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手术

人工流产手术是指因意外妊娠、疾病等原因,采用手术方法终止妊娠,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方法,包括负压吸引术和钳刮术。其中,负压吸引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将妊娠物从宫腔内吸出,主要适用于妊娠10周内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证,或患有某种严重疾病不宜继续妊娠者;钳刮术是用一种特制的钳子将胎盘与胎儿组织夹出,并用刮匙搔刮宫腔一周,以保证宫腔内无残留物,主要适用于妊娠10-14周以内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证,或因某种疾病不宜继续妊娠者,或应用其他流产方法失败者。
参考价格
常用名
恢复时间
手术时长
效果持续
标题
治疗周期
手术操作
人工流产手术包括负压吸引术和钳刮术,此处以负压吸引术为例,其手术过程主要包括扩张宫颈管、负压吸引、刮宫等步骤。
技术/手术风险
以负压吸引术为例,其风险有出血、子宫穿孔、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漏吸或空吸、吸宫不全、感染、羊水栓塞等。
1、出血:妊娠月份较大时,因子宫较大,子宫收缩欠佳,会导致出血量多,可在扩张宫颈后,于宫颈处注射缩宫素,并尽快取出绒毛组织。如果是吸管过细、胶管过软或负压不足引起的出血,则应及时更换吸管和胶管,调整负压。
2、子宫穿孔:是人工流产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者操作技术以及子宫本身情况(如哺乳期妊娠子宫、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等)有关。手术时突然感到无宫底感觉,或手术器械进入深度超过原来所测的深度,提示子宫穿孔,此时应立即停止手术并进行相应处理。
3、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指手术时疼痛或局部刺激,使受术者在术中或术毕出现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心律不齐、面色苍白、头晕、胸闷、大汗淋滴,严重者甚至出现血压下降、晕厥、抽搐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这与受术者的情绪、身体状况及手术操作有关。发现症状应立即停止手术,给予吸氧,一般能自行恢复。
4、漏吸或空吸:施行人工流产手术未吸出胚胎及绒毛而导致继续妊娠或胚胎停止发育,为漏吸。漏吸常见于子宫畸形、位置异常或操作不熟练等情况。一旦发现漏吸,应再次行负压吸引术。误诊宫内妊娠行人工流产术,称为空吸,此时应行超声检查,以明确异位妊娠的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处理。
5、吸宫不全:指人工流产术后部分妊娠组织物的残留。与操作者技术不熟练或子宫位置异常有关,是人工流产术常见的并发症。手术后阴道流血时间长,血量多或流血停止后再现多量流血,应考虑为吸宫不全,需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行刮宫术。
6、感染:可发生急性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需给予抗生素治疗,通常口服或静脉给药。
7、羊水栓塞:少见,往往由于宫颈损伤、胎盘剥离使血窦开放,为羊水进入创造条件,即使并发羊水栓塞,其症状及严重性不如晚期妊娠发病凶猛。
8、远期并发症:比如宫腔粘连、慢性盆腔炎、月经失调、继发性不孕等。
术前注意
1、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身检查及妇科检查。
2、进行血或尿hCG测定以及超声检查,以确诊为宫内妊娠。
3、进行阴道分泌物常规、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测,必要时做尿常规,肝、肾功能,胸片及心电图等检查。
4、术前测量体温、脉搏、血压。
5、解除患者思想顾虑。
6、排空膀胱。
7、需要静脉麻醉的患者,术前禁食固体食物8小时,禁饮4小时。
术后护理
以负压吸引术为例,术后应注意局部护理、药物管理、饮食调理以及生活行为管理。
1、局部护理:保持阴道和外阴的清洁,并注意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如果出血量过多,需及时就诊。
2、药物管理:可以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进行调理,以促进子宫腔内残存的蜕膜组织及积血排出。此外,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
3、饮食调理:手术后饮食宜清淡,然后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4、生活行为管理:手术后短期内避免重体力劳动,两周内或阴道血未净之前禁止盆浴,1个月内不建议进行性生活等,遵医嘱按时复查。
禁忌人群
1、各种疾病的急性阶段。
2、生殖器炎症,如阴道炎、急性或亚急性宫颈炎、急慢性盆腔炎、性传播性疾病等,未经治疗者。
3、全身健康状况不良不能耐受手术者,如严重贫血、高血压、心力衰竭、重度酸中毒等。
4、术前两次体温在37.5℃以上者暂缓手术。
适用人群
人工流产手术适合于妊娠14周内,因意外妊娠、疾病等因素不能继续妊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