁忌人群

1、眼部有严重感染、炎症者。

2、身体健康情况较差者,老人,妊娠期女性等不能耐受手术者。

3、心理障碍或精神异常者。

4、想法不切实际,对手术效果过分迷信者。

5、不能配合术前检查,所查斜视度结果不可靠或其他术前常规检查存在明显异常情况者。

适用人群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适合于存在间歇性外斜视的人群。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