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火旺

阴虚火旺,中医病机,指人体阴液不能满足机体基本需求,制约阳热的能力下降,使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阳热表现出病态。与肝肾阴虚关系最为密切。主要由过度劳累、年老久病、房事过多导致。症状以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自觉手足心热、心胸躁热)、潮热(每日某个特定时间自觉热感从面或胸蔓延至全身)、盗汗为主。常见于脑出血、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月经病、遗精等。此外,心、脾、肺也有可有阴虚火旺表现,但多是受肝肾阴虚导致。胃阴虚虽然伴随热性症状,但其并非完全的虚火,胃阴不足多是实热损伤阴液导致,为实证转为虚证,而阴虚火旺多为虚证。
主要病因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是否医保
检查项目
重要提醒
日常
良好的日常生活管理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治疗效果,缓解或控制症状,以促进康复。
1、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和过度情志波动。
2、生活有规律,注意休息,不可过度劳累,避免熬夜,夫妻之间节制房事。
3、注意劳逸结合,重视体育锻炼,如散步、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
4、日常可按摩太冲、合谷、足三里、太溪、三阴交、阴陵泉、涌泉等穴。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5~10分钟,一日一次。
检查
医生通常会对患者进行舌诊、脉诊,来判断病情。
1、舌诊
观察舌质与舌苔变化。阴虚火旺患者多表现为舌红少苔。
2、脉诊
对患者进行脉诊,判断是否出现符合阴虚火旺的脉象。
治疗
由于肝肾阴虚多见,临床以滋补肝肾为主要治疗原则。
可用杞菊地黄汤加减,常用中药有枸杞、菊花、熟地、山药、茯苓、泽泻等。可用中成药杞菊地黄丸(使用药品前请认真阅读说明书或咨询专业医师)。
杞菊地黄丸
可选用太冲、合谷、肝俞、肾俞、足三里、太溪、三阴交、阴陵泉等穴进行针刺治疗。兼他症者,辨证配穴。
阴虚火旺的治疗周期一般为1-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流行病学
无特殊人群。
病因
阴分除了滋养、濡养各脏腑组织外,还负责制约阳气,以免阳气外露。阴分以寒、宁静、潜降为特点,阳气则以热动、升相对应。若阴分亏虚,无力制约阳气,人体会出现阳气偏盛的虚热状态,即所谓的“阴虚火旺”。心、肝、肺、脾、肾均可出现此情况,临床以肝肾阴虚较为常见,主要病因包括过度劳累、年老久病、房事过多。
1、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导致身体透支,损耗气血,肝肾不能得到气血充足的养护,日久导致肝肾亏虚。
2、年老久病
肾精、气血随着自然衰老而慢慢消耗殆尽或慢性疾病不断损耗人体正常气血,气血不能养护肝肾,日久肝肾阴虚。
3、房事过多
频繁的房事,使肾精不断转为生殖之精,导致肾精不足,肝得不到肾的养护而肝虚。
症状
阴虚火旺往往病势缓慢,病程较长,其临床主要特征为五心烦热(自觉手足心热、心胸躁热),潮热(每日某个特定时间自觉热感从面或胸蔓延至全身),盗汗(夜间入睡后汗出,醒后汗止)等。
阴虚火旺与肝肾关系最为密切,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失眠,两胁隐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女子月经量少,男子遗精,舌红少苔,脉弦细。
阴虚火旺大多表现为慢性过程。若其进一步发展,阴愈虚则火易旺,火更旺则更耗竭阴液,形成恶性循环,病情日益加重,往往导致肾阴、肾精耗竭,甚至出现阴竭阳越(指阴液衰竭不能固守阳气,阳气外越于表,导致阳气衰弱)的危象。
阴虚火旺容易并发口腔溃疡,烦躁易怒,潮热盗汗等。
诊断
依据表现、舌脉诊、中医阴阳学说辨证诊断。
阴虚火旺需与阴虚内热相区别。二者都是在阴虚的基础上,出现发热的症状,临床容易混淆。阴虚火旺属虚火,多由精亏血少,机体失去濡润滋养,阴液大伤,阴虚阳亢,则虚热虚火内生,其临床火热征象往往较集中于脏腑,比如肝脏、肾脏,而一般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的虚热征象。很多情况下,二者是同时存在的,整体上有阴虚内热,可是又带有某个脏器的火旺。
预后
本病的转归与预后,与病因、病情的轻重,诊治是否及时、得当等因素有关。
本病严重者可能导致肾阴、肾精耗竭,甚至出现阴竭阳越(即阴液衰竭不能固守阳气,阳气外越于表,导致阳气衰弱)的危象,危及患者生命。
一般来讲,轻症患者经过及时有效地治疗后,可逐步好转,最终治愈。而重症患者病情较顽固,通常治愈困难。
多数轻症患者经过合理的治疗调理,可获得治愈。
治疗后,若患者仍长期存在过度劳累、性生活不合理等情况,则可能再次出现阴虚火旺。
预防
预防阴虚火旺主要是增强体质、改变不良习惯等。
1、规律作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2、经常进行腰部活动,这还可多做一些刺激脚心的按摩,如经常按摩涌泉穴。
3、平时要多进行运动锻炼,如散步、做操、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
4、规律饮食,注意均衡营养,尽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5、适度性生活,不勉强,不放纵。
饮食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宜清淡平和,多食富有营养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大枣、山药等。以下药膳仅供参考。
1、熟地15g、枸杞15g、山药15g、粳米适量,一起煮粥食用。
2、将枸杞、菊花、山楂等用沸水冲泡,代茶饮。
1、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葱、姜、蒜、辣椒。
2、忌食温燥的水果、调味品,如荔枝、龙眼、芒果、八角、肉桂等。
3、不要吃高脂肪、油腻的食物。
4、严禁酗酒、吸烟,禁咖啡等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