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经常流鼻血

小儿经常流鼻血是指儿童反复出现鼻腔出血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不良鼻部习惯、空气干燥等非疾病原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维生素缺乏、鼻炎、鼻中隔偏曲、白血病、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疾病原因导致的。
主要病因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是否医保
检查项目
遗传性
重要提醒
原因
临床上引起小儿经常流鼻血的原因较多,包括但不限于不良鼻部习惯、空气干燥、维生素缺乏、鼻部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
1、不良鼻部习惯
部分孩子有挖鼻孔、抠鼻子的不良习惯,这种行为容易损伤鼻腔内脆弱的毛细血管,可能导致其经常流鼻血。
2、空气干燥
在干燥的环境中,鼻腔黏膜会变得干燥脆弱,在受到刺激时可能会经常发生出血。
3、维生素缺乏
如果孩子存在挑食、偏食等习惯,则可能导致体内维生素的缺乏,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K、维生素P等。这些维生素的缺乏会使鼻腔内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凝血功能障碍,稍微碰触后即可能导致鼻腔血管破裂、出血。
4、鼻部疾病
如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部肿瘤等,均可能导致鼻腔黏膜的炎症、肿胀、破损或血管结构的异常,使得黏膜下的血管更易受到损伤和破裂,从而导致出血。
5、血液系统疾病
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从而引起小儿经常流鼻血,这些疾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维生素缺乏、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部肿瘤、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就医
1、小儿反复流鼻血;
2、伴有鼻塞、嗅觉异常等症状;
3、伴有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症状;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1、患儿应首选耳鼻喉科就诊。
2、如果怀疑是由于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则应到血液内科就诊。
3、如果怀疑存在营养不良,则应到营养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鼻部检查,建议保持面部、鼻部清洁卫生。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流鼻血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2、流鼻血多久出现一次?出血量如何?
3、平时生活环境怎么样?饮食习惯怎么样?
4、孩子是否有挖鼻、擤鼻的不良习惯?
5、家族中是否有血液疾病病史?
6、孩子有治疗过吗?怎么治疗的?效果如何?
1、孩子流鼻血的原因是什么?
2、严重吗?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怎么治疗呢?需要治疗多久?
5、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来预防流鼻血?
6、需要多久来医院复查一次?
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尤其是鼻部,以初步了解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其进行血常规、维生素测定、凝血四项、鼻腔分泌物培养、鼻部血管造影、前鼻镜、鼻内镜等检查,以确定病因。
1、鼻部检查
医生不仅会使用鼻窥器检查鼻腔内部,寻找出血点,评估是否存在鼻腔内的异常,如黏膜损伤、异物、肿瘤等;还会评估鼻窦区域是否有压痛或肿胀,以判断有无鼻窦炎。
2、其他
医生还会观察患儿的整体状况,包括面色、皮肤黏膜的颜色和湿度等,以初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1、血常规
该检查可了解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指标的水平,从而帮助判断患儿有无感染、贫血、出血倾向等问题。
2、维生素测定
该检查可了解血液中维生素C、K、P等维生素的水平,以帮助判断小儿经常流鼻血是否为维生素缺乏所致,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
3、凝血四项
该检查可了解机体凝血功能,从而帮助诊断血液系统疾病。
4、鼻腔分泌物培养
该检查可判断患者鼻部有无感染以及感染的病原体类型。
鼻部血管造影检查可了解鼻部血管内部的形态以及血流情况,帮助判断是否存在血管结构异常或功能变化。
前鼻镜和鼻内镜是检查鼻腔内部情况的常用工具,有助于确定可能引发鼻出血的因素,如黏膜干燥、鼻中隔偏曲、鼻黏膜炎症等。
治疗
如果小儿经常流鼻血,则家长应及时带其就医明确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如应用药物、手术治疗等。此外,家长应注意调整室内湿度、教导孩子改善挖鼻等习惯。
1、鼻炎
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的包括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氯雷他定片等。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合并鼻窦炎等疾病,则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选择性神经切断术、下鼻甲成形术等。
2、鼻中隔偏曲
患儿需保持鼻腔湿润,并可采用鼻腔冲洗和薄荷油等油性滴鼻液滴鼻,同时避免外界刺激。对于临床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可酌情采取手术治疗,常用术式包括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等。
3、白血病
治疗方案应根据疾病类型和临床特点而确定,主要为一般治疗(如输血、维持营养等)、药物治疗(如甲磺酸伊马替尼、尼洛替尼、达沙替尼、干扰素等)和放化疗(如长春新碱、泼尼松、柔红霉素等),条件适合者还会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彻底根治疾病。
1、家长可使用加湿器适当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并嘱孩子适当增加饮水量,以帮助缓解鼻腔内黏膜干燥的情况。
2、教导孩子不要挖鼻孔、过度擤鼻涕等,以减少对鼻腔黏膜的刺激损伤。
详见对因治疗。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氯雷他定片、薄荷油、甲磺酸伊马替尼、尼洛替尼、达沙替尼、干扰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柔红霉素
详见对因治疗。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症状
小儿经常流鼻血主要表现为孩子反复多次出现流鼻血的现象,血液可能从一侧或双侧鼻孔流出,量可多可少,有时血液会流向咽部导致吐血或被咽下导致黑便。此外,患儿还可能伴有鼻塞、鼻痒、皮肤紫癜、发热等症状,具体由于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
1、贫血
小儿经常流鼻血可能导致体内失血过多,造成贫血,从而引起乏力、头晕、头痛等症状。
2、恐惧心理
经常流鼻血可能使孩子感到恐惧或猜测是否有病,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
诊断
一般根据病史咨询,患儿反复流鼻血,并结合血常规、维生素测定、凝血四项、鼻腔分泌物培养、鼻部血管造影、前鼻镜、鼻内镜等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将鼻炎、鼻中隔偏曲、白血病等几种常引起小儿经常流鼻血的疾病进行鉴别。
1、鼻炎
除经常流鼻血外,本病还可导致鼻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可通过鼻腔分泌物培养、鼻内镜等检查确定诊断。
2、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形态上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局部突起,除鼻出血外,还可导致鼻塞、头痛等症状,通过前鼻镜、鼻内镜检查即可确定诊断。
3、白血病
除鼻出血外,本病还可导致发热、贫血、皮肤紫癜等症状,通过凝血功能测定等检查可确定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