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翼

《伤寒论翼》,伤寒著作,2卷。清代柯琴(韵伯)编撰,成书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为《伤寒来苏集》组成部分之一,是辅翼《伤寒论》学习之论著,故名。柯氏对前人编集、校注、整理《伤寒论》持有异议,认为《伤寒论》中最多杂病夹杂其间,故主张伤寒与杂病合论。并指出:“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六经中各有伤寒,非伤寒中独有六经也。”本于此,本书上卷列述“全论大法”、“六经正义”、“合并启微”、“风寒辨惑”,下卷提纲挈领地阐述六经分证及温暑、痉、湿等病,并介绍制方大法。
名称
归属类别
成书年代
作者简介
柯琴,字韵伯,号似峰,浙江慈溪人,清代著名医学家。博学多闻、能诗、善古文辞。弃举子业,矢志医学。后迁居虞山(江苏常熟西北),初未以医鸣,当时亦少有人知。然所著医书及整理注释之典籍,在其身后流传甚广。曾编校《内经合璧》(1666年),未见刊行。伤寒为世所重,故将仲景《伤寒论》予以校正、注疏,撰成《伤寒论注》六卷(1669年)。并以证为主、分篇汇论、挚其大纲、详其细目、证因类聚、方随证附、辨明异说、发挥隐旨。又作《伤寒论翼》两卷(1674年),谓:“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六经各有伤寒,非伤寒中独有六经。”对历代伤寒注家之得失,详加评述。反对许叔微“三方鼎立”、方中行“三纲鼎立”、卢子由“六经配六义”诸说。又有《伤寒附翼》两卷,前有叶天士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序,赞其所注论“透彻详明”,精而不乱(后世或疑此序为伪托者)。以上三书合刊时总称《伤寒来苏集》。该书说理明晰,条理清楚,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内容简介
影响评价
成书背景
柯氏认为:“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为使后学者得仲景伤寒杂病合论之旨,故撰是书。
流传版本
现存版本十余种,较早的有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江都王氏秩斯堂刻本、清乾隆二十年(1755)马中骅校刻本等,并见于《伤寒来苏集》、《中国医学大成》及《丛书集成初编》。1949年后有排印本。