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月经有血块

正常月经的经质稀稠适中,不凝固,无血块。月经中有血块是指月经中混有血凝块。常见于月经出血量多或速度快的情况,可由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子宫肌瘤等疾病导致。经积极治疗病因,一般月经有血块的症状可得到改善。

主要病因

主要与内分泌紊乱、器质性疾病、药物因素、放置宫内节育器等因素相关

发病部位

子宫

就诊科室

妇科

常见症状

月经中混有血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液检测、激素检查、B超、CT、MRI检查、宫腔镜检查

遗传性

一般不会遗传

重要提醒

发现月经有血块的症状时,需及早去正规医院就诊,经专业医师诊断后,才能根据医嘱用药。

原因

总述

正常的月经血呈暗红色,除血液外,还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月经血中含有前列腺素及来自子宫内膜的大量纤维蛋白溶酶。由于纤维蛋白溶酶对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故月经血不凝,在出血量多或速度快的情况下可出现血块(血凝块)。主要与内分泌紊乱、器质性疾病、药物因素、放置宫内节育器等因素相关。

症状起因

1、内分泌紊乱

每个月子宫内膜都会增厚,从而出现月经。如果内分泌紊乱,激素水平不平衡,子宫内膜太厚,内膜脱落时就会导致大量出血,使月经中出现血块。如果没有排卵(从卵巢中释放卵子),就会影响体内的激素平衡,导致子宫内膜更厚及出血过多。内分泌功能紊乱可由多种疾病导致,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紊乱、血液系统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

2、器质性疾病

如生殖道炎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息肉等器质性疾病,均可导致月经过多,月经中混有血块。

3、药物因素

如甾体激素类药物可以打乱正常的月经周期,造成子宫出血,引发月经有血块,但停药后一般都能恢复。

4、放置宫内节育器

可能与节育器局部压迫产生炎症反应、子宫内膜损伤、纤溶活性增强有关。

常见疾病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息肉

就医

急诊(120)指征

1、月经量大且持续出现大量血块;

2、伴剧烈腹痛、面色发白、出冷汗;

3、月经期突然晕倒;

4、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门诊指征

1、长期月经有血块;

2、伴有经期紊乱、经量异常等其他月经紊乱的表现;

3、伴腹痛;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患者可去妇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当天可穿宽松的衣服,方便进行体格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第一次发现月经中混有血块是什么时候?月经及血块的颜色是什么样的?

2、还有哪些不适症状?

3、感觉哪些情况下这些症状会加重?哪些情况下症状会减轻?

4、月经初潮是什么时候来的?既往月经规律吗?

5、上一次来月经是什么时候?

6、您既往是否有妇科疾病?是否做过妇科手术?

7、你平时吸烟吗,喜欢喝酒或咖啡吗?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月经有血块的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情况严重吗?会影响我以后怀孕吗?

3、我需要住院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我的诊断和治疗的下一步是什么?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日常

护理原则

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做好相应的护理调整,良好的日常生活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生活管理

1、注意休息,活动时间不可过长,避免过度疲劳和剧烈运动。

2、保持休息环境安静、舒适,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3、坐起或站立时要慢,以防晕倒摔伤。

4、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

5、月经期间还应避免游泳、盆浴、阴道用药及阴道检查等。

6、不宜吃活血化淤的药物,必要时进行药物调整。

检查

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月经有血块的情况,应及时就诊。医生会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和妇科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能还会建议其做血液检测、激素检查、B超、CT、MRI检查、宫腔镜检查等。

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

包括全身发育情况、营养情况、智力及神态,观察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五官生长特征,皮肤有无异常,脂肪及毛发分布以及乳房发育等。

2、妇科检查

观察外阴、阴道及子宫颈情况,触摸检查子宫大小、硬度,有无包块及举痛,宫旁、卵巢等部位有无包块及压痛,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可查及卵巢增大。

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及肝脏功能检查,有助于了解血液及肝脏情况。

2、激素检查

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等激素的检测,有助于卵巢功能的判断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妇科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影像学检查

1、B超

可了解子宫和卵巢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和卵泡生长及排卵情况。对于生殖器官病变的诊断和鉴别有帮助。

2、CT、MRI检查

可用于盆腔和头部的检查,判断有无盆腔肿块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对于子宫肌瘤、卵巢肿瘤、下丘脑病变、垂体微腺瘤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有意义。

其他检查

宫腔镜检查是一项微创性妇科诊疗技术,直观、准确是最大的优点,它是利用带摄像头的镜体前部进入宫腔,对所观察的部位具有放大效应,是妇科出血性疾病和宫内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治疗

预计治疗

月经有血块以解决出血、改善症状为目标,同时尽快寻找病因。通常以药物治疗为首选治疗,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必要时还需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1、抗纤溶药

对无避孕要求或不愿意用激素治疗的患者,可选用抗纤溶药,如氨甲环酸、氟芬那酸等。不良反应可有恶心、头晕、头痛等。

2、非甾体抗炎药

如萘普生、布洛芬、吲哚美辛等,可促进子宫内膜血管收缩,促进血小板聚集,从而减少月经量,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

3、激素类药物

(1)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LNG-IUS):每24小时宫腔释放LNG20μg,有效期5年。药物直接作用于内膜使其萎缩变薄,月经减少,20%~30%出现闭经;对全身的副作用少,血雌二醇水平不低,12%~30%可有小的卵泡囊肿。停用1个月后作用消失。但最初6个月内可能发生突破出血。主要适用于要求避孕的患者。

(2)达那唑:可减少失血量60%,但应注意皮疹、肝损、雄性化副作用。适用于绝经过渡期不再要求生育的患者。

(3)其他:包括复方激素避孕药、米非司酮等。

相关药物

氨甲环酸、氟芬那酸、萘普生、布洛芬、吲哚美辛、达那唑、米非司酮

手术治疗

1、诊断性刮宫

可迅速减少出血并且可以协助诊断。对于绝经过渡期及病程长的生育年龄患者建议行诊断性刮宫术;对于无性生活史的患者,仅应用于大量出血药物治疗无效需立即止血,或需了解子宫内膜组织学的情况。诊断性刮宫减少月经量的作用短暂,一般仅能维持1~3个月。

2、子宫内膜切除术

即经宫腔镜在B超声检查的监视下,采用激光、微波或电凝的方法,破坏子宫内膜功能层及部分基底层,使其失去对卵巢性激素的反应能力,从而减少月经失血量。适用于对药物治疗无效、持久不愈、年长、无生育要求的患者。此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还可同时剜除小的黏膜下肌瘤。

3、子宫切除术

在极端情况下,需要进行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术会切除整个子宫。此方法疗效显著,但住院时间长、治疗费用高,且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特别是术后将无法怀孕。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预计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月经有血块好发于青春期——围绝经期的女性。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暂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

好发人群

好发于青春期——围绝经期的女性。

症状

典型表现

主要表现为月经血中混有血块。若短时间内出现大量血块,可有头晕、心慌等不适,严重者甚至引起失血性贫血及休克。若为每个月经周期持续有血块,其临床症状,根据原发病不同也有所不同。

伴随症状

1、多囊卵巢综合征还会伴有肥胖、多毛、不孕等症状。

2、口服避孕药或使用宫内节育器引起的月经有血块,还会伴有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明显增多和经后淋漓出血、腰痛等症状。

3、较大的宫颈息肉还会伴有白带增多、血性白带或接触性出血等症状。

并发症

月经有血块若长期得不到治疗,可致患者贫血。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病史,月经有血块的表现,再结合相关检查,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会对引起月经有血块的病因进行鉴别。

鉴别诊断

1、子宫肌瘤

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30~50岁妇女。常有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下腹部包块、白带增多、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等症状。超声、核磁共振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2、子宫内膜异位症

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患者可出现下腹痛、痛经、不孕、性交不适症状和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淋漓不尽或经前期点滴出血等月经异常表现。此外,当子宫内膜异位到某部位时,还可导致相关部位的症状,如肠道内异症可出现腹痛、腹泻、便秘或周期性少量便血;膀胱内异症常在经期出现尿痛和尿频。

3、子宫息肉

是指借助于一根细茎附着在子宫内壁,并向宫腔延伸的增生物。单发较小的子宫内膜息肉多无临床症状;多发性弥漫型者常表现为月经量多及月经持续时间延长,继发感染者可并有恶臭的血性分泌物。

预后

一般预后

月经有血块的预后与其发病原因有很大的关系。如内分泌紊乱、生殖器官炎症等导致的月经有血块经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而子宫内膜恶变等导致的月经有血块则预后较差。

危害性

月经有血块可使患者出现贫血,甚至引起头晕、心慌等不适。

治愈性

经过积极治疗后,一般月经有血块的症状可得到缓解。

预防

预防措施

可通过采用以下措施,降低月经有血块出现的风险:

1、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经期避免剧烈运动。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长期过食油腻、生冷、辛辣刺激之品。

3、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

4、合理用药,特别是在经期。

5、有基础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

饮食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规律饮食,保持合理膳食,注意营养丰富、均衡。

2、宜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等,有助于增强体质。

3、适当吃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保证机体能量摄入。

4、月经有血块常可导致机体失血过多,可多食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血制品等。

5、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可改善机体机能,促进机体恢复。

饮食禁忌

1、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病情。

2、避免饮酒、喝浓咖啡,以防对机体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治疗效果。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