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浑身痒

觉得浑身痒可能是患有瘙痒症。瘙痒症是一种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损的皮肤病,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全身性瘙痒。瘙痒症的病因较为复杂,最常见的原因是皮肤干燥,也可能跟神经精神因素、药物、食物、气候改变、系统性疾病等有关。浑身痒可能是一些系统性疾病的表现,如不及时就诊,疾病可能会持续进展,进而引发严重后果。

主要病因

由皮肤干燥、系统性疾病、药物过敏等原因导致

发病部位

皮肤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常见症状

皮肤瘙痒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肝功能、肾功能、乳酸脱氢酶、促甲状腺激素、空腹血糖

遗传性

不明

重要提醒

对瘙痒除进行骚抓容易导致瘙痒-骚抓-瘙痒的恶性循环,应尽量避免过度骚抓。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突发不明原因的皮肤瘙痒。

2、瘙痒症状持续两周以上不缓解。

3、瘙痒严重妨碍正常生活和工作,影响睡眠。

4、全身性瘙痒反复发作。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后首先就诊皮肤科,待查明病因后医生会建议转到相应科室治疗。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取皮损部位的组织进行检查,就诊前不要在皮损处涂抹药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8、您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日常

总述

家属应多给予患者关心与陪伴,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克服疾病;用药时应按时按量,谨遵医嘱;日常应注意休息,适当进行体育活动;恢复一段时间后,应遵医嘱进行定期复查,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由于长期受到皮肤瘙痒的困扰,患者易出现烦躁不安、抑郁、焦虑、急躁易怒等不良情绪。

2、护理要点

家属应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多与患者沟通,理解、关心患者,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患者需要进行自我调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减轻瘙痒。

(1)放松疗法:可以通过看电视、听音乐、看书来分散注意力;

(2)呼吸疗法:瘙痒发作时可做深呼吸;

(3)按摩疗法:轻柔的按摩瘙痒处的皮肤。

用药护理

1、遵医嘱正确外用或口服药物,尤其是口服药物,足够的剂量和疗程很重要,不要突然停药或自行过早换药。

2、患者和家属需密切观察用药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生活管理

1、冬季皮肤干燥、瘙痒的患者,应用温水洗浴,沐浴后外涂润肤剂,使用加湿器以及穿着宽松的棉质衣物,避免烫洗、过度使用肥皂等。

2、不要抓挠瘙痒部位,修剪指甲,必要时戴手套限制搔抓。瘙痒时可用指腹拍打来缓解。

3、注重皮肤清洁,但洗澡也不宜过勤,一周1~2 次为宜;避免用热水烫洗皮肤,使用温水洗澡;洗澡结束后擦干皮肤并涂抹保湿霜,以保持皮肤湿润;不要用力搓澡,避免与家人共用洗浴用品。

4、最好选择纯棉、麻、真丝等材质的贴身衣服,减少对皮肤的摩擦。穿轻便的衣服。这可能有助于保持皮肤凉爽,减少瘙痒感。

5、避免接触易致敏的物质。如已明确是何种物质引起的过敏,则更应注意。

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检查

预计检查

患者反复感到浑身瘙痒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问询了解患者瘙痒发作的频率、程度,是否有基础疾病等情况,然后会进行较为全面的体格检查;之后为明确病因,可能还需要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等检查。

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了解患者都有哪些部位感到瘙痒,瘙痒的部位是否有皮损发生。

实验室检查

通过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肝功能、肾功能、乳酸脱氢酶(LDH),促甲状腺激素(TSH)、空腹血糖等检查来初步筛查是否是系统性疾病。

治疗

治疗原则

对于瘙痒症的治疗,首先应明确是否有系统性疾病并及时进行治疗。本症主要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部分患者进行光疗也有一定效果。

一般治疗

1、避免局部刺激,包括搔抓、烫洗,忌食刺激性食物,适当使用保湿剂。

2、瘙痒-骚抓-瘙痒容易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应尽量避免骚抓。

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可用低pH的清洁剂和润滑剂、止痒剂(如炉甘石洗剂,辣椒碱,含薄荷、樟脑的乙醇制剂等)及表面麻醉剂(如利多卡因乳膏等),也可外用免疫抑制剂(如吡美莫司、他克莫司)或短期外用糖皮质激素以缓解症状。

2、系统药物

可用抗组胺药、钙剂、维生素C、镇静安眠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如多塞平或阿米替林)或试用普鲁卡因静脉封闭。老年性瘙痒症可用性激素治疗。抗癫痫和抗焦虑药物(如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对部分患者有效。

相关药品

炉甘石洗剂、辣椒碱、利多卡因乳膏、吡美莫司、他克莫司、维生素C、多塞平、阿米替林、加巴喷丁、普瑞巴林

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物理治疗

光疗(UVB和PUVA)对部分瘙痒症有效,皮肤干燥者可配合熏蒸,此外淀粉浴、矿泉浴均有一定疗效。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流行病学

发病率

该病暂无权威的发病相关数据。

好发人群

暂无权威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本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病因

总述

全身性瘙痒症的病因较为复杂,最常见的是由于皮肤干燥引起,也可能跟神经精神因素、系统性疾病、妊娠、药物或食物等有关。瘙痒发生的具体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

基本病因

1、皮肤干燥

皮肤干燥是引起全身性瘙痒症最常见的病因。

2、神经精神因素

各种神经功能障碍或器质性病变以及情绪紧张、焦虑、恐惧、激动和忧郁等也可能会导致全身瘙痒的发生。

3、系统性疾病

在尿毒症、阻塞性肝胆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皮肌炎、淋巴瘤、白血病以及其他恶性肿瘤等疾病中也可能会发生全身皮肤瘙痒。

4、气候改变

温度的突然改变,例如被褥太热、突然受热或遇寒皆可能引起瘙痒症发作。

(1)冬季瘙痒症由寒冷诱发,主要与皮脂缺乏、空气干燥、过渡洗浴等引起皮肤干燥有关。干燥皮肤的表面弹性和抗张能力降低,容易形成浅层小皲裂,使皮肤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

(2)夏季瘙痒症常于夏季发生,高热、潮湿时明显,出汗常使瘙痒加剧。

5、妊娠性瘙痒症

部分妊娠的妇女会发生妊娠瘙痒症,首次妊娠孕妇发病率为0.06%~0.43%,患者再次妊娠时发病率达47%,瘙痒常发生于妊娠末期,也有于妊娠早期发生。85%的患者是由于雌激素增多引起肝内胆汁淤积所致。

6、老年性瘙痒症

多因皮脂腺功能减退,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干燥和退行性萎缩或过度洗烫等因素诱发,可发生在四肢及躯干。

7、药物

药物同样可引起瘙痒。可能诱发瘙痒的药物包括抗高血压药、抗心律失常药、抗生素、抗抑郁药、降糖药、抗惊厥药、非甾体抗炎药、利尿剂、免疫抑制剂、降脂药、精神类药物、镇静剂、降尿酸药、抗肿瘤靶向药物等。

8、其他

食物、工作和居住环境、生活习惯(如碱性过强的肥皂、清洁护肤化妆品)、贴身穿着的衣物等均可引起全身性瘙痒。

诱发因素

饮酒、情绪波动、温度变化、衣服被褥摩擦,甚至某些暗示等可引起瘙痒发作或加重。

症状

总述

患者的典型表现为感到身体多处瘙痒,但没有原发性的皮肤损害出现。但由于骚抓,可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或减退的继发皮损。患者瘙痒的部位、发作的频率及时间,根据不同发病原因以及个人体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典型症状

1、瘙痒症患者一般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瘙痒为本病特征性表现,可有针刺、烧灼、蚁行感等。全身性瘙痒症可开始为全身性,或最初局限于一处,继而扩展至全身。瘙痒程度不尽相同,常为阵发性且夜间为重。瘙痒多为阵发性。每次瘙痒时间不定,短的只有几分钟,长的可达数小时之久。

2、对于妊娠性瘙痒症,瘙痒为弥漫性,首先出现于腹部而后逐渐扩展至全身,部分患者伴有黄疸,尿色深,大便呈灰白色。多数患者分娩后瘙痒和黄疸可自行缓减或痊愈。本病一般不引起孕妇死亡,但可导致早产、胎儿窘迫,甚至死胎。

3、老年性瘙痒患者常在脱衣服睡觉时,开始感觉股部前内侧、小腿胫前及前臂等处发痒。

4、冬季瘙痒症多发生于秋末及冬季气温急剧变化时,由寒冷室外骤入室内或在夜间脱衣睡觉时加重。瘙痒多为全身性,好发于胫前及后背,常为阵发性。

并发症

搔抓可引起继发性皮损,表现为条状抓痕、血痂、色素沉着或减退,甚至湿疹样变和苔藓样变,还可继发各种皮肤感染如毛囊炎、疖、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等。

诊断

诊断原则

通过患者的描述的症状,一般即可确定患者存在浑身瘙痒。为确定患者发生浑身瘙痒的原因,应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并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判断是否有系统性疾病。

预后

一般预后

通过积极的改善生活方式以及恰当的治疗,本病一般预后较好。

危害性

瘙痒反复发作会使患者感到痛苦,并对正常的生活造成不良的影响。

治愈性

通过积极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多可得到控制。

预防

预防措施

1、选择适当皮肤保养冬季瘙痒症或老年性瘙痒症的患者避免过度烫洗。选择中性或不含色素、香精等易致敏成分的保湿护肤品,洗浴后轻拍吸干水分,并应用保湿剂可有效预防因干燥而引起的瘙痒。

2、瘙痒可由于某些物质所诱发,避免接触宠物的毛发、分泌物等可能会减少瘙痒的发生。

饮食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多吃含粗纤维的食物,如玉米、燕麦、糙米等。

2、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橙子、猕猴桃、绿叶蔬菜等。

3、百合、银耳等甘寒凉润的食物有滋润皮肤的功效。

饮食禁忌

1、戒烟戒酒

2、不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3、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蒜等。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